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旁的字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总笔画数8:
金
总笔画数10:
釜
总笔画数13:
鉴
总笔画数14:
銮 銎 銐 銞 鈭
总笔画数15:
鋬 鋈 鋆 鋫 銴 鋚 銺
总笔画数16:
錾 鋻 錖 錅 錃 錱
总笔画数17:
鍪 鍙 鍳 鍫 鍌
总笔画数18:
鎥 鎜 鎣 鎏 鏊
总笔画数19:
鏖 鐅 鏨 鏧 鐆
总笔画数20:
鐜
总笔画数21:
鐾
总笔画数22:
鑒 鑋 鑍
总笔画数24:
鑫
总笔画数27:
鑾
总笔画数28:
鑿
带金字旁的女孩名字(单字):
钻 镞 锱 镯 锥 铸 铢 锺 钟 铮 镇 针 锗 钊
铡 锃 钺 钥 铕 铀 银 铟 镒铱 铘 镟 铉 锈
锌 销 镶 锨 铣 锡 钨 钍 铜 铤 铁 铫 锑 铽
镗 铴 钽 锬 钛 *** 锁 锼钒 钏 钗 钕 钖 钥
钬 钘 铂 铃 钰 钶 铄 铋 铌 铎 铢 铥 铧 铭
铱 铮 铒 铖 铙 铟 铔 铚 铦 锋 锈 锒 铻 锚
锦 锫 锬 锗 锱 锖 锘 锜 锳 镅 镁 锹 锶 锾
镂 锺 镒 镓 镔 镈 镕 镝 镘 镞 镟 镠 镡 镧
带金字旁的女孩名字精选
银菲,钰涵,铭晗,钿琪,韵铃,钰钥
铭琴,锦霓,钿柔,锡慧,铭婷,锐婷
钟仪,铃语,鑫昕,钟玲,锦洁,铃雪
带金字旁的男孩名字精选
铭义 铭信 捷锐 振锐 钧毅 钧灏 司钦 正钦 哲锡 彦锡 锋泽 锋澈 祺铎 宇铎 钊霖 钊睿
铭凯 铭煦 锐桓 灿铄 晨锋 晨铭 宸瑞 晨铭 轩铭 鑫宇 锐鑫 铭鉴 永钦 金辉 尉铭 伟铭
煜鑫 佳鑫 铭轩 鑫辉鑫宇 序铎 铭新 锦权 锋牧 瀚鑫 浩钰 宣铭 锦程 铠铉 锆然 晟钧
怀锦 一锘 铠文 鑫鹏 锋博 序铎维钊 维钧 维镜 维镕
铄辉铄亮 铃铎铃阁铃兰铃语铃子铃音瓒瓒瓒文瓒煜瓒昕瓒美瓒宝瓒博瓒亚钟磬 钟爱钟灵钟毓钟山钟秀钟仪钟离钟铭钟律钟石钟夔钟美钟祥钟英钟念 钟心钟信瑞雪瑞岚瑞霭瑞锦瑞德瑞景瑞昌瑞福瑞彩瑞香瑞玉瑞禾瑞光 瑞云瑞羽瑞芝瑞星瑞霞瑞世瑞蔼瑞木瑞梦瑞金瑞征瑞采柔洁柔婉柔静 柔煦柔丽柔怀柔蔓柔惠柔淑柔雅柔曼玲珑玲琅玲昕玲灵玲雨玲云琇莹 琇昕琇山金诺 金城金光金碧金铭金瑞金星金辉鑫鑫鑫昕鑫欣鑫淼鑫存钢锋钦明钧平 钧天铭怀铭文铭志铮亮银河银汉锐达锐锋锐翰锐进锐精锐立锐利锐思 锐逸锐意锐泽锐志锐智锦凡锦心锦轩锦文锦弦玉英玉成玉环玉轩玉华 玉仪瑾平瑾煜珊瑚珊珊琪花琪树琪华琪琚琪瑰瑜璟瑜亮瑜珉瑜玉瑜琏 瑜瑕瑜佩瑜珥瑜辞铎铎铎益铎朵铎敏铎昕铄金铄颖铄铄铄亮琸天琸宏琸珺琸宜 