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么去湿气和寒气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1、防湿健脾胃
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要改变饮⾷不节,饮⾷不洁,饮⾷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不宜过多,⼀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2、温⽔泡脚
睡前⽤40℃温⽔泡脚,可祛湿,还能提⾼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随着汗⽔散发出去。
3、保证良好的睡眠
充⾜⾼质量的睡眠有助机体⾃我修复,是保证机体良好运转的基础,是天然的祛湿药。应当顺应天时,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于11点⼊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过⼀⼩时,还要切记贪凉,忌在温度很低的空调屋或潮湿的地上睡觉,也不可迎窗⽽睡。
4、多喝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姜性⾟温,有散寒发汗,化痰⽌咳,和胃,⽌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种简便易⾏的保健⽅法,⽽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5、常运动
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式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体的阳⽓慢慢的恢复,湿⽓逐渐散去,但不可⼤运动出⼤汗。
6、吃健脾化湿的⾷物
多吃健脾化湿的⾷物也有帮助,红⾖、绿⾖、荷叶煮粥,藿⾹、佩兰、苍术泡茶,⽣姜切⽚煮⽔,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般。
7、穴位贴敷
是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选择温经散寒、除湿的中药打成粉,做成穴位贴,通过穴位的透皮吸收来去除寒湿。一般贴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经、脾经以及胃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患者的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疼痛、不适,也可以贴敷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及阿是穴上。
8、艾灸
也是一种外治疗法,艾的强渗透力,又加上火的温热效应,通过艾灸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温补体内的阳气以去除寒湿之邪。三伏天适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龙灸,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渣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
9、拔罐
通过罐内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肤表面上,可以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拔出来,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显,需要按疗程坚持做。
10、蒸桑拿
是在较热的环境中,通过热让身体出汗,使体内的寒湿之邪随着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拓展小知识:三伏天吃什么去湿气寒气
1、三豆汤
帮助健脾开胃,排毒。三豆汤,就是用绿豆赤小豆和黑豆,加入冰糖熬制而成的汤。做法很简单,只要将三种豆子洗干净放进锅中,加清水,用大火和小火熬制一个小时左右,放入冰糖,就可以食用,可以有效的帮助解暑、利尿排毒,还能清热消肿。
2、老鸭汤
可以帮助清火,祛寒。只要将老鸭放入在砂锅中,加入调味料,用大火煮个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进行食用了。鸭肉是很适合夏天吃的,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脂肪含量还比较高,容易上火的人,是可以适当多吃点的。夏天适当吃点,比较有助于解暑。
3、五花茶
可以帮助清热解暑,还能祛湿。五花茶,就是用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和鲜土茯苓以及苡米,煎煮而成的茶水。用料也是很简单的,但功效还是很不错的。五花茶中的花,是可以帮助解暑和祛湿的,尤其是土茯苓的效果会比较好,用来祛湿是很不错的。夏天湿气比较严重的人,不妨尝试喝点五花茶,让身体变轻松很多。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三伏祛湿有妙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为闷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今年夏季降雨频繁,湿热难耐。高温和湿气双重夹击,让人胸闷气短。如果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容易让人感到倦怠、乏力、烦躁。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和祛除体内湿气呢?
脾胃养护在祛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饮食宜清淡,多吃点健脾祛湿的食物,如怀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芡实等,既有健脾益气之功,还有利水化湿之效,对于减少胃肠负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新陈代谢亦有一定功效。应少吃甜食、少喝酒、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因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导致湿邪内生。
芳香化湿是中医临床祛湿的重要治法之一,适用于湿困脾胃、湿温初起等证,中医常用藿香、佩兰、紫苏叶、白豆蔻等,并配合淡渗利湿、燥湿的药物。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即采用了此治法。在家中种植茉莉花或者栀子花,或者点天然精油熏香,也能够起到祛除湿邪、清心提神的作用。
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及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改善湿热体质非常重要。经常熬夜、睡眠不佳者,多伴有舌苔厚腻,此乃湿气蕴蒸之象。良好的睡眠有祛湿清热的作用,睡个好觉则舌苔薄白,表明湿热已祛。湿热体质常见性情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压抑,应该注意静养心脾。静能安神清热,有助于脏腑气机舒畅运转。
适量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调理气机,疏通气血,有助于排湿解乏。运动锻炼时应注意舒展筋骨关节,增加身体的柔韧度,建议进行太极、瑜伽、游泳、健步等舒缓的运动,锻炼强度以达到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出汗后要及时充分擦干身体头发,锻炼时间建议选择清晨。
按揉阴陵泉穴能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祛湿要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取该穴的时候,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至10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胀为适度。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3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