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鸡腿怎么切扇形

人气:222 ℃/2023-02-15 16:58:57

鸡腿,即鸡的大腿肉。肉蛋白质含量非常之多,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据研究肌肉中的蛋白质又控制高血压的功效,其维生素A的含量和铁元素含量也很高。

鸡肉中含有对于机体成长很重要的磷脂,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身体里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脂对于脂肪的吸收、存储和转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磷脂还可以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尤其是对的肥胖或者过度肥胖的人效果更明显,磷脂还可以活化细胞,将机体的基础代谢,新陈代谢和荷尔蒙的分泌保持在均衡状态。

鸡腿肉质细嫩,深受大众喜爱,鸡腿肉的烹饪方式很多种,比如红烧鸡腿,油炸,烤鸡腿等,红烧、油炸需要在鸡腿上划几刀,为了在红烧或油炸时受热均匀。

但是烧烤鸡腿就稍微有点技巧了,需要将鸡腿切成扇形,那么怎么下到切呢?

1,用刀将鸡腿内测切开,将两边铺平,使鸡皮完全展开,然后用烧烤签横串一根,纵向串一根,烧烤签呈十字状。

2,用刀将鸡腿内测切开,将两边铺平,使鸡皮完全展开,切开的鸡腿两边各插一根烧烤签。

这样烧烤鸡腿时就不会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鸡腿缩小,也方便食用。

烧烤鸡腿怎么切扇形视频

刚刚,我把月入2万元的烧烤店关掉了:表面风光,辛酸自己知道

有一段日子,我失业待在家里。每天老婆去上班,孩子去上学。我枯坐在家中,面对四面墙壁,焦虑满满。

这样的日子很不好受,相信有同样经历的朋友都会明白。

工作也一直在找,但是每一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谈得成。

要不就是对方说我没有行业经验,得从低做起,要不就是暗示我年龄大了,工作家庭两难兼顾,给开的条件都不怎么好。

而我呢,要不就是嫌工资太低,要不就是不想离家太远。

说到底,主要还是跟自己以前的工作对比,各方面都不满意吧。

一、疫情下餐饮业的现状

封闭自己是不行的,得找点事情做。我四处走动,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堂哥开在城区的饭店了。

没事就在店里和一些朋友喝茶闲聊,想看看有什么出路。但大家都很忙,也没多少人搭理我。

有一次和堂哥一起研究烤鸡,堂哥说:你也没事可做,何不考虑在我的店门口摆个摊搞烧烤?

堂哥的店开在街道转角处,靠近几个居民小区,门前有一大块空地,虽然这条街有点冷清,却不失为一个搞烧烤的好地方。

饭店开在城南,去年开张的时候,店租每月得花8千多块钱,加上水电煤气,工人工资,哪怕不算食材的成本,每月的固定支出都接近3万元了。

他接手这个店的时候还给了前任的店主16万“顶手费”,后期又装修买设备,总的算下来投了近30万进去。

开张后不到半年又碰上了疫情,生意变得非常惨淡,来吃饭的人寥寥无几,可谓是入不敷支。

关门吧,大亏,熬着吧,像钝刀子割肉一样。

这样挺了几个月,亏了快十万块钱。堂哥一气之下,索性把饭店彻底转了型,由原来做的特色小炒改成了自助蒸气火锅,厨师和服务员全部遣散。

所有的活他自己包了,因为自助蒸气锅,把食材切好洗净,摆好盘,生上就可以,客人自己蒸。

午市来吃饭的人一般不多,他自己就能搞定,晚市的话,嫂子下班了就来帮忙,这样倒节省了大部分的人工成本。

二、烧烤档开业

说干就干,我想这反正又不花什么钱,搞砸了也不亏什么,顶多亏点时间而已,而我现在最多的就是空闲时间了。

传说做烧烤的好多人赚到了大钱,房子都买了几套。

我要是搞好了,说不定就不用回去上班受那鸟气了。

但是我一个人搞不来啊。堂哥要经营他的饭市,早上5点多起床买食材,一直忙到晚市结束后十点多。

再让他搞夜市烧烤,熬到凌晨两三点,那是不可能的,铁人也做不到。我只能找自己的朋友一起干。

我把想法告诉了几个哥们,很快就有人回应了。一个是跟我一样的,伟明,也是中年失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个是陈锦,在制衣厂做跟单,每月领着五千来块钱的工资,根本玩不转一个家庭。

三人一拍即合,凑了万把块钱。我从某宝买了烧烤车和烧烤炉,朋友从二手厨具市场买了些小桌子小板凳。

又备齐了烧烤用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就这样开起了烧烤档来。

为什么开个小小的烧烤档要3个人来干?当时是考虑了几点原因吧:

一是我们都是80后,一直以来都是上班混日子,没有参加过一线的动手工作,说不好听就是别人眼中的眼高手低类型。

突然要亲力亲为做烧烤,有点怕辛苦,又怕自己做得不好。

二是因为各有各的家庭,我和伟明虽然不上班,但也得接送小孩上学放学,时间不好协调,而陈锦还要上班,时间就更难挤出来了。

有三个人,即使谁没空来了,另外两人也可以维持烧烤档的正常运转。

三、各种门道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们三人都没干过烧烤,会调味吗?会烧得好吃吗?就这样开档不砸招牌?

