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十大旅游景点

人气:369 ℃/2023-01-02 15:40:50

荆州十大旅游景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洪湖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

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湖北荆州洪湖瞿家湾镇。风景区陆路四通八达,距宜黄高速公路58公里,东接武汉,距武汉市170公里,西挽荆州。洪湖蓝田旅游风景区是以洪湖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为依托的风景区,具有古(明清文化)、老(革命老区)、水(水乡特色)、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特点。属湖泊型自然风景区。 洪湖是世界上迄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淡水湖泊,有着自然纯朴的原始生态美。20世纪90年代,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依托洪湖丰富的水生资源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大力兴办生态农业旅游,在洪湖的西北角建造了一个占1.2万多亩的生态园。于1998年开园。生态园区碧水似镜,鹤鸥翔集,游鱼腾浪;莲湖红荷灼灼、白荷皎皎、粉荷盈盈;莲花源似海市蜃楼。

2、荆州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占地4.8万平方米。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荆州博物馆配合各项工程建设,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有战国丝绸;四代越王剑、吴王夫差矛;有战国秦汉漆器;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着《算数书》和萧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汉初简牍;有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久远、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西门内侧,是一座融陈列展览、群工接待、文物保护、田野考古、文物收藏、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一九五八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荆州博物馆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累计投资近亿元,目前,馆舍占地面积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7万平方米。

3、荆州古城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出发,都想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两眼紧盯着荆州;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0子,把它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终三国之世,无论是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还是魏、蜀、吴霸业的兴衰,无不跟荆州的得失相关;而其中兴衰成败的历程,也无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

4、长湖湿地保护风景区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文化特色和文化价值不仅在于有楚文化、三国文化,而且因地处水泽密布的江汉平原,从而与水文化也息息相关。长湖是镶嵌在江汉平原腹地的一颗蓝宝石,是享有“千湖之省”盛誉的湖北省第三大淡水潮,现有水域面积21万亩,位于荆州市市区东北郊,地跨荆州、.荆门、潜江等三市,素有“百里长湖”之称。1957年,由省政府批准成立荆州市长湖水产管理处,负责管理长湖。 长湖地处长江、汉江之间的江汉平原腹地,南遥长江,北贯汉江。位于江汉平原防洪抗旱“四湖水系上游,具有重要的蓄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湿地永生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功能。海子湖是长湖的一个子湖,现有水域面积10300亩,位于荆州市北郊,紧邻三一八国道、宜黄高速公路、规划中的沿江高速铁路及荆州火车站站址。距荆州机场、荆州港和荆州火车站仅7公里,目前已有3条市内公交线路直抵海子湖。

5、南岳山森林公园

石首南岳山,原名龙盖山,乃道教名山,古绣林十景之一,现为省级森林公园。南岳山状似龙蟠宝盖,故名。今名南岳山,山底有一湖,即山底湖。东西向有岳阳经石首至公安二级省道,南北向有秦市经石首至黄石二级省道。距荆州古城(沙市)约118公里。是综合型城市森林公园。南岳山森林公园总面积94.8公顷,由笔架山、马鞍山、南岳山和山底湖组成,其中南岳山主峰海拔141.7米。园内三山挺拔,一水环抱,山水相依,雄秀兼具,是长江中游荆江平原和洞庭湖北部一带少有的山地景观,是难得的城市森林和山水佳景。由于南岳山是鄂南湘北著名的道教胜地,故又被誉为“小南岳”、“小武当”。南岳山森林公园既是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又是森林游览、宗教观光、健身休闲的理想胜地。主要景观有:情人岩、仙人洞、李卫公祠、抗日战争遗址、晒经石、祖师殿、三元宫、关帝庙等。

