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十大人少好玩的景点

人气:386 ℃/2022-11-19 00:23:09

无锡十大人少好玩的景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荡口古镇

4A景区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苏州、常熟的交界外,距离无锡市区20多公里,地处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橹声咿呀,在过去以水运为主的年代,曾经热门繁盛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随着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和水路交通的衰退,荡口镇逐渐被边缘化。因此,这里是一个清静的所在,游客稀疏,静谧婉约,少了点喧嚣的浮躁,多了点幽静和质朴。在这里,你随意地观水景、品湖鲜、赏野趣、忆古人,放飞心情,舒展心灵,恣意地挥霍你的悠闲时光。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

2、仙蠡墩

仙蠡墩,又名仙女墩,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存在的一座古墩。这真的是一个小众景点了,平时你路过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蠡墩,以仙蠡墩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蠡公池为主景,以展示无锡先民的稻作文化、渔猎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融入范蠡、西施曾在此留下的人文传说,为市民营造了一个休憩、游赏的好去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湖滨路

3、东大池

东大池为无锡西郊著名风景区,位于龙山村嶂山与莲花山之间的山谷前,东大池实为惠山山水所汇成的深潭,溪水前绕,林木葱茂,景色幽寂,秀丽多姿。这里的景致曾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描述相似,因而一直被誉为无锡的“世外桃源”,有“小桃源”之称。大文豪郭沫若也曾将风景秀美、环境幽雅的东大池地区赞为"世外桃源"。东大池还包括小桃园、白沙泉、燕庐等景点。东大池曾经是盛极一时的旅游景点,可惜风光依旧在,游人已不至。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东大池景区

4、西水墩

西水墩,旧称窑墩,位于江苏无锡古运河与梁溪河的交汇处,四面临水,形如岛屿。1998年,整修大殿、二殿、戏台,扩建900平方米房舍,设无锡市群艺馆,建成西水墩公园。西水墩原为侍御吕公卤别业,其子少卿元夫增润之。后属秦家,秦金在墩上建有别墅,当时他晋封为太子太保,故又名“太保墩”。实际上是秦金的一品夫人钮氏礼佛静修之处,建有宝珠庵,佛堂供关帝像。后改建成水仙庙。虽然现在游人非常少了,但西水墩是无锡一个感受历史气息的好地方。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5、吼山森林公园

吼山坐落在无锡市东10公里的查桥,山高125米,东西走向,形如卧龙。山势婉蜒起伏,面积5.6平方公里。公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山麓间茶树碧绿,松竹婆娑,云涛烟迷,鸟鸣花香,山下映山河清澄如碧。登上贤光阁远眺,一派吴地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听过这个公园的,总体上也很少人去。山上建有道教的寺院建筑,烧香旺季会有一些人来这里烧香祈福。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6、宛山荡湿地公园

宛山湖生态湿地公园位于锡东新城东边锡山S-park科技新城核心区域,是无锡市一个很少人去的湿地公园。宛山荡区域内环境优美,吸引了不少野生禽鸟栖居,是一处充满野趣的生态景点。公园规划面积243.21公顷,主要包含盛塘河和宛山荡。鱼塘连接宛山荡,四周环绕宛山水果园,各种水果因有尽有,附近有农庄,也有小伙伴去公园野炊。喜欢垂钓的也可以去这里。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宛山湖西路

7、九里河湿地公园

九里河湿地公园位于无锡锡东新城,虽然风景很不错,但是游客罕至,比较清静,适合闲来无事来这里闲逛。湿地整个花境风格以自然野趣为主,公园内的广场,水面,绿地分布各有千秋。沿水面设置的浪漫花坡,配合碧波柳岸的江南美景,在水面的映衬下展现江南水乡的雅致、柔美的韵味。滨水木栈道的设置将人与水的距离拉近,将整个生态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沪路与春风南路交叉口

8、阖闾城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阖闾城遗址去过的人应该不多,也比较少人去,建议可以带家里的小朋友去一去,里面有一个多媒体互动秀还是很震撼的,小朋友也可以在里面学做一些中国结之类的。无锡阖闾城遗址为吴王阖闾都城,被评为“2008年中国考古10大发现”之一。阖闾城遗址是无锡市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春秋五霸之一吴国的都城。该城始建于阖闾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常州市武进区

