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是什么粉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淀粉不是粉,淀粉是一种多糖,制造淀粉是植物贮存能量的一种方式,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
扩展资料
我们常说的“面粉”指小麦粉,即用小麦磨出来的粉,淀粉和面粉并不一样。很多人在购买面粉的时候会误以为“高筋面粉=高精面粉”,其实“高精”的意思简单说就是高级精制,它只表示小麦的加工工艺,并不能说明面粉的筋度,建议在选购面粉时,应该注意的是其蛋白质含量,即筋度,而非“高级精制”。
制作面包就要用高筋小麦粉以求面包体积大口感好;制作面条、水饺就要用中强筋小麦粉以求其“筋道”、爽滑;而用低筋小麦粉制成的蛋糕松软、饼干酥脆。可见随着食品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各种专用面粉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其决定性因素就是面粉的“蛋白含量和质量”。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可以吸附许多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将淀粉悬浮液进行加热,淀粉颗粒开始吸水膨胀,达到一定温度后,淀粉颗粒突然迅速膨胀,继续升温,体积可达原来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有啥不同?应该咋用?
爱做菜的人或许经常
将这几句话挂在嘴边——
“出锅前勾点薄芡”
“出锅前来点水淀粉”
“不要勾芡,大火收汁成自来芡”。
勾芡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用什么样的淀粉勾芡?
勾厚芡还是薄芡?
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厨房内常见的几种淀粉
土豆淀粉
土豆淀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到的淀粉,特点为黏性足,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光泽比绿豆淀粉好,但吸水性较差。
它加水遇热会凝结成透明的黏稠状,一般用来制作轻薄的芡汁,但不适合用于汤粥熬制,因为放凉后会变得较稀。
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也叫粟粉,是烹饪菜肴时使用较为广泛的淀粉。
玉米淀粉吸湿性强,可用作腌肉料;或制作油炸类菜肴(挂糊),如小酥肉、鸡柳等,经过油炸后让菜肴口感酥脆;此外,一些西餐的烘焙也会加入一些玉米淀粉让成品更松软。玉米淀粉还能用来做凉粉。
红薯淀粉
红薯粉一般是颗粒状的,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它的吸水性强,而且具有劲道、耐煮的特点,一般红薯淀粉不会被用来勾芡。它脆度较大,适合挂糊。
用红薯做成的粉条软韧滑爽,口感适中。也可以炸制某些食材,比如小酥肉。
绿豆淀粉
绿豆淀粉黏性足,吸水性小,色洁白而有光泽,更多的是用来制作绿豆粉丝、绿豆凉皮凉粉等。也可以用来做煎饼之类的食物,或与面粉混合制成杂粮面条,吃起来比较清爽。
小麦淀粉
小麦淀粉是从小麦中提取的淀粉,是一种无筋的面粉,能调和味觉,口感更筋道,提高食物的口感。
小麦淀粉的黏性没有那么强,但成品的透明度高,日常的虾饺、肠粉、冰皮月饼等用得比较多。
木薯淀粉
木薯粉是一种是比较常用的制作甜品的淀粉。
木薯粉在糊化以后成透明状态,口感较黏并且Q弹。无论是上浆、挂糊还是勾芡都不适合,常用来制作布丁。
烹饪时淀粉的使用方法
淀粉在烹饪过程中一般用于上浆、挂糊、勾芡等。这三种用途也是中餐工艺中常见的技法,统称为“糊浆工艺”。以蛋、粉、水为主要原料配制,前两个用途可在食材外部挂上一层黏性的“外壳”起到保护作用;而勾芡工艺能起到调和菜品质感的作用。
上 浆
上浆跟挂糊的区别在于食材上水淀粉或干淀粉的厚度。
上浆一般只需要将食材上加一层薄薄的水淀粉或者干淀粉,一般经过上浆的食材,通常不会用来炸制,而是用来水煮或者煎制。
挂 糊
食材在下锅前,先放到调好的淀粉中裹匀,然后再进行烹饪,一般挂糊的食物通常用于油炸。
勾 芡
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汤汁稠浓。勾芡一般分为薄芡和厚芡。
做汤一般都勾薄芡,让汤汁浓稠,使其透明不浑浊,例如西红柿鸡蛋汤;爆、滑炒类菜肴一般勾厚芡,例如鱼香肉丝、爆炒猪肝等。
来源:湖北市场监管、消费指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