琸秀琸伟琸卓琸文琸亮琸量琮敏琮人琮昕琮华琮力琮慧琮艺琮隽琮丽 琮艳琮雅琮煜琮秀琛瑞琛丽琛缡琛宝琛贝琛昰琛实琛琛琛帛琛琲琛献 琛亮琛深琛玲锆瑞锆明锆真锆德锆书锆泽锻刚锻深锻砺锻英锻纯锻煜 镓炫镓煊睿智睿哲睿泽睿博睿思睿真睿达睿诚睿德睿敏睿文睿姿睿聪 睿知睿广睿圣睿慈睿岳睿艳睿武修竹修明修德修业修远修文彩琇琇芳琇玉琇莉琇慧琇曼琸云琸翔琸敏修然修真 修持修敬修洁修心修月修诚修齐修筠修美修平修畅修容修雅修仁修濬 舒畅舒心舒卷舒怀舒扬舒放舒爽舒颜舒翼舒和舒启舒朗舒明晨曦晨光 晨辰晨瑗瑗瑗瑗丽靖冉靖昕靖曦曦明曦光曦希曦成钰晴钰柔钰语钰莉 石磊石坚石峰石澜磊峰磊磊磊放磊鑫金石金泓金波金华金鸿
好听的五行属金的名字:
锐进锐精锐立锐利锐思锐逸锐意锐泽锐志锐智
锦凡锦心锦轩锦文锦弦玉英玉成玉环玉轩玉华
玉仪瑾平瑾煜珊瑚珊珊琪花琪树琪华琪琚琪瑰
琇莉琇慧琇曼琸云琸翔琸敏琸天琸宏琸珺琸宜
琸秀琸伟琸卓琸文琸亮琸量琮敏琮人琮昕琮华
瑞世瑞蔼瑞木瑞梦瑞金瑞征瑞采柔洁柔婉柔静
瑜璟瑜亮瑜珉瑜玉瑜琏瑜瑕瑜佩瑜珥瑜辞铎铎
铎益铎朵铎敏铎昕铄金铄颖铄铄铄亮铄辉铄亮
铃铎铃阁铃兰铃语铃子铃音瓒瓒瓒文瓒煜瓒昕
石磊石坚石峰石澜磊峰磊磊磊放磊鑫金石金泓
金波金华金鸿金山金诺金城金光金碧金铭金瑞
金星金辉鑫鑫鑫昕鑫欣鑫淼鑫存钢锋钦明钧平
琮力琮慧琮艺琮隽琮丽琮艳琮雅琮煜琮秀琛瑞
琛丽琛缡琛宝琛贝琛昰琛实琛琛琛帛琛琲琛献
修诚修齐修筠修美修平修畅修容修雅修仁修濬
钟心钟信瑞雪瑞岚瑞霭瑞锦瑞德瑞景瑞昌瑞福
瑞彩瑞香瑞玉瑞禾瑞光瑞云瑞羽瑞芝瑞星瑞霞
瑞世瑞蔼瑞木瑞梦瑞金瑞征瑞采柔洁柔婉柔静
柔煦柔丽柔怀柔蔓柔惠柔淑柔雅柔曼玲珑玲琅
瓒美瓒宝瓒博瓒亚钟磬钟爱钟灵钟毓钟山钟秀
钟仪钟离钟铭钟律钟石钟夔钟美钟祥钟英钟念
钟心钟信瑞雪瑞岚瑞霭瑞锦瑞德瑞景瑞昌瑞福
瑞彩瑞香瑞玉瑞禾瑞光瑞云瑞羽瑞芝瑞星瑞霞
钧天铭怀铭文铭志铮亮银河银汉锐达锐锋锐翰
瓒美瓒宝瓒博瓒亚钟磬钟爱钟灵钟毓钟山钟秀
钟仪钟离钟铭钟律钟石钟夔钟美钟祥钟英钟念
玲昕玲灵玲雨玲云琇莹琇昕琇彩琇云琇芳琇玉
舒畅舒心舒卷舒怀舒扬舒放舒爽舒颜舒翼舒和
琛亮琛深琛玲锆瑞锆明锆真锆德锆书锆泽锻刚
锻深锻砺锻英锻纯锻煜镓炫镓煊睿智睿哲睿泽
睿博睿思睿真睿达睿诚睿德睿敏睿文睿姿睿聪
睿知睿广睿圣睿慈睿岳睿艳睿武修竹修明修德
修业修远修文修然修真修持修敬修洁修心修月
舒启舒朗舒明晨曦晨光晨辰晨瑗瑗瑗瑗丽靖冉
靖昕靖曦曦明曦光曦希曦成钰晴钰柔钰语钰莉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掌握了这些“汉字偏旁部首”,助你楷书快速入门!
