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和什么可将观察材料放大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来说,显微镜和放大镜都是可以将观察材料放大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通常是用来将细微的物质放大,也就是可能用肉眼观察不到的,比如细胞、微生物等,而放大镜可以放大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东西。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写作黄金锏:事件观察法
常听有的小朋友说,一到写作文的时候,拿起笔来就觉得无话可说,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才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巧的媳妇,没有米面也做不出饭来。同样道理,作文的技巧掌握得再好,没有材料也写不出文章。可见积累丰富材料的意义。
观察是积累材料的基础。
观察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要各种感官并用观察要充分运用眼、耳、鼻、口、手等各种感官。“观”就是看,“察”是仔细看,调查研究,据科学家测定,人们用眼睛获取的信息占人们得到的信息总量的70%以上,可见用眼观察对于“言之有物”的作文来说何等重要。但是,“观察”不仅仅是只用眼睛看,正确地认识事物,只凭眼睛看是远远不行的,还必须用耳听,用鼻嗅,用舌尝,用身触,在大脑的协调下,各种感官协同工作,用大脑思索、联想、想象等进行加工。所以,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观察,才能较为准确地获取材料。
观察要热爱生活认识生活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生活的认识,就是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思考问题往往是“我觉得怎么样”,这只能得到肤浅的认识和体会。如果我们用“生活应该怎么样”来思考,观察就会深一些,广一些,自己也能领略到生活的美。例如九册《高粱情》一课所写的高粱根就是如此。高粱根实在是平凡极了,在雁北随处可见。但是,作者牛汉以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从“坚韧不拔的品格”这个高度来认识高粱和高粱根。他说:高粱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一想到高粱,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格。
所以,观察必须热爱生活,努力站在生活的“制高点”上去认识生活,“多看看,多想想”,不仅要了解事物外部的联系,而且通过多想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这实在是观察的真谛。
要留心学习各种观察方法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广泛地学习各种观察方法,向课本学习,向各种课外书籍学习,向各门学科学习,就连看电影电视、也可以学习,学一点就用一点,及时变成自己的观察能力。
观察要注意积累小朋友已经学习过小猴子下山一课,可能都知道猴子掰包谷的故事吧。只注意观察不注意积累,就像猴子掰包谷一样,前面收后面丢,结果到时候作文还是无材料,抓起笔来没有话说。
记日记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日记不拘形式,不拘内容,有所想所感所知都可以记,长的可以,短的也行。把自己观察所得记下来,就是观察日记。
此外,做卡片、摘录笔记等都是积累的好方法。同学们都可以学习。不过,抓住一个,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观察小事,思考深意有的同学说,我们每天的生活太平常了,作文简直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中有不少可以写出深刻意思的文章呢。例如《一夜的工作》一课写的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这件事的确很平常,但是从总理的一举一动中,看到了伟大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于是作者写了这件小事,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对总理敬爱的感情。
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1.提高认识水平,训练从小事中发现深意的眼力。
正如前面在积累丰富的材料中所谈的,要努力站在生活的“制高点”上去认识生活,才能观察和积累丰材料。这里,这个“制高点”就是较高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要靠平时的学习。向书本学习,从所学的课本中、各种课外读物中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向社会学习,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取得正确的认识,提高认识能力;向家长、老师、周围的人学习,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取得正确认识,提高认识能力。有了这个认识能力,就能从小事中发现深意。
2.遇事动脑想一想,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本身蕴含的深意。
生活是复杂的,只注意它表面的现象,不挖掘它的本质,也就认识不到其中的深意。所以,遇事动脑想一想,经过思考、分析挖掘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本质,实在重要。如《鱼游到了纸上》一文,写的是一位聋哑人在西湖画金鱼的事,但是作者经过思考,发现了这件事所蕴含的一个普通的道理,这就是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用课文里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所以画出的鱼好像“游到了纸上”。
在前面我们说过,观察要做个有心人。做有心人不仅仅是注意周围的事物,更重要的应该是尽可能深入地想一想,多问几个“我明白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努力锻炼出一双发现生活美的好眼力。这样在写作文时就会写出新意,写出深意。
观察别人的表达方法。我们写一篇文章,运用顺叙的方法,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运用倒叙的方法,能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运用插叙,可以使叙述的事件滴水不漏。同是一件事情,第一人称来叙述,能给人一种亲切真实之感;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更大自由地使用笔墨,随意地发挥自己艺术想象。因此,我们小朋友要注意从别人的文章里学习,学习别人的表达技巧。怎样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开头和结尾,哪里应该详写,哪里应该略写,怎样顺叙,怎样插叙,怎样倒叙等等,在平时要多多留心,多多注意,认真学习,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写作方法。在写文章时,不仅做到有话能说,还应做到有话会说,有话巧说,有话趣说。
1.1.1 观察的内容
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可以观察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为了写作的需要,我们在练习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注意观察。
观察事件的时间地点
观察时要注意,事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写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观察时注意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交待清楚,使人一看就明白。
观察事情的顺序
一般来说,一件事情总会有起因,经过,结果等几个部分。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应该把握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要重点观察首屈一指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要注意分清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发展变化的。观察有顺序,写作才会有条理。
观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事情的顺序。观察事情发展的顺序,要分清事情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还是按地点变化的顺序,还是按思想感情变化的顺序等等。在观察的时候,自己要一清而楚。
