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的历史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乐器的产生,首先是模仿”乐器之王“管风琴(Pipe Organ)。管风琴发明于公元前,鼎盛于17世纪。它是靠水力或人力鼓风,吹响与建筑物一样高大的管子而发音的乐器。
管风琴是大型键盘乐器,结构非常复杂。管风琴有手键盘和脚键盘构成,有些手键盘多达4-5层。一架管风琴的演奏可以和一个管弦乐队媲美。管风琴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受演出场地、环境限制,不易搬动。
为了为了使之轻便,1907年,美国人T·卡西尔发明了用电磁线圈产生音阶信号的电风琴。1920年,苏联人利昂·特里尔发明了”空中电琴“。1939年,美国市场上开始销售”艾伦风琴“,这种电子风琴比管风琴轻便经济,普遍用于教学、音乐厅等,因而有一定市场。至1950年,美国年产电子琴达10万台,接近钢琴产量。1964年,美国人穆格发明了合成器。
知识拓展
电子琴的发展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进口电子琴。1959年,由雅马哈(YAMAHA)株式会社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立式电子琴,取名为”伊莱克通“(Electone),它有三层键盘。1980年,随着电子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琴开始向小型化发展,雅马哈等厂家生产了便捷式单键盘电子琴(Portatone Portasound)。1983年,雅马哈生产的电子合成器DX7和电钢琴问世。1986年,HX系统高级历史电子琴问世。我们现在常见并熟悉的双排键电子琴是日本于1991年之后生产的EL,ELS系列以及便携式双排键DDK7。
在中国,1958年北京邮电学院研制了一台电子管单音电子琴。由于种种原因,至1977年后,我国才大批生产电子琴。1989年,我国年产儿童电子琴200万台,并出口39万台。中国的电子琴事业正在迅速发展。
电子琴发展很快,琴的各项功能日趋完善。音色和节奏有最初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除寄存音色外,还可通过插槽外接音色卡。合成器的某些功能,如音色的编辑修改、自编节奏、多轨录音、演奏程序记忆等也运用到电子琴上。
国产玩具“傻”了20年!看完国外的益智玩具,网友都羡慕哭了
前几天和家中小侄女视频聊天,发现她现在玩的布偶、电子琴玩具,和二十年前憨弟的童年玩具相比,除了外形有些差异,功能上竟没啥改进。
比如超级难洗的大布偶,一直在唱“祝你生日快乐”的电子琴,“暴力发泄器”般的敲打玩具,或者美其名曰打地鼠。
那些年80后、90后玩过的玩具,这些年00后、10后仍然还在玩。
对于国产玩具,甚至有父母这样说,“随便玩玩买国产,要想孩子玩得有趣又实用,还是得买国外的。”
国内儿童玩具和国外的真有那么大差异吗?
比如日本的设计就以“人性化”闻名,在儿童玩具方面,充分站在小朋友的角度进行设计。不仅有出人意料的脑洞,还寓教于乐。他们尽力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各种小知识。
看完下面这些益智又有趣的玩具,你就明白了其中的差异。
任天堂用厚纸板为 Switch 打造的一套DIY玩具,几乎算得上重新定义了游戏,引爆了朋友圈。
从一块硬纸板开始,就可以带孩子亲手打造一把可以弹的钢琴、一根可以钓鱼的鱼竿,甚至是可以开的赛车、摩托车……
比如这款可穿着的机器人套装,配有背包和护目镜。把 Switch 连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用它来玩各种体感游戏。▼
搭建出来的小车不是借助电机 轮子运动的,而是通过游戏手柄的震动,实现移动的。
这个可以自由行走的遥控车,大约15分钟就可以装配好,难度不算大。▼
这个钢琴就比较难了,大概要花上两个小时。▼