9、吴文化公园

2A景区

吴文化公园,又称吴文化博览苑,旅游界称它为无锡民俗村,座落在惠山区堰桥镇西高山,以前建有稻丰圩、蚕桑巷、船桥史馆、交通馆、江南风情苑等17个馆区。以前我们小时候春游不是去锡惠公园,而是来这个吴文化公园的,现在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了,蚕桑巷变成了饭店,其他馆区因缺少游人而变得阴阴的,不过有座山可以爬爬,小土坡,深入往里面走的话也是可以锻炼锻炼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10、山联村

山联村地处锡山、常熟、江阴三地交界的顾山脚下,交通闭塞,素有“鸡鸣闻三县”之说,环境整洁,被誉为江苏最美乡村,喝菊花茶、品农家菜,在浪漫的林荫大道走上一回,住在摩登的房车内,你所能想象到的向往诗意,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是山联村,玲珑有致,恬静淡然,人少安静,适合周末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找寻清静。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无锡必去的十大景点推荐

无锡十大冷门景点,人少景美好玩

无锡,简称“锡”,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 也是江苏重要的旅游城市,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成为江南非常有魅力的城市。

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人文古迹,是江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无锡有烟波浩渺的太湖,佛教胜地的灵山,还有三国城、荡口古镇等名胜。其实,除了这些热门景区,无锡还有许多冷门景点,也有非常有特色,是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新选择。今天北斗为大家推荐十个小众冷门景点,可以在闲暇之余去探索、去追寻,发掘无锡一些少人知晓的魅力。到底是哪几个景点呢,一起跟着了解一下吧!

1、巡塘古镇

巡塘镇,位于太湖新城境内,南邻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据记载,巡塘古镇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因为小镇坐落于古巡塘河畔,三面环水,故而得名“巡塘镇”。

小镇历史大约百余年,街河相依,当年的商业曾经非常繁华,商贾云集,为无锡南部的重镇之一,如今却已成为了历史中的记忆。

巡塘古镇被河流环绕,好像一个半岛,只有一座通往古镇的石桥,这就是巡塘桥。石桥与平时见到的石桥略有不同,桥及梯阶的坡度非常平缓,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古镇上还有前贤渡桥、后贤渡桥、毛文桥、棠甘桥等桥梁,街镇虽然不大,却仍然古色古香,充满生活气息。

在老街上,烟酒杂货铺、布店、铁匠铺、茧行、猪市、饭馆、面店、茶馆、老虎灶、鱼肉菜摊、邮政、药材、诊疗所等,一应俱全,还有蚕茧收购、加工中心等,南街头还保存着民国时期的“巡塘镇救熄会”旧址。

在巡塘古镇的尽头,有一座微型的江南古典园林,虽然不大,但一应俱全,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园艺,尤其是有座船舫在灯火的辉映下格外的有意境,若是能够住在这座院中的宅邸中,推开门就可以见到胜景,那该是多么的惬意。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吴都路

2、小娄巷

小娄巷,位于无锡市梁溪区,坐落在无锡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无锡市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其范围东西分别至苏家弄和新生路,南北分别至崇宁路和福田巷,现存北面和南面的东半部,占地面积约四万余平方米。

据史书记载,该片区域为无锡谈氏和秦氏两大名门望族的世居之地,始建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自从宋代以来曾有一位状元、十三位进士和十五位举人源自于此,到了现代,两院院士、著名学者亦频出此处,是无锡大名鼎鼎的“才地”。

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谈氏宗祠、福寿堂、来鹤楼、佚园、修俭堂、张孟肃宅、万备堂、将军府、金胜神庙、丛桂坊、绣衣坊等十大景点,可供中外游人悠哉慢品。

这里有着最神秘的古巷、最灵验的财神庙、最悠久的古井、最传奇的牡丹花、最高的门槛、最具特色的花窗等,这些都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景观。

漫步走进小娄巷,就会见到巷口的古门“绣衣坊”。由于小娄巷有诸多世代高门簪缨之族,朝廷勅建牌坊有七座之多,有绣衣坊、锺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进士世家坊,这些都曾经是历史的见证。

谈氏宗祠,是一座传统家族祠堂古建,是谈氏家族祭祖的场所。它是中国传统家族凝聚血缘情感的纽带,作为家族悠久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金胜神庙,这里不仅可以祈福、许愿,还可以欣赏来自自贡的非遗花灯,非常漂亮,造型也很有韵味,是理想的静心养性之所。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小娄巷