观察事件的环境
观察时要注意事情发生时的周围的环境。当时的天气如何,周围有哪些景物,环境气氛怎样等等,这种都应该作为观察的内容加以注意。
观察时注意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中适当地进行景物描写,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容,还可以借景物抒情以透露人物内心世界。这样一来,既能渲染气氛,又可以揭示时代画卷,反映时代风貌。例如《小英雄雨来》一文的作者,十分注意观察事件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变化的特点,在文中的环境气氛的景物描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芦花开的时候,黄绿的芦苇好象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十几家小房屋都笼罩在柔软的苇花里,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勾勒出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的优美,而且交代清楚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再看下面的一段话: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里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一段景物描写是在人们误认为雨来牺牲的情况下出现的。本来应该用狂风暴雨来衬托人们当时的悲痛心情,但是作者却出人意料地描写太阳落下去的自然景色,让自然景色来为雨来编织了一道美丽的花环,为雨来的“牺牲”铺垫了一个壮烈的场面。在这一篇文章里,还有一段景物描写: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在这里,作者以水声来衬托河岸上的寂静。这里以无声衬有声,以动衬静更加突出表现了静。由此及彼地反衬出了乡亲们的内心世界的不平静,进一步表现了乡亲为失去这样一位小英雄而悲痛的心情。由此可见,要想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环境气氛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事件的细节
观察事件的细节,就是要在事件的细处摄神,就是在观察中注意那些细小的动作、情节、景物等。因为细节的真实描绘,用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描绘环境,可以取得“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艺术效果。
细节主要的有两类,一是行动细节,二是心理活动细节。观察细节就是就像电影中的特写一样,把观察对象的细部放大放慢,使人们能从微观之中对事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要想把人物写得血肉丰满,把事物写得生动逼真,就必须要具有这种观察事物的体物人微、纤毫毕现的功夫。
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细处描写必须真实,即符合人物性格,所处环境。在观察时,我们必须注意那些有典型性的生活细节,即要摄取那些有意义的细节部分来着意描摹,突现出来,努力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的一段行动细节: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岸堡,两眼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在这里,作者认真观察了董存瑞的一处生活细节,用了“瞪,跑,说”等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董存瑞的坚决杀敌之心。一下子就把董存瑞写活了。
心理活动能够表现人物激动的心情。描写人物的激动心情、同样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是高级感情动物,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在激动的时候,表现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人之所以会激动,可能因为遇到意外的事变,面对复杂尖锐的问题,处在思想变化的过程中或特定环境里,既有强烈的感受,又有深刻的认识,内心的感情会因之波澜起伏。有的人在激动时可能会“热泪盈眶”,但并不是人人都会这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激动心情的心理细节描写,我们详加分析和体会,一定会有所启发,如在《一个苹果》一文中,当连长在“让苹果”和“吃苹果”之后。心里特别激动,作者是这样观察这一细节的: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的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阶级友爱的战友同的关怀激动着,迸出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这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前两句讲激动的表现,后两句讲激动的原因。“防炮洞里的格外沉静”,大家都不说话,为什么都不说话了?联系到第三句“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的感情堤住了”,可以体会到,防炮洞中的每一个人都激起了强烈的感情。这时,虽然大家都不说话,却是无声胜有声,内心特别激动。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萤的泪珠”“别的同志也在擦眼睛”,防空洞里的每一个人都流泪了,这是什么样的泪?这是“幸福的骄傲的泪花”,大家都为生活在相互关怀的集体中感到幸福,为有这样团结友爱的集体而感到骄傲。
再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有一段“我”看到老班长吃鱼骨时的激动心情的细节: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一看,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剜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为护送战友们,辛辛苦苦钓了几条小鱼,全都煮了给战士们吃,当我发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时,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先是万分吃惊,“不由得呆往了”,接着是万分痛苦,“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而后万分难受,“失声喊起来”,最后是说不出活来:“你怎么…”一个省略号,省下了千言万语,正是我的心情激动,正是“我”的感情急剧变化,烘托了老班长的精神感人之深。由此可见,成功的细节来自于细致的观察。成功的细节描写,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观察事件的场面
所谓观察事件的场面,就是观察有人,有景,有物,有声,有色的生活画面等等。在写活动一类的文章中经常用到场面描写。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描写,例如下面的战斗场面的描写:
突击队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在这里,作者认真地观察了当时的战斗场面,先写人,再写景,再写人,再写景。尤其是“英雄们”“ 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一句中所描绘的场面,景中有人、难分先后,有机结合、实在是传神之笔。切记:在记叙文中,场面中的人物要在景物中活动。
写活动的文章,最重要地是要写好场面。因为活动不是一个人做的,有的活动是几个人,有的活动可能是一个班,有的活动甚至是几个班,几个学校的同学参加,因此,观察事情的场面在写活动的文章里非常重要。你参加过大扫除吗?你看大扫除的场面──
大扫除开始了,各班的同学像应征出战的士兵一样拥出教室,来到自己的卫生区,校园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有的拿着大扫帚“哗啦哗啦”地扫着;有的拿着撮子捡石,捡满一撮子就倒进垃圾堆里。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干着,这时候,如果你站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看,那真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这是多么轰轰烈烈的场面呀!校园里沸腾起来了,“有的拿着大扫帚“哗啦哗啦”地扫着;有的拿着撮子捡石,捡满一撮子就倒进垃圾堆里。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干着……”,“那真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多少人?说不清。这样的场面,就是写活动的文章里必不可少的。