6、沙市万寿园

万寿园坐落在荆州市沙市区荆江大堤古观音矶头之畔。因园内拥有始建于南宋年间的“万里长江第一矶”观音矶和明代嘉靖年间筑建的“万寿宝塔”而赢得中外游人得瞻目。万寿园依江伴水,九曲回肠的荆江之水三面环绕,全园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园内整体建筑均取明代仿古形制构建,清幽淡雅,玲珑精巧,是游人休闲游览的佳景。“万寿宝塔”为嘉靖年间修建,砖石砌筑,八角七级,高40余米,塔身外壁各层均装有汉白玉雕刻佛像87尊,顶装有铜铸鎏金塔刹,上刻《金刚经》全文。观音矶又名“象鼻矶”,建于南宋,因矶上建有“观音寺”而得名,数百年来为化解荆江危险起到了重大作用。这里亦是临江观水的绝佳处所。伫立矶头,眺望大江远处,天水一色。步入园门,绿树夹道,迎面花坛中央耸立的太湖奇石披绿滴翠喜迎嘉宾。绕过花坛,穿过飞檐斗拱的二道园门“寿苑”,便是雕工精美的“四龙壁”,壁上四条祥龙在天际云海中翻腾遨游,时隐时现,栩栩如生。

7、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北30公里处,随岳高速公路从其东邻穿过,监汉、监仙、监潜公共汽车在此经过。是集古建筑文物游览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周老嘴古镇小街因渡而兴,有五条水系在此交汇,被美喻为“五龙捧圣之地”,全长一千余米。其街道形成于明,兴盛于清,房屋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的民宅,屋面施盖小青瓦,山墙装饰各式墀头,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天斗和厢房,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又独具江汉特色。1930年至1932年,这里成为湘鄂西革0据地的红色首府,湘鄂西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

8、关公馆

荆州关公庙,亦称关公馆,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万历时重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史料记载,此地乃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的府邸故基,关羽曾在这里总督荆襄九郡诸事十年有余。关羽为三国蜀汉名将,守荆州时,北伐襄樊、威震华夏,后为东吴俘杀。关羽死后,历代封谥显赫。荆州关帝庙自建后,规模不断扩大。至清雍正十年,庙内除奉祀关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关平、部将周仓及杨仪、马良皆从祀。一时,荆州关帝庙庙宇森严、规模宏伟。遗憾的是,日军侵华期间,庙宇遭到了致命一击,殿宇毁失殆尽。1987年,江陵县政府按清乾隆县志载古关庙建筑布局图样,在原关庙遗址上复建荆州关帝庙。如今的庙宇数经改造,虽早已大非原貌,但庙内元末明初所植的“夫妻银杏”,尽管雄树已毁,雌树依然枝虬叶茂、苍劲挺拔。整个庙宇仿原关庙风格,殿宇分仪门、正殿、结义楼、陈列馆等。

9、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简称烈士陵园,亦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土纪念馆,座落在洪湖市城区南郊,离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面积40公顷。1978年10月,0湖北省委为纪念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在湘鄂西苏区牺牲的革命烈土决定建园,1984年11月10日落成。沿着青年路前行,古朴秀丽的四柱三间式绿凡朱楹、飞檐斗拱牌坊迎门而立,坊额上镌刻着原国家主席-题写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园名。门前一条宽8米,长900米的青年路笔直铺向纪念碑脚下。两旁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整齐端庄地排列成绿色长廊,阳光从茂密的树叶缝隙里洒在青年大道上,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纪念碑正前方131米处是一尊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的贺龙元帅全身铜像。为纪念贺龙元帅诞辰100周年,经0中央批准于1996年3月27日揭幕。铜像高4米,重量为2.4吨,像座高3.22米,以示贺龙元帅诞辰之日。

10、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门内,地处荆州旅游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是游客进出古城的必经之地。故居占地10余亩,为仿明代四重院落,东房西园建筑格局,院内有明神宗御书楼名的“捧日楼”、“纯忠堂”,有后人咏颂江陵的诗词碑刻。院内主体建筑高低错落,以中轴对称,布局严整;小花园内小桥、流水、假山等园林景观,又灵动精致。游客游于院内既能了解历史先贤的传奇人生,凭吊先贤的丰功伟绩;又能饱览南国古典园林的无限秀色,晃然置身于世外桃园,流连忘返。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人故居,张居正故居是游客到荆州的必游之地。荆州古城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毁于战乱。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的场所,荆州市决定重建张居正故居。因“江陵碑苑”地理位置处于张居正故居附近,因此利用其闲置资源重建张居正故居,并以其原有建筑景观布局。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荆州十大旅游景点英文

"KINGZHOU"-荆州,一座“王”的城池

如果你给一个外国人介绍“荆州”,他很大概率发不出“JINGZHOU”,更多的会努力的发出听起来像“KINGZHOU”的发音。

“KING”在英文里指的是地方王,也就类似“藩王”,而荆州的历史也是这些"KINGS"们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书写开来!