3、红沙湾

红沙湾生态园,位于梅梁湖与外太湖的交汇处,这里太湖浩淼,弦月湖滩,林果漫山,茶花香溢,是一个自然天成的生态观光园。

园区有翠冠梨、醉李、冬枣、杨梅、枇杷、柑桔、茶园等近千亩果品自采园,还有太湖好望角、金线牵葫芦、沿湖观光小道、湖上草亭、烟波浩淼亭等多处观光景点,另外还有垂钓怡情区、刘湾休闲服务区、自驾游野营基地、烧烤乐园、水上娱乐等休闲活动场所。

当然,红沙湾并不是四季皆美,这里最适合赏景的有两季,一是每年3-4月的梨花、樱花季,每到这个时节,湖岸的山崖上,梨花似雪,樱花遍野,处处是绝美的景色;红沙湾的第二个时节,是太湖的傍晚,每当夕阳西下之时,站在红沙湾的茶园内远眺,太湖烟波浩渺中,渔帆点点,湖山之间是金色的夕阳光彩,美轮美奂。

红沙湾太湖沿岸,绵延数里的湖畔栈道,是亲近太湖的最佳场所,栈道沿途设置有好几处休憩凉亭,供游人小憩及品茶观景之用。由于地理位置独特,红沙湾的杨梅成熟较早,醉李则稍晚,喜欢采摘的朋友可以在红沙湾享尽自然。

红沙湾以前是一个自然村落,盛产太湖绿茶,因此,山坡上栽满了茶树,樱花都是栽种在茶园中。每年樱花盛开时,也正是茶树抽芽的时节,嫩绿色的叶芽与浅粉色的樱花,组成了初春的色调,这也是红沙湾樱花独一无二的特色。

除了樱花盛开的季节,在这里平时游人不多,可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徐徐的清风,还可以带着小帐篷、野餐垫,和朋友一起感受太湖的温柔。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红沙湾路东

4、渔父岛

渔父岛,坐落于太湖五里湖中,而且也是一个陆路相通的湖中岛。五里湖,又名蠡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史传越国大夫范蠡偕西施泛舟此地而得名。

据记载,范蠡功成身退后,携西施隐居五里湖养鱼耕作,留下了我国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民间尊称其为渔父,故而其岛取名为渔父岛。

在岛的北端修筑了一条三百米的观景长堤,与“蠡湖之光”景区相连,为纪念西施而取名“西堤”,与岛西头通向“渤公岛”景区的“蠡堤”遥相呼应。两堤抱湖贯三景,堤湖相映,亭台石桥,花草绿荫,金沙湖水,波光粼粼,泛舟湖上,岂不美哉?

西堤略呈弧形,南接渔父岛,北连群蝶亮翅景点,从堤岸北端跨过石拱形的西堤桥,两旁柳丝拂面,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遍地,景色极为动人。堤内东侧一泓碧水轻波荡漾,满池莲荷,婀娜多姿,仿若西施披薄纱踏碧波盈盈而来。移步长堤,西眺湖面,杨柳风轻湖面宽,湖山春来如画图,清朝诗人刘齐在《晓发蠡湖》中留下“烟波远树山徐出,月落寒涛水正平”的千古佳句。

蠡堤位于渔父岛西侧,北连渤公岛,略呈S型,是一条以范蠡为主题的生态堤岸。全堤以桥相连,建有一座五孔拱桥,一座七孔拱桥,一座一孔拱桥和两座平长堤桥。两座多孔拱桥分别名为卓仁桥,善贾桥,凸现范蠡一生起伏跌宕、颇具传奇的事迹。漫步于蠡堤上,湖水轻拍堤岸,绿荫簇拥亭榭,极目远眺,绿水青山,尽收眼底,真可谓是“千米长堤平波起,分水浸岸相映趣,山水空蒙画难尽,一条玉带飘烟雨”。

岛上有一片人造沙滩,一个岛形生态湿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湿地上建有廊桥、水榭,是一个适合约会、漫步、求婚之所,因此在本地年轻人心中也被视为爱情岛。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环湖路789号

5、荣巷古镇

荣巷古镇,又称荣巷街区,位于滨湖区龙山南麓,梁溪河北,蠡溪片区的河埒地区西部,北以惠山山脉为屏障,南临无锡的母亲河——梁溪河,往东通过梁溪路与锡惠景区相连,往西通向梅园景区,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荣巷已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分为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落。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荣氏家族以荣宗敬、荣德生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群体快速崛起,使荣巷逐渐变为街镇,给荣巷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建起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烙印和乡土特色的建筑群。