你参加过顶气球的游戏吗?你见过顶气球游戏的场面吗?你看一个小朋友仔细观察游戏的场面:
……下一轮的比赛又开始了,参赛的小选手有的歪着头吹,有的仰着脸吹,有的笑着吹泡泡。大的、小的、长的、扁的、单个儿的、成串儿的……在教室中翩翩起舞。随着我们的歌声,伴着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小泡泡们在笑声中尽情地漫天飞舞。
我们禁不住心中的愉快,跑到外面进行吹泡泡比赛。你瞧,泡泡晶莹透亮,一起飞上天,又一起落下来,落下来时如同天上撒下的万颗珍珠,花花绿绿,不计其数。泡泡大的像汽球,小的像珍珠,还有连成串的冰糖葫芦。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炯娜多姿,五彩缤纷,淡淡的柠檬黄、翡翠绿、玛瑙红……变化莫测,美丽极了。
啊!有趣的场面,有趣的吹泡泡比赛,这里既有在教室里吹的场面,“有的歪着头吹,有的仰着脸吹,有的笑着吹泡泡。大的、小的、长的、扁的、单个儿的、成串儿的……在教室中翩翩起舞。随着我们的歌声,伴着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小泡泡们在笑声中尽情地漫天飞舞。”又有在教室外面吹的场面,“跑到外面进行吹泡泡比赛。你瞧,泡泡晶莹透亮,一起飞上天,又一起落下来,落下来时如同天上撒下的万颗珍珠,花花绿绿,不计其数。泡泡大的像汽球,小的像珍珠,还有连成串的冰糖葫芦。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炯娜多姿,五彩缤纷,淡淡的柠檬黄、翡翠绿、玛瑙红……变化莫测,美丽极了。”这样的场面描写,把写人、写景融为一体,生动有趣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观察事件的经过
在记事的文章里,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因此,观察事情的经过也是我们观察重点。
观察事情的经过,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完整。所谓完整,就是要注意观察事情经过的全过程。事件的开始怎样,后来怎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最后又怎样等等。观察要有始有终。
二是要具体。所谓具体,就是要注意观察事件的细节,生活的情趣。越是变化快的地方越要细致观察,越是人物行动的地方越要仔细观察,越是容易忽略的细节越要注意观察。
三是有顺序。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心里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按地点变化的顺序来观察,还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还是按总分的顺序来观察,还是按静动的顺序来观察等等,要有条不紊。
观察事情的开头和结尾
观察事件,好注意观察事件的开头和结尾。
观察事件的开头,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气氛、活动场面等等;观察事件的结尾,要注意事件的结局、变化等等。这样观察后的事件,写起文章来才会完整。
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很不容易的事儿。你如果写一个精彩的开头或结尾,一定会使文章锦上添花的。你看下面的《踢毯子比赛》活动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快,快点,加油啊!”这催人奋进的助威声如大海的波浪,一阵胜过一阵……。这样热闹的场面是在干什么呢?原来这是我班举行的踢毯子比赛。
结尾:“121、122、123……”喝彩声连续不断地从操场传向四面八方,到底谁获得了冠军?到底比赛结果如何?……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就不落俗套,别开生面。小作者以精彩的片段来开头和结尾,不仅能给人以首尾呼应之感,而且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而完整。生动有趣地描述了比赛的经过,有场面,有细节,又紧张,又感人……结尾的问号、省略号,使文章的内容余味无穷。
观察事件的意义
周围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小朋友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观察周围的世界,观察周围的生活,观察周围的人群,观察……
小学生写作文,最重要的是在一个“真”字,就是要写生活中真实的事,说真心的话,抒自己的真实感情。只有写真实的事,才能把文章写具体,记叙起来就会顺当;只有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而感染读者,从而使读者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一个小朋友在描述了吹泡泡游戏后,通过认真思考点出了游戏这件事情的意义──
啊!吹泡泡活动,你是我们小学生活中最鲜亮的一页,是最生动的音符,是最开心的时刻。吹泡泡吹出了欢乐,吹出了情趣,吹出了开心。
这样,由于观察的更深刻一层,写出来文章的份量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个小朋友到了美国,他观察了一些事情之后,经过认真地思考,写出了下面的一篇文章。
观察佳作:
还是社会主义祖国好
今年5月,我们赴美国参加世界杯“OM比赛”(即头脑奥林匹克)。短短10天之行,我目睹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耳闻目睹;一些新鲜事。
一天,在田纳西大学留学的郭叔叔带我们去超级市场购买纪念品。三名队员各买了一块滑板,当时就在超级市场上滑了起来。郭叔叔看见后忙说:“不能滑!”“为什么?”“摔伤了可不得了,这里一天的住院费就得花1000美元,什么时候没钱了就得出院。”听了这话,我十分惊讶:美国的医疗费这么高,没钱的可不能生病呀!
在旧金山,我顺便去拜访了爸爸的一位同事──胡阿姨。胡阿姨闲谈时总是说:我来美国一年多了,还是觉得祖国好。胡阿姨还告诉我们一件事:去年,旧金山遭到一次罕见寒潮袭击。有钱人在家打开暖气设备,悠然自得,而那些街头流浪汉,浑身冻得瑟瑟发抖,蟋缩在墙角,一夜之间竟冻死上百的穷人。听了这件事,我无不震惊:“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的惨景浮现在我脑海里。我也奇怪:这里的政府为什么不管人民的死活呢?要是在我们中国,一方有灾难,八方来支援,政府和人民心连着心。
这次大洋彼岸之行,我从心底感到:还是社会主义祖国好。
写法评点:本文小作者认真观察了美国的两件小事,运用了因果对比的构章方法,具体描写了大洋彼岸之行所见所闻。“因”为美国医药费昂贵、“因”为美国贫富不均、政府不管人民死活,所以,作者才得出这样结论:还是社会主义祖国好。如果没有大洋彼岸之行所见所闻的“因”,这个“果”就不会瓜熟蒂落。由此可见,观察事件要注意思考事件的意义,才能说出深刻的道理。
1.1.2 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就要按照一定顺序逐一观察的意思。
用这种方法,观察人物、事件、活动等,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同,具体情况不同,顺序也不一样。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按照暗堡封路、请求炸堡,冲到桥下、舍身炸堡、打开通道的事情发展顺序;《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是按地点变化的顺序来观察的。有时候,同一种事物,又可以把几种顺序结合在一起观察,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照大没亮、中午、黄昏的时间顺序和决定攻下高地、隐蔽在山沟里、烈火中壮烈牺牲、部队夺取高地的事情发展顺序;《课间十分钟》是按照东墙边、球台左边、西墙边的方位顺序和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的分类顺序;《景阳冈》是按照冈下、上冈、冈上、下冈的方法顺序和不听劝告、思想矛盾、奋勇打虎、挨下冈去的事情发展顺序等等。
运用顺序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握观察人、事、景物和其他物的观察规律,一般的说,观察事,多数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再配合上时间顺序或地点顺序。
2.要注意适当选择。运用什么顺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况。
3.几种顺序结合运用,要以一种顺序为主,其他顺序配合,千万不要一会儿以甲为主,一会儿又以乙为主,多条线索混用。
观察佳作:
选家长
“咱们家的家长是谁呢?”吃年夜饭时,我把这个向题提了出来。
“那还用说,当然是我吗!不信,可以查户口簿,那上面的‘户主’栏填的就是我的名字。”爸爸呷了一口酒,振振有词地说。
想不到,妈妈也说得有理有据:“昨天,《小学生手册》的‘家长意见’栏,你不是推着要我签名吗?这说明,你也承认我是家长嘛。”
他们这样的一句来,一句去,各说各有理,都坚持自己是家长。我被他们的认真劲逗乐了,笑得连饭也吃不下了,就趁势说:“那我们索性来个民主选举,谁得票多,谁就是家长。”
“对,对,还是小玉的办法好!”爸爸连声夸奖我。接着,他托了托眼镜,笑着说:“我毛遂自荐,选自己!”
