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三螺杆泵的维修注意事项吧。
在使用螺杆泵时,应定期的对螺杆泵进行检查,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维修三螺杆泵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避免自行随意检修。
2、维修人员应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后再进行维修。
3、维修前,应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再开始检修。
4、维修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拓展小知识
知识点一、螺杆泵定子材质怎么选
螺杆泵的定子主要有三种材质可供选择,三种材质中,氟橡胶的性能较好,但是价格是******橡胶的几倍,如果用户工况要求二级以上的单螺杆泵,则氟胶的价格要高很多;******橡胶是物美价廉的一款选择,一般介质都可以输送;食品级的一般食品食用,根据客户的需求决定就好。
除此之外,选择时还要注意,必须考虑输送何种介质(介质的成分和介质的腐蚀性等)和介质的温度,以及橡胶的硬度、橡胶在介质中的膨胀率和扯断强度等。橡胶压注后的性能,不仅能决定定子的寿命,甚至会影响到泵能否正常运行,例如:输送油类介质必须选择丁晴橡胶,因为许多橡胶不耐油类介质;输送高温介质应选择氟橡胶等。
知识点二、单螺杆泵是什么泵
单螺杆泵又称偏心转子泵,属于转子式容积泵,是依靠螺杆与衬套相互啮合在吸入腔和排出腔产生容积变化,从而输送液体的,这种泵具有对介质的适应性强、流量平稳、压力脉动小、自吸能力高等特点,应用范围在迅速扩大。
知识点三、单螺杆泵的选型要考虑哪些要点
1、输出压力
单螺杆泵输出压力是根据衬套级数即衬套的导程数来确定:1级泵:工作压力为0.6 MPa;2级泵:工作压力为1.2 MPa;3级泵:工作压力为1.8 MPa;4级泵:工作压力为2.4 MPa;由于输送介质情况的不同,对于含有严重磨损性的介质,请参照选型手册选择衬套级数。
2、转速
单螺杆泵由于其结构特点,大部分使用在输送较高粘度的液体及含有颗粒的液体,因此其转数的选择非常关键,对于粘度越大的介质,应尽量选择低转速。同时,转速越高,磨蚀性越快,对于磨蚀性较强的介质,需要降低转速以延长单螺杆泵的寿命。
3、定子橡胶衬套材料
单螺杆泵定子衬套为橡胶制品,也是单螺杆泵的一个易损件,它的选择好坏,直接影响衬套的寿命,一般正常情况下衬套的寿命为3-6个月,如果选用不当,衬套可能从钢管中脱落或橡胶掉块。所以我们要对橡胶的基本特性及橡胶对各种不同介质的适应性有所了解。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丁晴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及食品级橡胶。其中,丁晴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可以用来输送含油污泥、污水、机油等介质;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因此可以用来输送烯酸、碱及各种极性化学品;氟橡胶具有很好的耐酸碱性,比较适合浓酸以及温度较高的工况。
4、材料组合
输送不同性质的介质,需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定转子材料组合。
5、性能
一般单螺杆泵的性能表或特性曲线都是以20C清水为介质(粘度为1cst)时的数据,对于输送不同粘度下的流量与轴功率不同。
6、轴封
根据需要和输送介质,可采用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且这两种结构具有互换性。一般情况下,对于磨蚀性严重、转速高、市政污泥、电厂等高要求单位,建议选用机械密封。而对于流动性较差以及拆转维护较难的情况,则应选择填料密封。
7、驱动方式
由于单螺杆泵为低速泵,泵的驱动方式较多,一般有低速电机直联(6级、8级)、齿轮减速电机驱动、无级变速电机驱动等方式。
以上为单螺杆泵选型考虑的要点,当然除了综合考虑现场工况,介质特性以及不同材质配件的适用性之外,由于材质的不同,单螺杆泵的价格也相差甚远,因此,用户还应该在预算内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单螺杆泵。