如今,荣巷还保留着一条长约380米具有近代风貌的老街和157座具有时代烙印及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群。“荣巷近代建筑群”源自明清之际荣氏家族聚居的自然村落,在呈现江南水乡风貌的总体特征中,又具有自身独特的鲜明特征,其深受荣氏家族文化、工商文化、山水生态、江南园林、农耕文明、中西合体的近代文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形式多样性和地域独特性,构成了精彩纷呈的多文化景象。

过去巷前有条小河,名梁溪,为无锡的旧称,如今已被宽阔繁华的公路所替代。巷内大多是平房,庭院深深,只能看见饱经风雨的青砖。老旧的庭园不大,部分仍留有古井或假山,与主人闲聊,巷内多数人均属于“梁溪荣氏大家族”。

荣巷古镇分为四大区域,包括无锡近代工商业发展历史展示区、荣氏家族史展示区、民居民俗旅游区和高品味居住区。

如今再去荣巷古镇里面游玩,游人很少,除了荣氏家族的故居之外,还有一些新建的楼房,昔日的商业繁华不再,已经是一个缅怀过去的场所。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

6、长广溪

长广溪,位于石塘桥至壬子港,北接东蠡湖,南连太湖,是一座原生态湿地公园,主要有石塘廊桥、雕塑园等景点。

对于无锡来说,长广溪是单体最大的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植物三百余种,野生动物、鸟类数十种,对于保护环境、鸟类迁徙都有重要的作用。

长广溪西岸,山峦起伏,层层叠叠,山川壮美,古木参天;溪东的平原一望无垠,绿野萍踪,秀美无边。坐落于长广溪上的横山桥、石塘桥、南泉桥等数十座桥梁,就好像一道道网络,将两岸联通在一起。

石塘廊桥,是长广溪公园里最美的地方,也被称为风雨桥、虹桥、蜈蚣桥,也是长广溪的标志性景点。石塘廊桥雄伟壮观,横跨宽阔的长广溪,不仅承载着渡河的功能,还为行人提供遮风挡雨、休闲纳凉的用途。

桥身主要采用花岗岩堆砌,共有五孔,整体由廊、桥、亭、碑组成。桥的两头各设一碑,廊桥装饰精巧、文化厚重、古色古香,廊桥内雕梁画栋、布局典雅,还刻有许多与无锡相关的历史故事。登桥远望,湖光山色,青山翠柏与倒影相互掩映,蠡湖宝界山雪浪山等景观尽收眼底,尽显秀丽风光。

雕塑园位于长广溪的东北方,取名“五里天堂”,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融汇中西雕塑文化,构造了极具美感的形态空间。园区内有许多雕塑作品,如大型的鲤鱼钢塑、鱼虾砖雕以及其他动物塑像和运动雕塑。

“长广溪头涨绿醅,山村一夜落黄梅。家家结网垂杨底,无数白鱼如雪来。”这正是清代诗人秦瀛在古诗《白鱼如雪来》中,精心描绘出长广溪的田园画卷。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山水东路东侧

7、东大池

东大池,地处龙山村嶂山与莲花山之间的山谷前,实为惠山溪流所汇成的深潭,溪水潺潺,古木葱茂,景色幽静,朴实自然,有“无锡小桃源”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东晋风水大师郭璞曾经到过此地,看过风水后,谓之“峰回峦合,风气凝聚之风水宝地”。明朝万历年间,南京太仆卿施策修缮祖屋,修浚大池,筑台望湖,开渠种藕,他也算得上是开发东大池的第一人。

过去,东大池堤岸旁风光独特,一棵杨柳一棵桃。每到春季,鲜花盛开,桃红柳绿,春光明媚,池水依依,真正是一个“游无锡者,不可不至之地”。

东大池曾经是繁华如梦的景点,可惜今天风光依旧,故人已不至。东大池还包括小桃园、白沙泉、燕庐等景点,深藏于巷陌深处,仿佛处于另一方天地。

池西平台是“清风源”景区,池北的“白沙泉”位于山脚下,成半圆形,过去一直是附近居民取水的地方,外围有一圈石栅栏,前后都立有石碑,上有“白沙泉”三个大字。

东大池北岸地势稍平,有一个人工堆砌的丘陵,土丘上有岩石,宛如一处石景。山南正面对着东大池的就是香雪亭。香雪亭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一底,主楼之外每层又各向池边延伸出一间,下面为避雨的廊亭,楼上则是观光露台,充满了浓郁的民国风情。