引言:
1、要练一手好的字,必须要做足准备,从最基础的偏旁步骤开始。下面是小编汇总的部分偏旁部首,后面还会持续更新余下的部分,需要的记得收藏。练硬笔楷书,理所当然要先从楷书的笔画练起,楷书的笔画很多,有基本的笔画,还有复合的笔画,笔画练不好,那么基本就无从谈及其他方面的练习。
2、练楷书的笔画,这是基础,对于笔画有了基本功之后,或者说练笔画有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之后,接下来,就是练偏旁部首了。
1、两点水:
首点下俯,下点上提,形断意连,启带右部。
2、三点水:
三点成弧形排列,两点下俯,末点上提。
3、言字旁:
首点下俯启下,横折提连写,折角对点,提锋启右。
4、单人旁:
先写短撇,撇下部イイ起短竖,竖应上轻下重。
5、双人旁:
两搬下撇顶住上撤,头撇短,二搬长,短竖在第二撇下部起笔,与单人旁同法。
6、左包耳:
二曲折连写,第一曲折大,第二曲折小(与右包耳相反),末笔为垂露竖。
7、工字旁:
作字旁不宜太宽,最后一横应变横为提,以启带右部。
8、提土旁:
短横中部写竖画出头,然后起笔上提。
9、斜王旁:
先写两短横,然后王王写短竖,末为提画。
10、提手旁:
先写短横、然后写竖钩,最后写提画。
11、牛字旁:
先写短搬、再写短横,竖为垂露竖,末笔为提画。
12、巾字旁:
巾字作左旁时,巾部不宜过宽,折角宜方,中竖直长宜用垂露竖。
13、反犬旁:
起撇以后写弯钩,构不宜过弯,然后写搬。
14、方形:
整体形状为方形,写时应注意方正对称,不能忽长或忽扁。左右两竖的下部可向里收。
15、梯形:
整体形状为梯形,要注意写得上窄下宽,下横向左右伸展,不能写成正方形。
16、正三角形:
整体形状为三角形,写时应注意中间高、两边低,左右要对称,不能写成正方形。
17、菱形:
整体形状为菱形,写时应注意笔画上下左右要撑足,不能写成正方形。
18、左右相等:
左右两个部分的宽度和高度相等的字,各占1/2宽度。
19、左窄右宽:
左边较窄,约占1/3宽度,右边较宽,约占2/3宽度。
20、左长右短:
左右两部分宽窄大致相同,但左长右短的字,应左部伸展,右部短矮靠下占位。
21、左高右低:
左右两部分左边应上靠,右部宜靠下,长画舒展。
22、上下相等:
上下两部分的高矮基本相等的字,各占1/2比例。
23、上高下矮:
上下两部分上高下矮的字,高部2/3,矮部占1/3。
24、上宽下窄:
上部有长画的字,应舒展呈覆下之势。
25、左中右相等:
指左中右三部分宽窄基本相等,应1/3宽瘦。
26、上中下相等:
上中下三部分高矮基本相等,应各占1/3高度。
27、目字底:
由短竖、横折、三横组成,目在底部布局与日字底同法。
28、贝字底:
可以写得厚重些,但不要过于肥胖,以免显得笨重,使字型下坠。
29、见字底:
短竖起笔、横折相连,斜搬和竖弯钩不相接为宜。
30、四点底:
左右两点大,中间两点略小且略高,首点向右,其余三点向左,切忌四点无变化,一般高。
31、心字底:
卧钩托底要圆曲自然,有别于竖弯钩。
32、皿字底:
短竖和横折,上宽下略窄,中间两竖相向,长横托底。
33、虫字底:
要处理得厚实一些,但不可过大,在字的下半部分要站得很稳。
34、衣字底:
要稍微压扁了些,撇捺笔画略放长一些,整体视觉显得舒展。
