平原海拔

人气:178 ℃/2023-07-23 19:31:11

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基本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分别是高原、山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关于平原小知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

东北平原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华北平原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不足50米。长江中下游平原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平原是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的情况下,经过外力剥蚀夷平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平原的其他分类很多,成因复杂。根据海拔高度,平原可分为低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和高平原(海拔200米—500米之间)。

平原海拔一般在多少米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平原、丘陵、山地的区分,海水顶托)

知识点

根据海拔高度、相对高度(起伏)的不同,将地形分为以下五种:

①平原:海拔0~200米,起伏很小;

②丘陵: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起伏)<200米;

③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起伏)>200米;

④高原:海拔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

⑤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图1 我国地形的分布


例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答案:(1)①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②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岛屿较多。

(2)①河流携带泥沙较多,河口处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大量堆积;②河流入海口处,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较多的沙洲。

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区的地形。①从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118°E~122°E,29°N~33°E,并且分布着长江、太湖,因此应该是长江入海口处;②从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区南部等高线较为密集,最高海拔在500m左右,即为低山丘陵;南部海拔较为稀疏,海拔低于200m,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③该地区北部的海岸线较为平直,南部海岸线较为弯曲,岛屿较多。

(2)分析沙洲较多的原因。①长江的流量较大,携带的泥沙较多,R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势低平,河道较为弯曲,因此流速减缓,泥沙容易堆积;②R距离河流的入海口处较近,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泥沙逐渐堆积,形成较多的沙洲。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经纬度和河流、湖泊、海陆轮廓,确定该地的位置;②阅读等高线,分析该地的地形,并分析该地海岸线的特点;③从泥沙来源、沉积条件,来分析沙洲较多的原因(河流泥沙较多、流速缓慢)。

顶托作用,常见于河流交汇处和河流入海口:

①河流交汇处:干流的水量大、水位高,其他水系的水位相对较低,难以汇入干流,即为干流对周围支流水系的“顶托”作用;

②河流入海口处:海平面较高,对河水起到“顶托作用”。

受顶托作用的影响,河水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增多。如果在入海口处,海水会入侵河道,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盐度。

图2 海水的顶托作用(三角洲的形成)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