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沉迷看电视怎么办,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的危害有哪些
1、不利于宝宝的视力发育,婴儿眼睛还在发育中,视力还未完善,不断闪烁的电视光点会造成屈光异常、斜视、内斜视,尤其是近距离大电视屏幕造成的损害更大。
2、看电视时电视机放射的电磁波对宝宝健康也是有害的。
3、电视画面的快速转换会引起注意力紊乱,这会使孩子难以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件事。
4、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性经历,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缺乏活力”的大脑活动模式,而这与智力活动的迟钝有直接关系。
5、爱看电视的宝宝社会交往能力差。宝宝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看电视,那么他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就大大减少。长时间独处,终日与电视为伴,会使宝宝的心理发育产生障碍,长此以往,孩子容易从小养成孤僻的性格,更为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自闭等问题。如不及早纠正,这种不良影响会一直伴随孩子,直至孩子长大成人,令他们难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6、长时间看电视影响宝宝的脑发育。有些父母认为,经常看电视的小孩会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还看得懂剧情,看电视会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专家指出,人对物体有认识,是因为脑细胞受到重复的刺激。但是电视画面难以重复刺激婴幼儿的脑细胞,反而会令婴幼儿的脑神经回路产生异常,长此以往,宝宝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7、爱看电视的宝宝不爱读书。电视对宝宝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其鲜艳的色彩、变化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不断地刺激宝宝的大脑,所以爱看电视的宝宝对有着单调的画面、枯燥的文字的书本就失去了兴趣。但是,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大多是片断式、跳跃式的,宝宝从中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不系统的知识,长期这样,宝宝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必然会受到约束,最终导致宝宝对读书、学习不感兴趣。
二、小孩看电视的最佳距离
比较权威的说法来自国际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的30度理论,即电视宽度所占眼睛视角的最佳角度为30度。换句话说,观看电视的合适距离=屏幕对角线长度*1.6。
所以,如果你家的电视是55寸,即对角线长度为1.4米,孩子的最佳看电视距离是2.2米左右。
不过,上述公式针对的是成人的用眼习惯,具体到幼儿身上,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家长不妨参照上述标准,询问孩子的观看感受,与孩子一起找到最舒适的观看距离,上述标准可以适当放宽,等到小学以后再按这个标准执行。
三、小孩看电视的好处
1、电视对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提高记忆非常有好处。
电视的动作和声音能同时刺激感官,从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还会因为动作本身容易感知,而不是干巴巴的文字,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有人说:“一张画胜过千言万语。”而一幅具有动感特色的电视画面,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甚至能激发其想象力。
2、看电视可以增长知识。
无论是动物世界,还是有奖猜谜,知识面特别广,对孩子来说是不错的智力锻炼。如看看《动物世界》可以学到对自然和动物的知识,而且看完后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加深孩子对动物印象。但是父母最好为孩子筛选过内容,不要不加选择的把孩子托付给电视照看。孩子应该看些动画片、科教片、内容健康的故事片以及一些无伤大雅的娱乐节目。
3、看电视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
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如果父母不让他看电视,也许他和他的朋友们就会少了不少共同话题。
四、小孩爱看电视怎么办
1、想要一次断掉小孩爱看电视这个小毛病不可能的,强制的禁止反而更容易引起小孩的反感,从而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就是你越不给看,我就偏要看。所以我们只能采取缓和的形式,要做的就是尽量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还有对小孩观看的节目做出选择。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或者益智的综艺儿童节目,尽量避免给小孩看具有暴力、血腥画面的节目。
