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外壳发热

人气:197 ℃/2022-12-28 18:10:2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它带给人们许多便利的同时,有时候出现的各种故障也着实让人很是头疼,比如冰箱外壳发热的问题,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产品型号:美的冰箱BCD-258WTPZM

冰箱发热原理:

1、释放热量

冰箱运行时由压缩机转移来的热量聚集在冷凝器内的制冷剂中,这些热量要快速散发出去就要有高于自然环境的温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压升温,压缩机就起到这个作用,把气化的制冷剂进行压缩,提高压力,升高温度,使传热冷凝器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冷凝器就向空气释放热量,同时制冷剂也被液化,以备循环利用。冷凝器散发的热量就是从食物中吸收的,有些冷凝器作在冰箱外板的内测,冰箱外壁就是散热器。

2、吸收食物热量

要把食物的温度降下来,就要有一个温度比他低的低温源,有了这个低温源,食物的热量就会自动转移到低温源,自身温度降低。冰箱里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在冷藏室的背板里埋藏着制造低温源的蒸发器盘管,盘管里流淌着制冷剂,制冷剂流过蒸发器盘管气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与蒸发器盘管相接触的冰箱内壁温度降低,相应的冰箱内壁就会吸收食物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

3、热量的转移

通过蒸发器盘管已气化的制冷剂携带着从食物中吸收的热量,只有把这些热量转移到冰箱外边,释放掉才能实现再次冷冻制冷,冰箱使用铜管把这些气化制冷剂转移到冷冻室保温层之外,再由压缩机压缩转移至冰箱外壁的冷凝器释放,完成热量转移。

扩展资料

冰箱节能:

一、远离热源,保持空隙

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因此,应尽可能放置在远离热源处,以通风背阴的地方为好。热食不要直接放进冰箱,达到室温时再放入。冷冻室内的食品最好用塑料袋小包包装,可以很快冷冻,既不易发干,又免湿气变成霜;食品不宜装得太满,与冰箱壁之间应留有空隙,以利于流动冷气;冷冻的食品,在食用前最好有计划地把它转至冷藏室解冻。

二、开门忌频繁

1、如果开门过于频繁,一方面会使电冰箱的耗电量明显增加,同时也会降低电冰箱的使用寿命。由于电冰箱的箱门较大,如果开门次数较多,箱内的冷气外逸,箱外的暖湿空气乘机而入,就会使箱内温度上升。同时,进入箱内的潮湿空气容易使蒸发器表面结霜加快,结霜层增厚。

2、由于霜的导热系数比蒸发器材料的导热系数要小得多,不利于热传导,造成箱内温度下降缓慢,压缩机工作时间增长,磨损加快,耗电量增加。若蒸发器表面结霜层厚度大于10毫米时,则传热效率将下降30%以上,造成制冷效率大幅降低。另外,当打开箱门的同时,箱内照明灯就开启,既消耗电能又散发热量,显然也是不利于节能的。

三、停电保鲜,错峰用电

如果你担心用电高峰期导致“电荒”的话,我们建议你最好用海信科龙公司研制的容声冰箱具有“分时计电、停电保鲜”功能的冰箱。这种冰箱在拉闸限电、突然停电长达20小时的情况下,仍能制冷保鲜;而且,其“分时计电”功能可以避免在电价昂贵的用电高峰时段制冷,自动实现“错峰用电”。

冰箱外壳发热是怎么回事

冰箱发热正常吗?赶紧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冰箱在使用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发热的现象,主要是以为你室内的温度比较高,在家上冰箱的工作量大,冰箱的温度就会随之而增加,那么冰箱发热正常吗?下面就跟上海装修一起来了解一下冰箱发热正常吗以及原因相关详情,希望大家喜欢。

冰箱发热正常吗

冰箱发热正常吗?冰箱发热的原因主要在于压缩机工作时,冰箱内部分布在冰箱的两侧的散热管路,热量都是通过这些管来循环的,冰箱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就会感觉的冰箱的温度高。

如果室内的温度比较高,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冰箱工作量加大,那么冰箱的温度就会随之升高,出现烫手的现象。所以这是正常的现象,大家不需要担心。

冰箱发烫的原因

1、大多数冰箱的压缩机一般位于机身两侧,在其工作时,一般会因为冷凝而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这时冰箱两侧便会发烫,很可能达到50 ℃上下,如果用手触摸,往往会产生烫手的感觉。

2、有些心急粗心的使用者,往往会在食物处于高温时将其放入冰箱,此时冰箱会迅速制冷,其工作量也会大大提升,所以其散热较为迫切,而冰箱的散热管恰恰在冰箱机身两侧,所以此时冰箱两侧会发烫。

3、一些冰箱使用者,为了美观且节省空间,往往会将冰箱放置于墙角,这样其实是会使冰箱四周空气流动降低,冰箱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最终导致冰箱两侧发烫。

以上对冰箱两侧发烫什么原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想必在座的各位已经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冰箱两侧发烫虽然是属于正常范畴,不是故障,但是冰箱两侧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是会简短冰箱使用寿命的,所以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有效地给冰箱进行降温。

以上就是今天上海装修分享的冰箱发热正常的相关详情,如果感觉本篇文章还不错那就赶紧关注我们吧。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