35、系字底:
两个折画要曲折有度。一折小,二折大,竖钩和左右点的布局要好看。
36、医字框:
上横短,竖折折角宜方,下横长于上横。
37、同字框:
先写竖或竖撤,然后写横折钩,折角宜方,框廓莫大。
38、句字框:
先写一短撇,再写横折钩,折角要有力。长横折钩要正,短横折钩内斜。
39、方框:
要写成长方形,但要根据框内部分调节其大小,横折也可出钩。
40、几字底:
先写短撇,再写横折弯钩,呈左收右放之势。
41、儿字底:
短撇和竖弯钩的长短大小视不同情况有所变化。
42、又字底:
先写横撇,后写斜捺,交叉点居中。
43、力字底:
先写横折钩,再写斜撇,撇的长短视不同字有所变化。
44、建字底:
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斜捺,斜捺要托住上面的部分。
45、走之底:
首点下俯,三曲折自然弯曲,略前倾,底捺宜长,注意捺前端有一“小颈”。
46、弄字底:
横画一般写成长横,上半部分如果有长笔画,长横就变短横,竖画用垂露竖。
47、寸字底:
横画多为长横,竖钩略居于横中;右点和横的1/3处相接。
48、石字底:
横画、撇画和“口“字分别略长一些,略大一些,但要比例适当,不可过大,以免显得笨重。
49、山字底:
要比山字头略微紧凑一些,正直一些,最后一笔竖画尾部要露出来。
50、女字底:
撇点连写,次撇宜微曲,横画平而长。注意重心要稳。
51、马字底:
要写得扁而肥,根据字的上半部分调节其大小,最后一横要写得稍长一点。
52、日字底:
由短竖、横折、二横组成。日在底部宜扁宽、居中,框第转角要有力。
53、日字头:
日字宜扁宽,居中框廓转角要有力。
54、田字头:
要写得略微扁些、厚实一些,在字的上半部占不到一半的位置。
55、山字头:
短竖上重下轻、后写短竖折,未竖内收、呈上下合之势。
56、折文儿:
在上半部分第一笔短搬,在下半部分第一笔用中搬封口要小巧,撇捺笔画要舒展。
57、尸字头:
先写横折,再写横然后写搬,搬从上横左端起笔宜舒展。
58、户字头:
首点下俯,以下尸字头同法。注意点应居中安排。
59、老字头:
上横短下横长,撇过中点,宜长,以遮盖下部。
60、四字头:
形为扁长方,折角为方折,中间两短竖间隔布白要均匀。
61、西字头:
要写得稍扁一些紧凑一些,四竖之间比例均匀得当。
62、竹字头:
连写两个撇、横、点左低右略高,左小右略大,注意两个点的变化,左点启上,右点启下。
63、虎字头:
短竖中部写短横横钩宜昂,然后写长撇,接下来的短横竖弯钩不宜过大。
64、羊字头:
若在字的上方,则三横长短变化不大,若在字的左上方,则最后一横要长一些。
65、雨字头:
可写得舒展一些,但不要过散,四点可以根据需求有多种写法。
66、文字头:
先写俯点,然后写下横,取下覆之势,注意一般应居中安排。
67、厂字头:
横画宜昂,另起笔写撇,撇从横左端起。
68、广字头:
点下俯写横画,以下与厂字头同法,注意点应居中安排。
69、病字头:
起笔与广字头同法,两点上为右点,下为提点。
70、八字头:
先写短撤,略高于短撇的左上方起笔写斜捺。
71、人字头:
长搬出锋,斜捺起笔略低于搬顶部,注意左右对称。
72、秃宝盖:
先写左点,然后写横钩,横有明显的凸弧,出钩时顿笔,钩锋指向左点驻笔处。
73、宝盖头:
先写俯点,然后与写秃宝盖同法,应注意居中安排。
74、穴字头:
按上法写好宝盖头后,接着写两点(相背点),两点互相呼应,左为撇点,右为右点。
75、草字头:
先写长横,写短竖和短撇时注意呈上开下合之势。
76、大字头:
大字头起笔写短横,然后写撇,捺从横下起笔,撇捺是收是放应视下部笔画而定。
77、小字头:
左右两点用相向点,两相呼应,与中间的短竖浑然一体,显得紧凑、干练。
78、口字头:
左为短竖、然后写横折和横,口形上宽下窄,左竖长,右竖短。
79、衣字旁:
俯点启下,横撇的夹角莫大,折角对点,撇与短竖的交叉处打撇点和右点。
80、虫字旁:
先写口部,宜扁宽。竖画出头较多,底横变挑,点画宜小。
81、走字旁:
左侧要紧凑,平捺笔画要尽量舒展,把右上部分稳稳托住。
82、矢字旁:
整体上紧下松,倾斜而不失规正,为左偏旁时要左放右收。
83、足字旁:
上部口不宜大,止部竖画居中,末横变为提画,提锋启右。
84、金字旁:
撇的中部写短横,然后写两横,末为竖提,提锋启右。
85、米字旁:
首起两相向点,以下与木字旁同法。
86、鱼字旁:
笔画要紧凑、内敛,封口内的横画右边不封笔,提画用平提。
87、右包耳:
与左包耳相反,两曲折的上曲折小,下曲折大,竖用悬针。
88、力字旁:
要写得倾斜而不歪倒,内敛而有力度,在字中显示出力感、动感。
89、戈字旁:
斜横上斜,斜钩宜略弯挺拔,有弹性,撇偏直而有力,点位置宜高。
90、页字旁:
横短,短撇居其中,下部框廓方正略长,撇有一定弧度,点稍长。
91、羽字旁:
左右要收得很紧,防止过肥,要根据字的不同需求调节其大小。
92、食字旁:
短搬后写横钩,不宜太宽,横钩偏左部起竖提,提锋启右。
93、竖心旁:
竖心旁由短竖、垂露竖和短横组成,其形瘦长。
94、子字旁:
要写得曲折有致,显示出美感,斜提可略长一点,整体看上去柔中带刚。
95、女字旁:
撇点连写,然后写撇,末横略上挑。
96、绞丝旁:
两个撇折,第一个撇折大,第二个搬折略小,末笔斜提出锋启右部。
97、马字旁:
先写横折,然后写竖折折钩,末横变挑。
98、木字旁:
起笔短横左低右高,垂露竖直挺偏右,另起笔写撇画,捺变为点写于竖中部。
99、禾字旁:
首起短撇宜平,以下与木字旁同法。
100、日字旁:
注意其形略长,因框中有笔画,应左竖短,右竖长。
101、目字旁:
写法如日字旁,区别在于内为两横。
102、片字旁:
首笔竖撇,后写短横、短竖,末笔为横折。
103、月字旁:
起笔撇画,横折钩要直挺,内两横可点代。
104、示字旁:
俯点启下,横撤的夹角莫大,折角对点,撇与短竖的交叉处打点。
105、撇折:
由短撇与平提组成,两笔之间要连贯自然,一气呵成。
106、横撇:
短横稍仰,至右边顿笔转折向左下,逐渐提笔写搬,横短撇长,折角约45°。
107、竖提:
先写竖画,至末端作顿,转笔向右上提出,要干脆有力。
108、横折折撇:
短横略上,折角顿笔顺势向左下行笔,再折向右,往左下作弧撇,撇画宜长一些。
109、横折弯:
上半部分同横折,然后自然转笔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110、横折钩:
横略上斜至末端,折角顿笔呈方形,至底部再顿笔向左上方迅速提笔出钩。
111、横撇弯钩:
横略上行,折笔写短撇,撇端折笔向右下作弧,弧末用力顿笔出钩,整体呈斜势。