2、作为家长的应当控制好小孩看电视的时间(建议幼儿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小学生的控制在1-1.5小时左右),最好能将小孩的学习,休息,看电视等作息时间列一个时间表。比如规定每天晚饭后7点之后是作业时间,昨晚作业后有半小时的电视时间。放假不用上学的时候,可以适当加长看电视的时间。也可以告诉孩子做完父母分配的一些小任务后可以看一小会电视,从而培养他们的好行为。
3、孩子过分痴迷看电视,可能是由于平时枯燥的生活和学习。对此,家长可以通过转移注意的方法来减少孩子对电视的痴迷性。可以选择提高货培养小孩对某件事情的兴趣,当小孩的注意力转移后,就会逐渐减少对电视的依赖。
4、父母自己要做好榜样,因为父母本身的行为会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你也成天沉迷看电视,那么你的小孩也会跟你一样痴迷看电视。因此,想戒掉小孩爱看电视这个习惯,父母也要注意一下自己平时看电视习惯,跟孩子一样,制定出每日固定的电视时段和节目。尽量不要在小孩做作业或者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打开电视,毕竟孩子还小,容易收到外界的干扰。
5、还有建议家长陪同小孩一起看电视,这样可以讲解一些小孩看不懂的内容或者容易误导孩子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到性、暴力、血腥等内容的电视节目,最好别给小孩观看!如果确实是不可避免的观看这类节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去看待这些问题,以免孩子产生误解或者效仿,从而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6、最后提醒大家一点,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平常生活,多点与他们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学会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解决遇到的困难,不要让孩子沉迷在电视的世界里面。
五、小孩看电视有哪些注意事项
1、首先,小孩在看电视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最好是端坐看电视,躺着或睡着都会不同程度地损害小孩的视力,小孩的视力下降后,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家里放电视的房间的光线不能太暗,光线如果太暗,相对而言,电视的光线就会过强,如果家里过线太暗,可以在看电视的时候,开一盏电灯,可以抵消电视过强的光线对孩子眼睛的刺激。
3、不能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因为吃饭的时候,胃部的血液分别比较多,有助于消化,如果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会影响胃部的血流分布,不利于消化。所以在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看电视,可以让孩子在吃罢饭后或者是饭前看电视。
4、看电视的时候,电视的音量要稍微调得小一些,小的音量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并且在看电视的时候,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距离过近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5、孩子看电视的时候,电视节目要有选择性,可以让孩子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对智力有好处的动画片,如果孩子喜欢看武打片或其他的打斗的电视节目,要尽量制止,因为这些节目中的内容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6、小孩看电视的时间不应该过长,一般在一个小时以内,要尽量让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到公园,动物园玩,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3~6岁孩子迷恋电子产品,5个方法助你改掉孩子电视瘾
周末,去朋友家玩。在客厅里和朋友聊了半天,也没见到她家孩子,一问,才知道是躲在自己房间看iPad。中午吃饭,孩子也是带着ipad边看边吃。下午,准备带着孩子去公园走走,结果怎么叫也叫不出去。朋友强行没收iPad,结果直接引发地动山崩:孩子扑上来抢ipad,抢不到就大吼大叫,那阵仗,真像是要了她的命。
现在两三岁的小朋友,很多已经是电子产品的忠实拥趸。父母一上班,小孩在家无聊,于是电子产品成了最好的陪伴。父母回到家,工作了一整天,想放松一下,于是,一家子齐刷刷地坐在沙发上,各看各的,或手机,或平板,或电视,互不干扰,换来一片安宁。大人忙到焦头烂额或烦躁不安时,用电子产品给孩子放个动画片,没有什么比这更好使。
不得不承认,我有时候也会给女儿三木使用电子产品。一小部分是为了打发她,在我非常忙的时候。但是她比较自律,一般用前说好使用多久,她就使用多久。大部分时间她使用电子产品都是学习:或是看些有益的动画片,或是在线学习一些课程,比如:编程、汉字、英语、拼音等。这些课程,由专业的开发团队将学习内容制作成或动画,或音乐,或游戏,吸引孩子边学边玩,也让家长省了很多心。所以,电子产品用好了,对孩子也有很多好处。
现在,我就让电子产品的好处PK一下它的坏处,看看到底谁输谁赢。
好处
▶ 1 帮助父母对孩子进行早教