“当家长是苦差使,怎好叫你受苦受累?还是我当。”妈妈边说,边夹给我一块鸡肉,还催促道:“吃吧,吃吧!”
“一比一,这……”我傻眼了。
“还有你这一票呐!”爸妈都把目光投向了我。
我不禁脱口而出:“你们不是说我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吗?那我当家长是最合适,赞成的请举手!”边说边举起了右手。
“啊!……”爸妈没防会爆出这个“冷门”,都愣住了。最后,忽然来了个大的转弯,不约而同地说:“嗯,我也同意玉玉当家长!”
“好!全票当选!”我一声欢叫。
说完,我连忙收拾碗筷,并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新家长开始上任──洗碗!”
观察和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了生活中的一个精彩的镜头,生动有趣地描述了晚饭后选家长的一件家庭趣事。事情叙述得一波三折,充满情趣。人物对话的神态活灵活现。结尾新家长上任,更是妙趣横生,出人意外。
观察佳作:
课桌上的分界线
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男同学,他又黑又瘦,还笨嘴笨舌,见人不说话。女同学都嫌他,老师又们把他和我编在一桌。没办法,算我倒霉。为了不让他挨上我,我就在课桌中间画了一条分界线。我向他宣布:“如果胳膊肘伸到我这边,我就不客气!”
有一次做数学题的时候,我的同桌正聚精会神地写着,一不小心胳膊肘挪到了我这边来。我立即挥起拳头着实地教训了他一下,他像触了电似的缩了回去,偷偷地掉了几滴眼泪。我却暗暗好笑,心里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往这边伸?”
过了两天,班里举行语文单元测验。我正写着写着,突然那支死圆珠笔没了油,怎么写也写不下来。我向前面同学借,没有多余的;向后面同学借,又只有红色的。怎么办呢?我的心急得像猫抓似的。
这时候,我的同桌胳膊肘轻轻碰了我一下。我刚抡起拳头,竟发现地向我递过来一支圆珠笔,笔心是蓝色的。这不是雪中送炭么?我正想伸手去接,立刻又缩了回来。
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把笔放在我的卷纸上,说了声:“快做吧!”
下课铃响了,我正好做完了最后一道题。这时,我看到同桌手里的那支笔杆子裂开了,用黑线密密麻麻地缠着。原来,他把好笔让给了我,自己用的却是一支坏笔。无意中,我的眼光又落到分界线上,不知为什么,我顿时觉得它变得又粗又黑,格外刺眼。想起两天前发生的事,我的脸火辣辣的,心“突突”地乱跳我不愿看到它,却又禁不住不看它。
同学们交了卷出去了。我赶紧掏出手帕,沾上口水,“刷刷刷”几下子把那条分界线擦掉了,擦得连一丝痕迹也没有了。我走到教室外面,望着部位同桌的背影,忽然觉得他可钦可佩。
从此,我无论跟谁同桌,再没有划过分界线了。
观察和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细致地观察了学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以十分细腻的文笔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分界线的故事。从开头的划分界线到后来守分界线,擦分界线,故事叙述的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说明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的深刻道理。
1.1.3 细节观察法
所谓细节观察法,就是抓住生活的细节来仔细观察。这里的细节是指生活细节,对话细节,行动细节,心理活动细节,神态变化细节等等。
细节观察的越具体,写文章的时候就越生动;细节观察的越细致,写作文的时候就越有话说。
运用细节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细节要观察完整。
2、 一篇文章里允许有几个细节。
3、 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有情趣的细节,有道理的细节,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
4、 观察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后立即记下来。
观察佳作:
想当孙子的奶奶
我们家的饭桌上,好像有一条“三八线”:靠我这边,鸡、鱼、蛋应有尽有,而靠奶奶那边,只放一碟老咸菜。
哎哟,把我都吃成胖墩儿,可爸爸还是往我碗里夹着菜。妈妈也喜眉笑眼地劝我说:“吃!你长大不是想当举重冠军吗?”
我望着对面的一碟老白菜,又见奶奶一脸哭相儿,也顾不得妈妈的白眼了,伸手给奶奶夹了块鸡蛋:“奶奶,你长大想当什么呢?”
“依奶奶看呀,”奶奶扒拉着碗里那块鸡蛋,眼里溢着泪花儿说,“还是当孙子好啊!”