(视频来源:shuangdeng)

荆州市,又因有荆州城而得名。旧称江陵,后一分为三,分为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而现在的荆州市包括洪湖,监利,石首,江陵,公安,沙市,荆州,松滋这8个县市区,然而不同的县市区都有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一样的自信,而这也导致荆州展示的市域文化多元而丰富。

荆州因其位于湖北中南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交汇处,处于中国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的过渡节点位置,东西坐拥长江两岸,南北坐拥荆襄古道,古称“七省通衢”。

旧时荆州特指江陵,其城市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在1600余年间,江陵的建都有楚,南北朝和五代三段高潮。楚原建都于丹阳,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继位后“始都郢",建城于纪山之南,故名纪南;楚人习惯性称都城为“郢”,故又名纪郢。

经过300余年的发展,此时楚已稳固地控制江汉平原,成为大国和强国,江陵一开始就是大国都城,是当时南方最大的都会。春秋中期楚国北上争霸,争得中原许多小国的追随,灭国达50余个之多差不多将汉水以北的姬姓小国吞并殆尽,故史书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楚国进入全盛时期,庄王率师北伐陆浑之戒,“观兵周郊”, 还敢于向周王“问鼎之轻重”;大败晋师于必;包围宋都五个月等,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晚期,楚国长期内乱,楚平王杀大臣伍奢,其子伍子胥奔吴,说(shui)吴伐楚。

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军攻入郢都,迫楚昭王逃至云梦泽并向秦求救,次年:秦楚军击败吴军,昭王还都纪郢,但因惧吴进攻旋迁都鄢郢;又说是迁都,直到昭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1年)才回到纪郢。

春秋末到战国初,楚国势力向今渝,黔,鲁,皖扩展。楚王用吴起变法,楚国重新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后期在秦国日益富强的同时,楚国却走向衰落。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先后攻入鄢郢与纪郢,尽毁都城,史称“白起拔郢”,楚顷襄王只得北逃城阳,楚在纪南城建都历二十王近400年,西汉初曾在此封有两代临江王,但为时不长。

“楚都郢”

早在周夷王时,楚王熊渠曾封其长子康为旬王都江陵。因惧周讨伐,至周厉王时乃取消王号。周庄王八年(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赀自丹阳迁都郢。《史记》 、《汉书》 等指明即今江陵城北五公里之纪南城,习称“纪郢”。嗣后,楚整军励武,辛勤经营,先后并国五六,开地五千里,名列春秋五霸,跻身战国七雄,几乎统一 了中国整个南方。

楚都纪南城,是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都市。城南沿江建有官船码头(现荆州城),城内设有许多金属冶炼及制陶等手工作坊:商业繁盛,出现了分行业经营的“列肆”,中国最早的金币一郢爱在这 里诞生流通。东汉桓谭《新论》称:“楚之郢都, 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蔽。

战国晚期,由于楚怀王、顷襄王昏庸腐败,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郢为秦兵攻破,楚都被迫东迁。楚都郢期间,历二十一代王,长达411年,这是楚王立国800年中的鼎盛阶段。

汉“临江国都”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王将。立沛公为汉王,都南郑;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三年秋,敖卒,子尉嗣立。五年,共尉拒降,被汉将卢绾、刘贾击败,成了俘虏,临江国立国五年而亡,都亦废。

也就是说当时项羽的手下共熬在江陵城称临江王,后其子共尉继承大业,刘邦建立基业后,共尉拒绝投降,被汉将卢绾、刘贾击败,成了俘虏,临江国立国五年而亡。

江陵建都的第二个高潮始自东晋,终于南北朝,先后有晋安帝。齐和帝,梁孝元帝短期移都于此,这几个朝代领域广大,江陵成为当时中国南方仅次于建康(今南京)的第二政治中心。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西魏破江陵城,梁孝元帝自焚,江陵遭受一次浩劫。