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完整的13键纸板钢琴。只要你按下按键,就能发出声响,奏出乐曲来。
你还可以组装各种旋钮,创建各种不同的电子音效和音调,可以尽情解锁超多玩法。▼
还可以做个钓鱼竿,它通过一根绳子和Switch显示屏相连。如果有鱼上钩,鱼竿就会震动,要是不及时收杆,鱼还会跑掉呢。▼
如果觉得玩的不尽兴,还可以在纸板上涂喜欢的颜色,去开发设计新的造型,亲自编程新的游戏,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开发是极有帮助的。▼
一套纸板玩具70美元,包含了游戏卡带和纸板。
这当然必须搭配任天堂掌机使用,Switch 现在售价2000出头,对于没有 Switch 的家庭而言,这套纸板DIY玩具还是比较劝退了。
硬纸板、纸,都是简单易得的材料,同时也容易产生创意爆棚的灵感。
在日本,折纸被视为是国粹,也被教育部门郑重纳入了学校教育内容。从幼儿园小学的手工课、图画课起,老师就开始教小朋友们系统的折纸术了。
折纸不仅增加了娃闲暇时光的乐趣,还可以帮助孩子认知图形,认识空间方位,建立几何物体的概念,提升空间思维能力以及有序思考的能力,爱玩折纸的孩子,数学也可以学得更好。
索尼经过整整5年的研发设计,推出了一款可走路会打球的折纸编程玩具,希望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
这款黑科技新玩具"toio"平台,由1个主机、2个方块型机器人、2个控制环手环以及一本绘本构成。
看上去平平无奇,但玩法多变。
简单的挥动手环,你就可以控制方块了▼
绘本里面介绍了19种仿生机器人的制作教程,把纸质部件剪下来,做出相应的模型,放到由数码测控的方块机器人上,连接好蓝牙,在手环的控制下就能移动了▼
爬行的蠕虫▼
休闲的步伐▼
抓球的蝎子▼
监控的鹰眼▼
制作方式非常多元,游戏的方式也是多变的,可以自己进行编程,还能玩复杂些的接力赛▼
这款折纸编程玩具刚上市,官方售价在1000出头,索尼黑科技一向不便宜,只有代购才能尝鲜了。
与上面任天堂、索尼的两款智能纸玩具相比,由中村开己设计的动态纸玩具,则要亲民得多。
中村开己是日本顶级的纸艺大师,创立了自己的流派——动态折纸术。
他纯靠手工,折出各种趣味的造型纸玩具,有着巧妙的机关,能动会跳,简直像“活”了过来。
比如中村发明的这个“企鹅******”,乍一看是沓压扁了的纸板,一往地面上扔去,就变身为一只摇摇晃晃的企鹅▼
看上去如此复杂的折纸玩具,是怎么设计的呢?
这其实是借用了我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利用纸张与纸张间的拼接,通过触碰底部的榫,让纸玩具发生快速变化。
在设计这些折纸玩具时中村开己,特别喜欢在作品内藏一个很有童趣的“梗”,在它们被打开的那刻,通常会出现另一个全新形态的事物,逗乐大家。
比如劈开桃子,炸出的桃太郎空手接白刃▼
《小红帽》的童话创意:吃掉小红帽的大灰狼▼
灰姑娘要去舞会,仙女教母为她变出的南瓜马车▼
中村的粉丝可以说遍及全世界,他创作了折纸丛书,将纸玩具创意写进书里,跟着书中教程,手残党和小朋友也能做出同款纸玩具来。
在国内出版社的努力下,中村的纸玩具图书终于引进到了大陆,国内小朋友也能体验神级机关纸玩具。
【文末可购买】有朋友担心比较难,其实咱们国内的中文引进版已经特意进行改良,还配齐了材料包,15分钟~1个小时就能做出成品玩具来。
这套折纸书采用了先进的模切工艺,纸模只需轻轻抠下。这就无需用小刀剪刀精细地剪刻下来,省了大把时间,还更加安全。
纸样上该挖空的地方,也很贴心的进行了标注,孩子一看就懂▼
纸模被裁剪好后,会用到有配重和弹力材料,橡皮筋和镊子能在材料包中找到,只需额外准备几枚1元硬币。
孩子们可以很快上手,亲自完成一个能动能跳的纸玩具了。
书中不同项目的星星数代表了难度指数,涉及重点步骤时,有专门的视频进行详细示范。总共能制作出18款动态纸玩具,保准玩个够。
日本的物价水平高,中村的同款折纸书,在日本要卖260,还不算海淘运费。现在引进中文版后,定价是128,参团只需99包邮。
无论是给自己孩子玩,还是送人,都特别有创意,有心意。大家可以点下方链接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