当然不是了,其实我们在开档之前的一段时间就在学手艺。

开始是我们自己烧,然后试吃,结果弄出来的东西跟自己在家烧的一样,味道一般,还老烤焦掉。

特别是烤鸡腿和羊排,烤得不入味,外面都焦了,里面还没熟透,带血的。要是这样上给客人,不被人用啤酒瓶爆头才怪。

没有办法,还是得找师傅教路。堂哥就联系了同行的一个朋友,干过烧烤档的,好说歹说才终于答应来教我们。

这个朋友叫源哥,是个非常有性格的人,满嘴跑火车,看谁都不顺眼。

对我们更是各种挖苦和不屑,我们也是忍气吞声地跟着他学。

源哥说我才不相信你们干得成呢,要不是看在你堂哥的面上,我绝对不会来。

源哥命令我们买不同辣度的辣椒粉,又买椒盐,鸡粉,味精,胡椒粉,孜然粉等等。

回头一顿操作,以各种比例倒在盆里拌合,就成了他的独家秘方烧烤粉。

过程中我堂哥一个劲地给我打眼色,让我把源哥调制的方法记下来,我还傻傻地站在那里看,不知道该用手机录下来。

结果调好了一大桶烧烤粉了我才拿出来手机,没录成。

事后我哈着腰请教,源哥白了我一眼,说这一大桶够你们用几个月了,用完了再说,便没再搭理我。

源哥说:你烧东西的时候不要老翻来翻去,记住了各样食材烧多久,心里要有数,你翻来翻去,熟得慢,客人也会抱怨,人多了你更烧不过来;

竹签要买长的,太短了你翻个的时候手太靠近炉子会被烫到;

不要怕太咸,我调的味料里面大部分是鸡粉,你使劲撒,味道也不会重。何况来吃烧烤的人要喝啤酒,喜欢吃重口,咸一点也没所谓,啤酒喝得更多!

炉子中间火力猛,厚的肉类放中间,周边没那么热,放薄片的五花肉或放鱿鱼须那些;

鸡腿要切成扇形,摊开来才好受热,容易入味,源哥还亲自示范给我们看如何切鸡腿。

啤酒不能卖玻璃瓶装的,卖铝罐的利润更高,也容易回收。玻璃瓶子危险,有些喝醉了的客人会拿来打架。

招揽客人有门道,开始没有人来买烧烤,街上的行人都是直行直过,偶尔有一两个凑上来看一下,没说话又走了。

后来堂哥说,你们傻啊,我店里不是每天都有人来吃饭吗?你看他们进来坐定了,你就烧几串鸡胗几串韭菜拿进来,说是烧烤档新开张,免费送的。

你那几串东西又不值钱,先把广告做好了才是正路!

果然,我们开始免费送烤串后,慢慢地就有客人吃过后跑出来,让我们继续烧些什么什么。

过往的行人我们也送,惭惭地就有回头客过来了。

维护客源也有讲究,生意好的时候,不管有多累,脸上也得堆着笑容,给客人敬烟递酒,说上几句。

新来的客,寒暄一下,交个朋友,结账时给些优惠,希望下次还来。

有些老主顾了,看你闲了就抓着你,坐一起,喝上几杯,要感谢他们照顾生意,间中要给送三两瓶啤酒。

说话也得小心,有次两熟客酒喝得有点多,红着脸在那比谁更能喝,非要抓着我来评。

我跟他们也算熟络了,鬼使神差地说了句:我最能喝,现在我就可以“收你们皮”。

“收皮”,就是把对方干趴下的意思,平时我跟死党们喝酒都是这样开玩笑的,以为无伤大雅。

那知这两客人马上拉下了脸,骂道:你说话小心点,在这个地方,谁敢说“收我皮”?

你干个破烧烤档,你算什么?我随时找人把你档口掀了。

我站在那,尴尬得要死,连连赔罪,自罚饮酒。

结账收钱也有门道,有一次,附近的茶叶店老板叫了外卖。

我烧好了送过去,他和朋友坐在店里喝茶,问我多少钱?

我说87块,老板皱了邹眉头,说:80吧。我说小本生意,没啥搞头,真少不了。

老板摇摇头,扫了微信给我转了88块钱。

后来堂哥听了此事,说我是亲手把一个好客弄丢了。

四、磕磕碰碰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我们也开始手忙脚乱。分工也不清楚,谁招呼客人?

谁负责烧食材?谁拾碗抹桌子?谁负责收钱结账?

有些附近的店主来买外卖,烧好了要送过去,谁去送?

我们是胡乱搞一气,谁有空谁干,结果真的是顾得头来脚抽筋。

往往是伟明在炉边烧东西,说茄子鸡腿用完了,陈锦跑去后厨切鸡腿,这桌的客人要拿啤酒,我跑进店里拿啤酒,那边又来了几个人说要点菜,另一桌又说要结账了,那边又嚷嚷着干吗烧那么久还不上菜?