知识点四、螺杆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螺杆泵是常用的水泵,在使用较长时间或使用、保养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下面是常见的螺杆泵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
1、泵不吸油
故障原因: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吸入高度超过允许吸入真空高度;电动机反转;介质粘度过大。
解决方法:检修吸入管路;降低吸入高度;改变电机转向;将介质加温。
2、压力表指针波动大
故障原因:吸入管路漏气;安全阀没有调好或工作压力过大,使安全阀时开时闭;
解决办法:检修吸入管路;调整安全阀或降低工作压力。
3、流量下降
故障原因: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螺杆与泵套磨损;安全阀弹簧太松或阀瓣与阀座接触不严;电动机转速不够。
解决办法:检修吸入管路;磨损严重时应更换零件;调整弹簧、研磨阀瓣与阀座;修理或更换电动机。
4、轴功率急剧增大
故障原因:排出管路堵塞;螺杆与泵套严重摩擦;介质粘度太大。
解决办法:停泵清洗管路;检修或更换有关零件;将介质升温。
5、泵振动大
故障原因:泵与电动机不同心;螺杆与泵套不同心或间隙大;泵内有气;安装高度过大,泵内产生汽蚀。
解决办法:调整同心度;检修调整;检修吸入管路,排除漏气部位;降低安装高度或降低转速。
6、泵发热
故障原因:泵内严重摩擦;机械密封回油孔堵塞;油温过高。
解决办法:检查调整螺杆和泵套;疏通回油孔;适当降低油温。
7、机械密封大量漏油
故障原因:装配位置不对;密封压盖未压平;动环或静环密封面碰伤;动环或静环密封圈损坏。
解决办法:重新按要求安装;调整密封压盖;研磨密封面或更换新件;更换密封圈。
8、螺杆泵不上水
故障原因:底阀卡死;滤水部分淤塞,吸水高度太高或吸水漏气;转向不对;叶轮流道堵塞。
解决方法:修理底阀;清除淤塞物;纠正转向;清洗叶轮。
掌握这些要点,轻松做好三螺杆泵安装与使用
三螺杆泵以其自吸能力强,脉动小,流量稳定等特点,应用非常广泛,三螺杆泵安装与调试工作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遵守一定的规范:
1、安装前应检查泵的油封是否良好,并检查泵在运输中是否损坏,可用手转动联轴器是否有卡劲现象,如有则应拆泵进行清洗,修理和校正。
2、安装泵的进油和排油管道时,其管径不得小于泵的进油和排油口口径,进油管道不得过长,弯头不得过多,否则将影响泵的工作状态。
3、当有两台以上的泵安装在同一条主管线上,为便于泵的启动,在近泵的排油管上必须安装逆止阀。
4、对于在较高温度(指60度以上)下输送粘度大的油类(如:重油)的备用泵,必须是热备用泵,否则泵在低温下启动会造成电机过载或泵损坏。(建议在靠近泵的排油管上的逆止阀旁,并联安装一个小回流阀,对备用泵可微启回流阀,使泵缓慢逆转,其逆转速≤100转/分,使部分热油经常流过泵内,达到泵热备用目的)。
5、输送介质内含有机械杂质,将严重影响泵的运转和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在泵安装前,必须仔细清除进油管内的焊渣,沙粒等杂质,并应在进油管道靠近泵处安装滤器,滤器网孔大小,可根据工作情况及介质粘度确定。(一般用40-80目网),过滤面积一般不得小于进油管横截面积的20倍。
6、尽量在泵进油和排油口处的螺纹孔上连接压力表和真空表,以便于观察泵的运转状态。
7、原动机与泵的转轴必须在同一中心线上,可用直尺测隙规在联轴器圆周上间隔90°处检查。
8、原动机与泵的转向必须一致,严格禁止原动机驱动泵逆转。电机接线时,应先脱开电机与泵的联轴器,对电机作试运转,使其转向与泵的转向一致。
三螺杆泵使用中还应关注一些必要的细节
1、泵启动前,必须全开进油和排油阀门。
2、首次启动泵或再次使用长期封存的泵时,泵内无介质,应在泵的进油腔灌注适量输送介质,避免泵干运转。
3、泵启动后,应密切注意电流表,压力表和真空表的数值,超出规定值时,应停泵找出原因后,再行启动。
4、轴封处点滴泄露,应属正常现象,当泄露量大量增加时,对软填料密封应压紧填料压盖,对机械密封应停泵修复后,再行启动。
5、用高温蒸汽清扫管线时,应避免高温蒸汽通过泵内。
6、如果泵长期不工作时,应进行油封,并定期检查油封情况,必要时重新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