妈妈羞红了脸。
爸爸低下了头。
我呢?也伴着奶奶掉眼泪。
一时间,大家都不说话,心里都在想着同一句话:孝敬老人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呀!
观察和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来认真观察,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对话细节的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孝敬老人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呀!用笔不多,却很精彩。
观察佳作:
第一次看家
谁都知道我胆小,10岁了,夜里上厕所还得让人陪着;晚上走路得走在爸爸妈妈的中间。爸爸妈妈都为我胆小而犯愁。
一天晚上,机手李正通知我家去浇责任田。爸爸妈妈有些犹豫──怕我害怕。我鼓足勇气说:“我看家,你们放心去吧。”爸爸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胆壮起来,没什么可怕的。我坚定他说:“不怕……”
爸爸妈妈走了,我赶紧把门闩上,随即拿起一杆红缨枪,放在炕上,以防万一。一切准备就绪,我就媳灯睡了,可怎么也合不上眼,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眼皮闭上又睁开,静听外面的动静。突然“哆!呜!吱──”我心里一惊:什么?我故意咳嗽了一声,门外声音停止了。我紧张的心情平静了,稍稍松了一口气。“咚咚!吱──”我的心提到嗓门眼儿。这时候,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在身边呀!
怎么办呢?我不敢去外屋,先前那一点勇气一下子没了。我又大声咳嗽了一声,马上又用被单蒙脸。我想,是不是鬼呢?越想越急切盼望爸爸回来。“咚咚”又开始了。我可吓坏了,偏偏又要解手。实在憋不住了,我轻轻地伸手拿起红缨枪,爬起来猛地拉亮灯,向四周看看,往外屋走去。在外屋,我静静地听着,看着,自言自语他说:“不怕!不怕”!“咚咚!吱──吱、”我一看,原来是一只兔子钻进门缝里,进不来,又出不去──发出了响声。我飞快地跑过去,把免子放进来。
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世上根本没有鬼神,不应该疑神疑鬼。从此,我的胆儿越来越大了。
观察和写法评点:本文的认真地观察和体验了生活的两个心理活动细节,在开头先说“我”的胆小,接着就具体叙述看家的经过。详细描述了看家的两个细节,细腻地写出了胆小的心理活动,真实而有趣地再现了看家的过程。文章的结尾揭示了这件事情的意义,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世上根本没有鬼神,不应该疑神疑鬼。
1.1.4 时间变化观察法
所谓时间变化观察法,就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一件事情。一般地说,事情的发展和变化,时间也会发生变化的。运用这种观察方法,在文章中要有明确的时间变化的标志。
金点子 运用“时间变化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事件进程是长时间的,观察时要有耐性,一定要注意把事情观察完整。
2.如果观察的事件时间短,事物又不断的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选择最合适的观察点,以便看清变化的全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细致变化。
3.观察时要重点突出,要特别注意那些重点场面和典型细节,不要平均用力,跑过场,失去关键性的东西。
4.要注意事物变化的阶段性,也就是开始怎样,中间怎样,最后怎样。同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重点上。
3.观察中,要注意变化前后的不同之处。按照时间的推移,把不同阶段的独特之处记录下来,以便习作时有较明晰的顺序。
观察佳作:
中秋赏月晚会
傍晚,我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蹦蹦跳跳跑进校园,来参加“中秋赏月晚会”。一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装点的主席台:一条横幅高悬在上方“欢度中秋,共赏明月”几个娟秀的大字特别夺目。横幅下是用彩笔绘出的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鸭梨,甜滋滋的葡萄,香喷喷的香蕉,多美呀!小伙伴们围在主席台下面,望着艳丽的大丽花,争芳斗艳的菊花,心里充满了金秋的快乐。
夜幕降临了,小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就像明亮、快活的眼睛。大队辅导员佟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晚会开始!同学们,让我们尽情地唱吧,跳吧!”顿时,扩音器里括出了欢乐的乐曲,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一阵阵响亮的掌声,响成一片。你看,张明和孙磊说的相声,逗得大伙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级同学演的“小蜜蜂舞”,是那么有趣;五年级同学演的“丰收舞”更吸引人:只见舞台中央出现了一棵白生生、绿油油的“大白菜”,紫色的“茄子”、顶花的“黄瓜”、圆溜溜的“西红柿”,围绕着“大自菜”尽情地跳呀、唱呀,欢庆丰收的到来!
“月亮升起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么美丽的圆月呀!它慢慢地、慢慢地升人夜空,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大圆盘。它把银色的光辉洒在校园的小树上,映在同学们的脸上,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噗——哧”,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回荡在夜空里,放焰火啦!只见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金色细雨,纷纷落下;有的像孔雀开屏,惹人喜爱;有的像长蛇狂舞,光彩夺目。“快跳舞吧!”小芳拉着我的手,进入到欢乐的海洋里。小伙伴们戴着各种美丽的头饰翩翩起舞,仿佛就像一个童话的世界:“小白免”一会儿蹦,一会儿跳,一会儿又消失在人群中。“嫦娥阿姨”托着红色的长纱,随着音乐节拍起舞,是多么轻盈呀!也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孙悟空”,一手持金箍捧,一手“搭凉棚”,左张右望,大概是在找“唐僧”吧,月亮升得更高了,披着月光,踏着节拍,小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语文课代表王明明站在主席台上,大声朗诵起诗篇:
中秋圆月洒下一片光辉,
我们想起了台湾的小姐妹,
隔着万水和千山,
我们盼望祖国早统一……
是呀,我多么希望和阿里山的小哥哥、日月潭边的小妹妹一起欢度这中秋的夜晚啊!月亮姑娘,请把我的思念带给他们吧!