事情同时涌到一起来,不知道一下子怎么应付。

这些都还可以磨合。最麻烦的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身。光是出勤的问题就头疼了。

烧烤档要在晚上七点开始营业,卖东西之前得做一番准备功夫。

肉要解冻,要串东西,洗菜切肉,准备炉子,要从店里面把烧烤车和食材展示柜推出来,桌子凳子要摆放好,没两小时是弄不出来的。

而我和伟明,接了孩子放学,等老婆下班回到家都七点了,再拾掇一下,开车来到店里,快八点了。

陈锦上班,时间是铁定的,早不了。后来还是我选择不接小孩了,托在学校附近的晚托班,等老婆下班了过去接。

困难也能克服,毕竟我们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了。

都明白合伙做事情,不能太计较得失,有时间做多点,没时间做少点,互相理解。

陈锦要上班,不能熬太晚,十二点前就要回去了,我们也不计较。

伟明家里远,我说你也早点回去吧,他说不行,你一个人没办法收摊,就一直坚持到客人走完,跟我一起收拾了再走。

在我们的坚持下,烧烤档开始盈利了,到了第二个月,每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一千以上。

除去成本,一个月下来的利润有接近2万块钱了,虽然3个人平分,不算多。

但往后再加把劲,做到日营业两千以上应该不是大问题。辛苦是肯定的,但总算也有回报。

五、冷暖自知

客源稳定下来后,各种问题开始出现了。开烧烤档之前,我们就跟堂哥约定了几条规则:

  1. 我们不交店租,每月给堂哥500块钱当作水电费和饭店、厨房设施的使用费。
  2. 由于地方是借用的,烧烤吃的东西由我们提供,利润归我们,而酒水由堂哥的店提供,利润归他。
  3. 看烧烤档的盈利情况,稳定后再决定店租分摊的事情,若我们承担一半店租,则卖酒水的利润划归我们。

开档一段日子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定律,客人通常是刚来的时候点几个烤串,要几瓶啤酒,就坐在那里闲聊。

烤串吃得很慢,啤酒倒是一直在喝,偶尔会再点一两串,但到了晚上11点后,基本都不吃东西了。

最郁闷的是有些客人,就三两个人,差不多12点才过来,要十来块钱烤串,就围在桌子旁玩牌,玩骰子,一直玩到半夜两三点了还不愿意走。

他们又不吃东西,只是喝洒,隔几十分钟就要一瓶啤酒。

你说让他们一次买完吧,他们又不乐意,说啤酒要冰在冰柜里面,拿出来放着就不冰了,不好喝。

说白了就是我们得陪着他们到半夜三更,钱赚不了几个,又不能赶走,还得时不时招呼他们。这真的是难熬啊!

六、分崩离析

先是伟明打了退堂股,他说每天跑这么远来回两趟,还得熬夜,实际上花的时间跟上班差不多了。

搞烧烤是完全占用了傍晚到半夜的时间,小孩的作业他都没办法辅导,成绩退后了很多,所以他还是选择退出了。

做夜市难免会影响附近居民休息,我们也不例外。

有一次晚上十点多吧,有桌客人在吃烧烤,有说有笑的,可能说话的声音大了点,突然,头顶上飞下来一个装满水的塑料袋,差点就砸到他上了,袋子掉到地上,水溅了一大片,几个人的裤腿都湿了。

那是饭店楼上的住户扔的,我们也没办法知道那一层,就算知道了也说不了理,只能给客人说好话,陪笑免单。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几个在酒吧玩到很晚的年轻人,一点多了才过来烧烤喝啤酒,因为喝得很多,其中两个发生了口角,打了起来,摔凳子,扔杯子,闹得鸡飞狗跳。

第二天就有城管找上门来了,说昨天有几户居民报案说我们这里有人闹事,噪音太大影响他们休息了。

我们说尽了好话,堂哥也承诺以后小心点,下不为例。

城管说,也不是不让你们做生意,但是要注意影响,特别是公共卫生要搞好,白天不让摆,阻碍行人。

晚上收摊了必须全部东西收拾进去店里。注意噪音,如果以后再有人投诉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后来我们都很注意了,过了11点后,客人说话大声点,我们都善意提醒,不行就让他们进去店里吃,我们关上店门就好。结果却还是被投诉了几次,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再后来,陈锦也撑不住了,他说是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还得熬夜,这段时间来他白天都恍恍惚惚的,单子跟得乱七八糟,被主管骂过好几回了。

我说你当时不是计划着等烧烤档做到能赚钱了,就辞职专门来搞吗?

他还是摇摇头,说这个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看我还疑惑,他捞起后背的衣服给我看,乖乖,他背上长了好几个大疮,看着好吓人!他说这肯定是长期熬夜,又在炉旁一直烧东西,还吃了不少烤串,燥火攻心了。

他说昨晚考虑了一晚上,还是觉得钱是赚不完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而且他老婆也劝他别搞烧烤了。

我想再劝劝,但是看到他意兴阑珊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心想,我万万不能劝我的好朋友辞掉正职来跟我一起做前途未仆的事情。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