魏晋南北朝:晋安帝都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于元兴二年(公元403年)被桓玄废为平固王。翌年,桓玄挟持安帝西上,夏四月至江陵,《晋 书帝纪-安帝》载:五月“壬午,督护冯迁斩玄于貊盘洲,乘舆反正于江陵”、“诏天下,奉神主入于太庙”。闰五月,安帝又被桓振劫持。

(壬午年,督护冯迁斩首桓玄于貊盘洲,在江陵城拨乱反正,召告天下,在太庙供奉神灵。闰五月,晋安帝又被桓振劫持)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春正月,帝在江陵,辛卯,振武将军刘道规击桓谦,走之,乘舆反正,常与琅琊王幸道规舟,戊戌。诏曰:幸天祚社稷,义旗载捷,狡徒沮溃,朕获反正”。并宣布大赦,改元,“赐百官爵二级,鳏寡孤独谷人五斛,大脯五日。二月,留台备乘舆法驾迎帝于江陵”。

(“春正月,晋安帝在江陵,辛卯日,振武将军刘道规进攻桓谦,桓谦战败逃跑,晋安帝后拨乱反正,常与琅琊王前往道规船。戊戌年,下诏说:希望上天赐福给国家,起义年胜利,叛徒沮丧崩溃,我得以复位”。并宣布大赦,改年号,“赐给文武百官爵位二级,鳏寡孤独五斛谷,大脯五天。二月,留台准备法驾迎接皇帝乘坐的车子在江陵”)

这段文字清楚载明,安帝两度复位于江陵,并在此行使其皇权,此间故都建康已成为设有留台的留都。安帝都江陵历经两年。

“齐和帝都”

南齐和帝高宝融原为南康王,荆州刺史,驻江陵,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宣德太后令其“纂承皇祚”,于是“王受命,大赦,建牙于城南,立宗庙及南北郊”。中兴元年(公元501年)三月即皇帝位于江陵,又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次年三月,和帝离江陵,车驾东归姑苏。丙辰,逊位于梁。和帝都江陵为二年。

“梁元帝都”

梁元帝萧绎原为荆州刺史,治江陵,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冬十一月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辛亥,据《梁书-本纪.元帝》称:“魏大攻, 反者斩西门关以纳魏师,城陷于西魏,世祖见执。”极富丽的园林“湘东苑"(现荆州九老仙都景区)和收藏古今图籍达十四万余卷的皇家书馆“东阁竹殿”皆付之一-炬,梁铜晷表、宋浑天仪及径四尺的大玉等均被魏兵虏去长安,十二月萧绎被杀,梁都江陵三年而国除。

(湘东苑旧址,现九老仙都景区)

“后梁帝都”

萧察围攻江陵并虏杀萧绎,被西魏封为梁王,拥有江陵一州之地,居东城,西魏兵驻江陵西城监视。《周书萧禀传》载,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察乃称皇帝其国,年号大定”。史称后梁。察在位八年,

于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子岿嗣位,年号天保,在位二十三年,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卒,隋文帝乃命其太子萧琮继位,年号广达,

翌年,隋文帝征琮入长安,废梁国,后都江陵达三十三年。萧察曾孙萧铣,初为罗川令,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自称梁王,建元鸣凤,次年称帝,迁都江陵,是为隋后梁,立国四年后,唐王孝恭、李靖率巴蜀兵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破江陵,因铣送往长安,诏斩于都市,隋后梁灭。

西魏人走后扶植一个萧梁宗室建立后的小朝廷,存在33年。隋末唐初又有萧铣重建的梁国,则存在仅3年。唐代设江陵县为荆州治,是当时中国南方重镇,唐肃宗时在公元760年及公元762年曾两度设为南都江陵府,是唐代五都之一。

江陵建都的最后高潮在五代,五代十国中的荆南(南平)国就在江陵。唐哀宗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朱温以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高氏从此占有荆州。后来后梁曾封季兴为渤海王,后唐封之为南平王。荆南地域狭小,但经济颇为繁荣,是诸大国间的缓冲国。