观察和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傍晚,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详细观察了中秋赏月会的经过。这里既有成功的场面观察描写,又使作文通篇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写表演节目,有详有略,重点描写了最吸引人的“丰收舞”。写焰火,用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焰火的绚丽多姿,让“小白兔”“嫦娥”“孙悟空”、“唐僧”组成了奇妙的童话世界。再加上乐曲声、欢笑声、焰火的“哧一叭”声,这一切,使赏月联欢会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结尾对台湾的小朋友的思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1.5 地点变化观察法
所谓地点变化观察法,就是按地点变化的顺序来观察事件的经过。有时候,一件事情的过程要变换几个地点,就要随着地点的变化认真地观察。
金点子 运用地点变化观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注意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在文章中要交待清楚。
2、 抓住每一个地点的变化认真观察生活细节。
3、 要注意地点变化前后事件的联系。
4、 要突出重点。
5、 要把事件的整个过程观察完整。
观察佳作:
第一次种麦
早晨,妈妈把我从梦中叫醒,说:“今天咱们上山去种麦吧。”我揉揉惺松的睡眼,撩起窗帘,看看天色,呀,天还没亮呢!
我门带上种麦用的农具、种子,牵上牲口出发了。浓雾蒙蒙笼罩着大地,路上的人很多,牲口车辆也很多,都是上山种麦的。人们的说话声,牛铃声,车轮滚动声响成一片。
来到地里,弟弟拉牛,妈妈扶犁,我下麦种。开始时,我觉得下种很好办,只要把麦种下到地里就可以了。妈妈在前面耕,我在后面下,可我总下不均匀,有的稠,有的稀,也跟不上妈妈,落后了许多。于是我把中间的一段地扔了,跑到前面下种子。妈妈看见了,批评我说:‘能干啥,来,我教你。“妈妈抓了一把麦种向前面撒去。她撒得是那么均匀,那么熟练,叫我十分羡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果然撒得又快又均匀,妈妈夸奖说:“这下撒好了,就照这么做。”听了妈妈夸奖,我有点得意,竟把手里的活儿忘了。麦籽撒成了一堆。呀!槽了。我只好弯下腰来捡起重撤。我们把麦种完,太阳已升得有一竿子高了。
回到家,我虽然腰酸腿疼,可很高兴,因为我学会了种麦。
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依次观察了家里、路上、地里、回到家里的事件的变化,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地叙述了第一次种麦的经过。文章的开头先写在家中,妈妈早晨唤“我”上山种麦,再写一路景象和在地里学种麦的经过,后写劳动后回家的愉快心情,清晰完整,井然有序。尤其是学下麦种的情景,写得更是一波三折,突出了“第一次”的特点。
1.1.6 因果观察法
所谓因果观察法,就是要观察事件的前有和后果。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观察事情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更要注意观察事情的结果。观察事情的结果,往往能揭示出事件的深刻意义。
金点子 运用因果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把事情的过程观察完整。
2、 要突出观察事件的重点。
3、 要注意思考事件所揭示的意义。
4、 要与其他观察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观察佳作:
吃苹果
一天晚上,妈妈辛辛苦苦地洗完衣服,胃里有点儿难受,便吃了一个苹果。听到妈妈吃苹果的声音,我躺在床上,馋得直流口水……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对妈妈说:“我想吃个苹果。”
别吃了,路上太凉。”
“不行,你昨天晚上都吃了一个苹果,我也要吃。”
妈妈点了一下我的鼻尖:“哟,你的记性不差哩!你要是把吃苹果的精神运用到学习上就好了……”
妈妈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到了学校里,我苦苦思索妈妈提出的问题,我想了下面三条:
第一,如果我们可以把学习比作“吃苹果”的话,那么,一个好学生就应当具有别人“吃”多少,自己也要“吃”多少,一点也不“少吃”,即一点也不“吃亏”的精神;第二,别人比自己“吃”得早,自己不应当忘掉,一走要牢牢记住,设法进行“补吃”;第三,即使“吃”同等数量的“苹果”,也要挑大的“吃”,力求在表面上“相等”的情况下,在实际上比别人,“多吃”一点。
下午放学回家,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亲呢地又点了一下我的鼻尖,高兴他说:“你和妈妈想到一块儿去了。吃苹果的‘馋’劲不可多,学习上的‘馋’劲不可少。按照你上面说的三条去做,学习定能搞好……”
我点点头,表示记住了妈妈的话。
观察和写作评点:本文的小作者观察了吃苹果的因(略写),观察了吃苹果的“果”(详写)。由因到果,文章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需要说明的是,观察不仅仅是看,重要的是想,是思考。思考也是一种观察。
1.1.7 总分观察法
所谓总分观察事情,就是 先总的观察事情,然后再分别观察事情的各种情况或各方面的情况。这里的分,可以按事件发生的地点分,也可以按事情的类别分。不过分项的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
金点子 运用总分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总的观察在前。分项的观察在后。分的观察是为了更具体地观察总的内容。
2、 在分观察时要抓住重点,观察好细节。
3、 分的观察要围绕总的中心。
4、 观察时可与其他的观察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联想法,分解法,地点变化法等等。
5、 观察时要注意思考事件的意义。
观察佳作:
如果不带书包回家
要是不带书包回家,该多么开心啊!