有些学科类知识,由专家团队研发和打造,可以完成很多父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很多家长的英语发音不是很标准,英语学习课程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
▶ 2 节约路程时间,合理安排学习
有些学科,有线下课和线上课,线下课需要孩子放学后家长接送至培训地,一节课30~90分钟,路上所耗时间也长。线上课使用电子产品,可以根据孩子的时间来进行安排,大人和孩子的时间可以合理地用起来,提高了效率。
▶ 3 开阔孩子视野
作为一种新式的教育方式和娱乐工具,电视、ipad、智能手机等打开了孩子的全新世界,让孩子足不出门就可以了解很多知识和文化。
▶ 4 教育功能
很多好的儿童动画片,比如《爱探险的朵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在看动画片的同时也在思考。
现在很多儿童线上学习软件,如:识字、算数、英语、音乐、编程等,家长希望孩子学到的一切知识点。
▶ 5 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孩子在玩关卡游戏或者编程课时,孩子需要尝试设定计划,来解决完成冲关或作业。这是一个锻炼孩子思考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
坏处
▶ 1 损伤视力
电子产品内容丰富,如不引导或监督,孩子被丰富内容吸引而长时间观看,且电子产品屏幕画面不断变化,引起孩子视觉疲劳,从而导致近视。
▶ 2 缺乏动力
电子产品消磨过多时间的孩子,对真实生活也表现出了更明显的不适应感,对吃饭、阅读,甚至玩耍等很多事情也失去了兴趣。
▶ 3 危害身体健康
孩子沉迷在电子产品中,不外出运动,会影响身体成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经常一个姿势,造成身体疲劳影响发育,特别是不良姿势,还会造成身体损伤。
▶ 4 缺乏思考能力
0~3岁是大脑神经高速生长发育的阶段,电子产品播放故事、动画片等把图片、文字、声音一股脑全部展现给了孩子,孩子根本不需要思考只要被动接受就好。这样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排斥任何需要动脑筋的活动。
▶ 5 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
美国某机构曾有做过一个实验,找了两组5岁半的孩子,一组口头给他们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而第二组给他们看动画片。结果第一组孩子画出来的白雪公主神情、外貌特征和服饰都各不相同,而第二组画出来的基本上都一样。
▶ 6 缺乏自控力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一般都缺乏自控力,使用起来那就是个没完没了。没法控制自己的时间和情绪,也容易烦躁和缺乏耐心。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能因为使用电子产品有坏处,就因噎废食而不使用电子产品。关键还是得用好电子产品,包括使用用途和时间。我在这里说说我的解决办法,以抛砖引玉。
☞ 01 走入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孩子需要动用所有感官去体味真实世界。走入大自然,孩子可以自由地奔跑,可以捡树枝树叶、观察昆虫、寻找石头、捞鱼捞虾捞蝌蚪、放风筝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你会发现对孩子而言更具吸引力的不是ipad而是自然本身。
☞ 02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又怎能要求孩子呢?如果家里有老人习惯看电视,劝服老人尽量不要在陪孩子时看电视。父母跟孩子在一起,尽量多陪孩子学习、游戏,多带孩子外出散步和聊天。
☞ 03 做计划,定时间
我有做计划的习惯,除了我自己,我也给三木做了每日计划表。周末和放学后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我都做了安排。我们家没有看电视的习惯,所以她也不会主动要看电视。即便周末偶尔要看,也是事先说好看多少时间(孩子小的时候定闹钟),大一点后知道现字幕就是一集,约定好看几集(有些动画片五六分钟就一集)。
☞ 04 选择性使用电子产品
选择有互动性的有益于孩子的动画片、线上学习课程。限定观看时长,比如每天最多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1小时,单次时间不超过15分钟。父母前期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看,看完后提出问题。比如,我和三木一起看《56个民族》,看完一集后,根据片子内容,我会问她,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民族?这个民族有什么特征?他们穿什么衣服?有什么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是什么?看完后也可以和娃一起画思维导图“ ”,既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 ”“ ”又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
☞ 05 丰富每天的生活
可以读绘本、玩积木、拼拼图、也可以玩亲子游戏(各种寓教于乐的训练游戏)、户外运动、逛公园、和小朋友聚会。当孩子每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就不信,父母的陪伴还胜不过电子产品。
您是如何看待电子产品和规划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