112、横折折折钩:
横略上斜,折角宜方,转笔左下行,再折笔向右,顿笔呈角、再左下行笔至底部出钩。
113、横折弯钩:
先写短横,至末端折角宜顿笔,然后向左下行笔写浮鹅钩。注意弯曲自然,出钩有力。
114、竖折折钩:
短竖略向左斜、竖未顿后折向右行笔,再顿笔折向下行,然后出钩。
115、横折提:
短横略上斜,折角宜方,转笔向下行笔,至底端顿笔向右上提。
116、竖折搬:
落笔先写竖,注意竖长撇短。
117、搬点:
向右下顿笔后,转笔向左下撇出,由重渐轻,收笔时再折笔向右下行笔,由轻渐重。
118、竖搬:
起笔作顿,由重至轻向左下行笔,约至2/3处提笔出锋,力至笔端。
119、短撇:
起笔重顿,转笔向左,快速出锋,宜平、宜短,“如鸟啄食”。
120、斜捺:
轻落笔后向右下行,力量逐渐加大,至捺脚处顿笔平出锋。
121、平捺:
起笔轻落,平行写出一小颈,再右下行笔,边行边按,使笔画逐渐加粗,至捺脚顿笔出锋。
122、短提:
起笔作顿,然后迅速向上出锋,提锋与下笔相呼应。
123、横钩:
多用于宝盖、行笔向右略上,转角方中带圆,刚柔相济,出钩干脆有力。
124、竖钩:
起笔略顿,向下行笔宜直面挺腹,使竖画挺拔有力,出钩略顿后左上挑出。
125、弯钩:
起笔轻落,重笔下行,略弓背,然后顿笔出钩,锋势与下笔呼应。
126、斜钩:
顿笔向右下行,中部笔画略细,下部折笔向右上出钩,出钩要含蓄有力。
127、卧钩:
轻人笔后向右弧形行笔,由轻到重,出钩与下笔呼应,书写时注意弧度。
128、竖弯钩:
落笔下行,圆转至钩处,略顿出钩,形如“鹅“浮于水。
129、横折:
起笔如横画,转折处略顿转换行笔方向而折向下写竖,使折角成方折。
130、竖折:
起笔如竖画,转折处略顿转向右行,行至末端收笔。
131、右点:
凌空取势,起笔轻落,右下重按即收,呈下俯之势。
132、左点:
凌空取势,向左下落笔,顿笔即收。
133、撇点:
落笔重顿、随后向左下搬出,要短促有力。
134、挑点:
陵空取势,轻落往右下顿笔,翻笔上挑,呈上仰之势。
135、上下点:
由两个右点组成。要求上点稍小、稍平一些,下点稍大,稍竖一些,上下要对直。
136、相向点:
由右点和撇点组成,呈上开下合之势,多用于字顶或中部。
137、相背点:
由撇点和右点组成,呈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对称。
138、长横:
起笔略顿,运笔略向上方,收笔稍顿后回收。
139、短横:
写法如长横,注意短横上倾角度比长横明显。
140、悬针竖:
起笔稍顿,均匀用力下行,提笔出锋,笔力送至笔端,呈针状。
141、垂露竖:
起笔行笔与悬针竖相同,收笔时注意顿笔回锋,使笔端呈露珠状。
142、短竖:
起笔与行笔同悬针竖,最后直接收笔,不需拖笔或回锋。
143、长撇:
起笔重顿,由重至轻向左下行笔,干净利落,舒展有力,末端出锋、行笔斜度要因字取势。
总结:1、无论是练字还是做其他的事,你都要明白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坚持的过程。当然练字也是如此,没有捷径只有临摹再临摹,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