如果不带书包回家,我会高兴得跳起来,好似要冲破屋顶,那样我就可以到外面打羽毛球,散散心,使我的心胸更开阔。
如果不带书包回家,我就可以多研究一些别人不了解的自然科学,等我研究出新道理或新事物后,一定有很多人称我为小小科学家。
如果不带书包回家,我就可以写一些对功课有益的测验卷,这样子功课才不会退步。我相信,我说了这句话你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还要写这些测验卷?这样不是等于带了“隐形”书包回家了吗?不会的,我要以我的能力,来决定写多写少,我觉得比写学校繁重呆板的作业还好得多。
如果不带书包回家,我就可以多锻炼我的体格,多练习跑步、跳高,这样不但可以使我身体健康,也可以使我长得更高更壮,真是一举两得。
观察和写法评点:这是台湾小朋友沈佩写的一篇作文。小朋友沈佩颖刚刚8岁,就已经感受到过多的作业给她带来的心理负担,希望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解脱出来,海峡两岸的小朋友都有共同的感受。小作者采用先总后分的观察方法,开头就观察思考后提出问题,然后分别观察《如果不带书包回家》会怎样开心的情况。由此连接成文。如果不带书包回家,小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多看课外书,研究自然科学,做自己愿意做的练孔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你看,小沈的心愿多么迫切,多么通情达理,读了真让人感动。
1.1.8 分解步骤观察法
所谓分解步骤观察法,就是用分解步骤的方法来观察变化很快的事情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事情变化极快,一忽儿就过去了,稍不留神,就失去了观察的机会。这时候,为了观察的更具体更完整,我们就可以采取分解步骤的方法来过程。比如我们观察跳高比赛,我们就可以把跳高的过程分解为跳高前、跳高时、跳高后三步;再如我们观察日出,就可以把日出的过程分解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步。就是日出时,也还可以继续分成细小的步骤。如《海上日出》,就是用“分解步骤法”观察的例子: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这就是老作家巴金同志用“分解步骤法”在大洋中早晨观日出时见到的情景。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又分解为三步,描述了发生的三次较大的变化:
1、 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2、 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3、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金点子 运用分解步骤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事情的变化非常急剧,有时候是一瞬间发生的,也就是一闪即逝,所以要特别注意观察发现的良机。否则,以后不一定有机会看到。
2.许多变化虽然具有突变的特点,但都是从一点一点的量变开始的,所以要注意观察事物变化前的先兆,以免一旦发生变化,措手不及。
3.注意感官配合,把眼、耳、鼻、舌、身一齐调动,相互协调,一齐动作,确保收到较好的观察效果。
4.着力把握瞬息变化的特征分解,分几步,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5.重点看好变化的步骤细节,以便描述时绘形、绘色、具体、感人。
6.观察前就要考虑好观察的位置,以便观察时把握细节。
观察佳作:
别开生面的风筝比赛
盼呀盼,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终于盼来了。4月7日下午,我校师生在403部队大院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风筝比赛。
和煦的春风伴随着我们来到了比赛场地,我们这些小观众围坐在操场的四周。赛手们拿着风筝纷纷上场了,他们有的拿着风筝翻来覆去检查着,惟恐上天之后出故障,有的试飞风筝,还有的在摩拳擦掌,急切地望着裁判员早点出现,盼望比赛早点儿开始。
“嘟──”哨声响了,刹那间,无数风筝一齐飞上了天。这些风筝五彩缤纷,形象各异,有样子幽默的“米老鼠”、“唐老鸭”,有栩栩如生的“鹰”、“蝴蝶”,有威风凛凛的哪叱……小观众们喊呀,叫呀,掌声此起彼伏。
我们班的朱文博和张晓非放的是一只武艺高强的“孙悟空”。只见张晓非把“孙悟空”高举过头,朱文博拿着线轴边跑边放线。只听朱文博一声“放”,张晓非把风筝向上一抛,呵,我们的“孙悟空”,真是好样的,它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超过了“米老鼠”,超过了“仙女”……它越升越高,轻盈矫健,啊,同学们不禁兴奋地欢呼起来。突然,一只“老鹰”一个“倒栽葱”掉下来,线就要和我们的风筝线绞在一起了。我们不禁为“孙悟空”捏一把汗。这时侯,只见朱文博镇静自若,他抖了抖风筝线,边抖边向旁边回去,离开了“老鹰”。他一会儿抖抖线,一会儿蹲下来放,一会儿又跑几步,看起来,他放风筝还是有一手的。可是,老天不作美,濒渐地没有风了。我们心急如焚,只见“孙悟空”一个“倒栽葱”栽了下来,我们的心快提到嗓子眼儿了。在这危急时刻,只见朱文博急忙抖线,慌张地向前跑去,风筝这才没栽到地上。看着他惊慌失措的样子,我们又笑了起来。
看,那只哪叱风筝多漂亮,哪叱手拿红缨枪,颈带金项圈,脚登风火轮,飞翔在天空上,多神气!再看那只“大蝴蝶”,身披一件粉红色带黑条纹的衣裳,顺着风向翩翩起舞。一只“老鹰”和一只“蜈蚣”并驾齐驱,两只风筝不分高低,同学们都为他们加油。“老鹰”技高一筹,它轻盈矫健,越飞越高。一只“小燕子”飞过来,它那剪刀似的尾巴一张一合,简直像活的一样,神气极了。一些不知名的鸟也飞了过来。看着天空中越来越多的风筝,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
这次别开生面的风筝比赛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我们急切地盼着比赛结果的公布。
观察和写法评点:这篇作文的小作者把风筝比赛分解为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三大步。在观察“放风筝”时,又把“放”的过程分解为若干步骤。这样写出来,就叫人读来就像亲眼目睹一般。你瞧,放飞“孙悟空”场景的大段描叙,真是生动细腻,扣人心弦。
1.1.9 场面观察法
所谓场面观察法,就是观察活动的场面的观察方法。有活动必有场面。观察程活动的场面是写好活动的基础。观察场面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例如把先概括后具体观察法,分类观察法,按地点变化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
实际上,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并不都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观察方法单独使用的,大都是多种观察方法结合使用的。有时候要观察一件事情需要用到好几种观察方法。
金点子 运用场面观察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选好观察点,以便于观察场面的全景。
2、 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或由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按东西南北的顺序等等。
3、 要注意抓住典型特征来观察。最能突出场面特点的典型景物景象一定要仔细观察。
4、 观察整个场面的特点不要忘记观察点上的变化,要做到面中有点,以点带面。
观察佳作:
快乐的游戏──顶气球
今天,我们班做了一个快乐的游戏──顶气球。
首先宣布比赛规则。随后张老师吹哨,比赛开始了。看,双方你争我抢,场上气氛立刻热烈起来。前三局的比赛双方比分紧紧咬住,一平,二平,很快就达到了三比三。
接着决胜局的比赛开始了。这局更加激烈。先由蓝队发球,只见张哈把球抛到空中,跳起来,用头猛地一顶,把球顶过了网。红队的赵哈就像一只矫健的飞燕,猛地向上一蹿,用头使劲一顶,这个球“嗖”的一声飞到了蓝队的禁区内。在观众的呐喊助威声中,比赛到了高潮。红队的刘听像一只伶俐的小猴子,来了个狮子甩头,球飞过了网。蓝队的许莹看见球要落地了,赶忙蹲下身子,灵敏地用肩一扛,把球托到空中,王锗赶快跑过来,把球顶过了网。
一会儿,球又带着风飞了回来,眼看球就要落地了,许莹又向前一扑来了个鱼跃救球,球擦网而过。红队同学见事不妙,刚要上前救球,“嘟”哨声一响,比赛结束了,蓝队获胜。
顿时,全场热闹起来。蓝队同学也非常兴奋。双方队员隔网而立,只听红队队长说:“祝贺你们!一定向你们学习!”蓝队队长接着说:“希望你们下次获得成功!”
