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梨的总产量占全国水果产量约20%,为我国水果产量最多的一种。梨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钙、磷。具有降压、清热、镇静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脏病、头晕目眩耳鸣,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像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梨,可以帮助净化人体器官,存储钙营养,软化血管起到补钙的作用。
有机梨上市较为集中,大多数有机梨不耐贮藏,故投入市场较猛,价格较低,如对其进行适当加工,可周年供应市场。下面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几种梨制品的加工方法吧!
梨酒
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原料处理→发酵→转池→贮存→调配→下胶→换池→冷冻→过滤→装瓶入库。
2、工艺要点:
(1)原料选择。选择成熟充分、新鲜、无腐烂、无病虫害、含糖量高、果汁多的品种作原料。(2)原料处理。除去杂质后,用流水冲洗干净。用破碎机把梨破碎成直径1~2厘米的梨块,使其充满池罐的80%,再依次加入约100毫克/升和5%的人工培养酵母液,待发酵启动后,加60克/升的白砂糖。
(3)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0℃~24℃,持续8天左右,然后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果渣及酒脚进行2次发酵,再蒸馏,所得酒精供调配梨酒之用。分离所得的汁液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15℃~20℃,时间14天左右。
(4)转池。发酵结束后,立即换池除去酒脚,添加食用酒精,使酒精度提高到16度以上,以抑制微生物活动,然后进行贮存。
(5)贮存。发酵结束后,将原酒贮存于密闭的酒桶中陈酿,一年后进行糖、酒、酸等成分的调配,使之达到最佳饮用效果。
(6)下胶。调配后的梨酒加入适量的明胶,使之与酒液中带负电荷的单宁等成分相结合,破坏胶体平衡,形成沉淀,并在下沉过程中吸附其悬浮物。下胶时要先将明胶用冷水浸一天,使之膨胀并除去杂质,然后放在多其10~12倍的热水中充分溶解。再根据所确定的用量,缓慢加入梨酒中,快速搅匀。下胶温度8℃~15℃。明胶用量一般为每升120~150毫克,静置2周后分离。(7)澄清、过滤。下胶后的梨酒再降温至-4℃,保温5昼夜,趁冷过滤。将经过澄清的梨酒装瓶入库。
梨脯
1、工艺流程:原料→清洗→去皮→切分→去核→硫处理→漂洗→糖渍和糖煮→干燥→回软→包装→成品。
2、原料选择
原料果肉要厚,质地致密而细,无石细胞,风味酸甜,有一定酸度。后熟变软和发绵的品种不能选用。
3、工艺要点
(1)梨果经清水漂洗除污后切成4瓣,挖核后浸入1%的食盐水中,以防变色。然后将梨块浸入含二氧化硫0.1%~0.2%的亚硫酸溶液中4~6小时,用清水漂洗数次,除去多余的硫。
(2)进行糖煮时,先在锅内注入相当于梨块重量30%~50%的糖水,浓度为50%,倒入梨块煮沸后,用文火煮10~15分钟,再加入50%~55%的冷糖水(数量相当于梨块重量的10%),待糖液沸腾后再加入1次与前次同样浓度的冷糖液,煮沸10~15分钟。当梨块全部煮透呈半透明时出锅,把梨块捞入缸中,浇入糖液浸泡24~36小时,再入锅中加热到80℃,捞出梨块沥净糖液,摆于盆中烘烤,在烘房55℃~60℃下烘烤6~8小时后,升温至70℃,烘至快结束时,降温至60℃继续烘烤到果块含水量为16%~18%时为止。一般需烘烤24小时。烘烤后经回软即可包装成梨脯产品。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提高梨果端正度、果面光洁度和减少果点的技术
近日,有读者朋友询问,怎样提高梨果的端正度、光洁度?针对果农朋友所提问题,解答如下。
(1)提高梨果的端正度
谈论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1.关于土壤施肥情况。梨树的需肥特点是每生产100公斤果实需要氮素0.4公斤、磷素0.2公斤、钾素0.4公斤,也可以简单折算为2∶1∶2。因此,施肥一定要科学合理,按比例配方施肥。因为过多、过量的磷元素,不仅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通透性差,还会对氮元素产生拮抗。而氮元素过多、过量,则会直接造成树体徒长、旺长,果实贪青晚熟、个小色差。尤其是氨态氮过多,还会影响果树对微量元素钙的吸收。缺硼则会导致硼营养紊乱或中断,使花蕊发育不良,花丝不能伸长,花药瘦小,影响开花、授粉,形成偏花、歪花,进而造成果形不端正现象。
解决办法是:选用充分发酵、腐熟的人、畜、禽粪肥或作物秸秆,与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或富含腐植酸的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混合,于秋季落叶后施入树下,并适当补施一定数量的硼、钙、锌、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2.授粉树的选择问题。鸭梨树常需人工授粉,不同的授粉树制备出来的花粉对提高梨果端正度有差异,但由于授粉树配置往往受客观条件限制且又数量有限,因此,想从这方面有较大突破,事实上存有一定难度。
3.其他途径。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敢于打破常规,或者说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真正想达到预期效果,不妨采用众多桃、杏种植户为解决坐果难问题而采取的花前、花后用6样药剂混合连喷两遍的做法,不仅能提高坐果率,使果形端正,生长后期果形还会出现高桩现象,好看又好卖。魏县棘针寨乡前屯村果农韩文兴、李明俊,魏县仕望集乡东红庙村果农韩良以及成安县果农郭玉太等在这方面都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用稀土粉剂20克(另加食用醋50毫升)、75%赤霉酸粉剂0.5克(白酒或酒精溶解)、24%膨果龙胶囊半粒(0.2克)、芸苔素内酯水剂3.3毫升、1.8%复硝酚钠水剂3.3毫升、授粉坐果灵水剂25毫升,6样药剂混合对水15公斤,于花前、花后均匀喷洒树冠、枝干。
(2)提高果面光洁度
最近几年,在我们的倡导下,不少果农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且效果明显。做法是:落花后开始到套袋前后,在配合喷施常规杀虫剂的同时,半月一遍、连喷3遍80%全络合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和富含氮、磷、钾(10∶10∶35),又含硼、钙、锌、铁、镁、铜、锰、硫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的多功能水溶肥。实践证明:这种复配方式效果较好,消灭了在病芽鳞片上越冬的多种病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减少了病原菌在果树发芽时借雨水传播对叶片和果实造成的初侵染,增强了抗病能力。同时由于较好地满足了落花后对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的需求,从而对净化果面,增加果实的光洁度有很好的效果。从实践情况看,基本上没有黑花、红花、虎皮、果点现象。
来源 果树种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