“唐南都”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将南京由成都改设江陵,即《旧唐书地理志》所谓:“以荆州为江陵府,长史为尹,观察制置一准两京以旧相吕湮为尹,充荆南节度使”、“增置万人军,以永平名”。

第二年九月,曾停四京名号,但第三年,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五月,此时代宗已即位,又恢复五都制,以京兆府为上都,河南府为东都,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至此江陵以南都名号行于天下已三年。此后何时又罢南都,史籍欠详,从江陵作为南都的规制,包括机构、官制、军制等设置来看,显然持续了较三年要长得多的一段时间。

“荆南国都”

五代十国时,高季兴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由荆南节度使观察留后拜荆南节度使,始据有荆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后唐封为南平(荆南)国王,都江陵,相继嗣位的有高从诲、高保融、高保最、高继冲。

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九月,高继冲率将吏宗族五百余入朝于京师,拜武宁军节度使以终。南平(荆南)国传袭四世五帅而亡。高氏政权初以江陵一城之地, 渐得荆、归、峡州,号之国四十年,新旧《五代史》、《宋史》 、《十春秋》 皆从习惯,以高氏立国江陵长达五十七年计。

武则天:从荆州走出去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huo)在荆州任荆州都督,武则天6-12岁在荆州度过。后其父去世,据传武则天曾一度在江边龙洲放羊。

武则天当年应诏入宫做“才人”时,就是从南纪门(老南门)外的一条小路进宫。该路现命名为“御河路”。由于当时长江紧挨古城,南纪门外便是码头。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在南纪门附近还有东西堤街。而后来因洪水不断冲刷致长江改道,也便导致长江边远离古城,而武则天当年则是从江边坐船进宫,后成为一代女皇。

(天王禅寺)

在其当初进宫路口建有天王禅寺,现在荆州城南仍然有“御路口”和“御河村”等与武则天有关的地名及传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师南下,荆南末主高继冲仓皇出迎,兵未血刃即纳地归降,共历五主57年。

宋设江陵府。明清置荆州府。建文帝曾迁封辽王于此,历八王180年。以上所列,历代统一王朝和实际上独立的地区性政权共有三十七代帝王以江陵为都,历时五百零五年。廓清江陵建都时间,可以得之,一个王朝持续一地建都的时间,江陵位居全国第三,中国古都建都时间长短,江陵居四。此外,历史上,江陵尚有十七次被藩封为“王国”。

(明太祖朱元璋十二子朱柏修建的宫殿,太晖观)

(辽王墓,明太祖朱元璋十四子朱植墓)

古代长江中游政治、经济中心多在江陵。在唐代,由于长江改道,沙市从荆州周边的众多市集里崛起,由沙头市,到沙市镇。沙市到宋代繁荣并彻底承担荆州的经济功能。由此,荆沙开启双城模式。只不过期间的地理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但是功能分化导致两地文化特点却发生了逐步的进化,以至于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多城多文化的特点。荆州依旧承袭了府城政治特点,以军政为主;沙市则依靠码头,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形成了市井文化。

多元融合的地域文化,自然也多文人骚客,像:杜甫元子(米豆腐元子),至于酒鬼李白住过的青莲巷,一书“千里江陵一日还”,一首: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把谷飞鸣奈妾何。一首市井的民歌,这无一不是表现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两位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王者人物,其诗句也是千古流传!

(图来源于网络-荆州南纪门上看樱花)

由于近现代平汉及粤汉铁路(今京广线)通车,武汉取代了江陵的地位,但江陵仍属富庶之区。

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沙市镇划出成立沙市市,1958年再次将沙市县级市并入荆州地区。由于沙市轻工业发达,1979年与常州等一并成为综改试点城市,并在八十年代迅速崛起,号称“三楚明星城市”,当时省内影响力仅次于武汉。公元1994年合江陵与沙市为荆沙市。公元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至今。

从“不服周”的少年韧性,到“关公大义”的万丈豪情;“海上明月”的豪迈浪漫,“千里江陵”的柔情似水。每一个“王”都带着他们的故事走来,又在历史的长河里落幕,伴随而来的是荆州这座“王”城丰富的文化积淀。

-你好!荆州!Hi, "Kingzhou".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