“哗一—”随着一阵阵掌声,场上沸腾了起来。
观察和写法评点:本文的小作者认真观察了游戏活动的场面,抓住重点场面着力用笔,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写前三局比赛简单交代,决胜局的比赛写得具体、精彩,一气呵成。既有双方场面的描写,又突出了两队几名队员各自顶球的特写镜头。比喻较恰当,如“像一只矫健的飞燕”,“像一只伶俐的小猴子”等,一连串动作写得形象、生动。此外文章还能注意场上气氛的烘托,使顶气球游戏显得热烈、快乐。
1.1.10 对比观察法
对比,就是互相比较。把两件以上的事情放在一块儿,比较着看,就叫做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的关键在“比”。通过对比,来揭示事情的意义。要“比”,就要选择一个比较点。同一事物,可选择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如通常讲的新与旧的对比,改革前后的对比,某人与别人与自己的对比等。不同的事物,可选择一个共同处比,如两个同学在学习上的对比,在工作上的对比,在劳动方面的对比等。不同的事件,要注意事件意义的对比,比如铺张浪费的比,攀比风的比,感情变化的比等等。找不到比较点,就无法对比。如拿一个同学的学习与另一个同学的劳动比,怎么比得起来呢?
观察佳作:
我最恨铺张浪费
今年暑假,二爷爷不幸因病去世。悲痛之余,轰轰烈烈的丧事也随之而来。“噼噼啪啪”一连几天鞭炮天天响个不停。二爷爷生前的亲朋好友们都赶来奔丧,这个5千响,那个1万响,腰包里的钞票都变成了鞭炮的纸屑。门前,花圈一个接一个摆着,鞭炮的纸屑堆咸了小山。屋里,到处挂满了亲友送来的碎花被布匹和挽联,比集会还要隆重得多。听说,光二爷爷穿的那件寿衣就花了500多块呢!3天之后,临到二爷爷出殡之日了,那女儿、媳妇一个比一个哭得有劲,鞭炮也是沿路直响的,从火葬场到九峰山沿途连停也没停过。安葬了老人,回到家中,吃过一顿丰盛的酒席后,那些亲友就纷纷回家去了。算了算账,总共花了几千块呢!真浪费!
事隔几日,汉口的大姑妈的儿子请我们去吃喜酒。其实他们在广州那边就已结婚,这次回来举办宴席是为了表示个意思。
我真弄不明白,结了婚怎么还办酒席。那天我们应邀而去,到了下午四五点钟,宴席才准备开始,可还要坐车去。这时,我的肚子里早已唱起了‘空城计”。好不容易到了金都酒家,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丰富的菜呢!什么红烧鱼呀,油炸鹌鹑呀……都是我从来吃过的菜肴。听说每种菜价钱都十分昂贵呢!菜越上越多,我的肚子都快装不下了。饱餐一顿后,一问才知道这3桌,总共花了3000块呢!啊,3000块,这么贵,真叫我暗暗吃惊。
晚风吹在脸上,我沉思着:这些大人们为什么这样浪费呀!现在国家不是在实行婚丧简办吗?可这些大人们为什么还要这样乱花钱呢?
我最恨这种铺张浪费!
观察和写作评点:读罢此文,我们的心一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震撼。确实,这种铺张浪费太严重了!这种现象太可恶了!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强的效果呢?原因之一,就是小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一喜一丧,两相对照,得出一个结论:花钱都似流水。这就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启示。
小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进行对比观察。两件事,一前一后,相隔只几天。一是二爷爷病逝,要办丧事,俗称“白喜”;一是表哥结婚,宴请亲友,俗称“红喜”。作者参加红自喜事,发现二者有惊人的一致,那就是花钱如同流水,从而加深了对我国铺张浪费现象的认识,这才心有所感,写下了这篇文章。
思考与练习:
1、 观察事件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 观察事件要注意什么?
3、 什么叫细节观察?怎样观察事件的细节?
4、 事件观察中要不要观察景物?观察景物时要注意什么?
5、 观察事件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好处。
6、 怎样观察一件事情?
7、 怎样观察一次活动?
8、 怎样用对比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