香雪亭周围叫樟园,因为种植了几十棵大樟树而得名,这些树占地极大,遮天蔽日,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站在树下,听风闻香,眺望远方,就像是回到阔别已久的村口。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东大池景区

8、吴文化公园

吴文化公园,是国内第一家由民间集资创办的一座文化园林,大多是江南风格,主要有稻丰圩、蚕桑巷、江南风情苑等景点。

公园的文化很悠久,大门是一座很有气势的传统牌坊,雕梁画栋、做工精巧,正中间镌刻着苏步青题写的"吴文化公园"五个大字。

公园以吴文化为内涵,园内为众人熟知的有十八展馆十六胜景,其中吴地开发史馆、吴地名人厅、吴地船桥史馆、吴地佛教文化馆、吴地民间信仰文化馆、吴地三百六十行展馆等展馆与吴文化息息相关。

进入园区,绿树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楹联匾额古屋,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赏心悦目的江南风情画卷。

牌坊的右侧是吴地人文馆,馆中有无锡名人厅,里面陈列了从古至今的吴地名人事迹,另外还有古典的碑廊,有许多草体狂书的碑文。因为年代久远,又有古文,有些已磨损、脱落,难以辨认。

出了人文馆,前方有“福”字立于林间,福上有两铜钱,左为福寿通宝,右为大吉大利。旁边上有一挑角亭阁,正中一门,上书“无锡碑林”四个大字,进入里面有无锡院士馆,介绍了无锡籍院士的生平。出门没有多远就是无锡风情苑,拾阶而上,苑内亭台楼阁,还能见到古代的衙门,“公正廉明”的匾额立于阁上。

实话实说,在无锡,像吴文化公园这样的景点确实不多,除了有精致的江南园林,还有一座小山可以慢慢攀爬,山上还有石蟹、石犀牛这些稀少的景点。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锡澄路25号

9、南泉古镇

南泉古镇,原称南方泉,始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留下了源远的传统文化,是江南文化一段历史见证,因曾经繁荣,历史上还被叫做“小无锡”。

据史料记载,其旧街兴起于明末清初,原老街所在地距现在的旧街也没有多远。因岁月变迁及战乱,原老街在大火中毁于一旦,从此,商业及生活逐渐转移到现在的旧街,这里也慢慢地变成了南方古镇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古镇南邻贡湖,北依长广溪,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名人,还留下了众多文化古迹,大多是留在了老街上。街西主要有两处古迹,一处是古井,名开化方泉,据传是晋代方士葛洪取水炼丹之所,古镇取名源于“方泉”两字,因地处无锡南部,南方泉也因此得名。

另一处为许神桥,据说是明代邑人何汝健赶考途经此处,见桥梁破旧,许愿中举后必重修此桥,后来果然高中进士,重修此桥后,其儿孙竟然出现“一门四进士”,一时传为佳话,桥也因此得名。

南泉湖岸线长达十二公里,湖边有座竹山,因翠竹苍松而得名,也成为编制工具的产地,在宋明两朝就被称为“具区胜地”,这里景色秀美,环境清幽,是难得的养生胜地。

与竹山相对的是西边的庙山,圆弧形长堤将两山相连,似长虹卧波。向南远眺,群山连绵,青山倒影于烟波浩淼的湖面,若隐若现,山高水远,气象万千。

南泉老街最后保存较为完整的“十字河浜”,仍居住着一些人家,留下的老屋显得比较破旧,大多数分布在沿河地段,“古朴沧桑的老街,小桥流水的意境”,依稀可以看出南泉昔日繁荣的景象。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

10、吼山森林公园

吼山,原名堠山,又名金牛山,位于查桥,呈东西走向,山峦起伏形似卧龙,植被丰富苍翠葱茸,是江南少有的山川田园风光。

吼山历史非常悠久,公元前12世纪,商朝末年,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泰伯,偕弟仲雍,南下荆蛮,曾在吼山停留,后又移居梅里;据唐代地方志《吴地记》中所书,周七里,高七十丈,不峰不峦,突起平地;据清代著作《泰伯梅里志》记载,堠山在龙腿西,一名七云山,亦名缑山。

由于吼山景色优美、人文丰富,故而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光顾此地,留下了泰伯洞居、飞来椅、七云禅寺、一壶泉、金牛舍、七仙女嬉水等文化古迹。

七云禅寺,位于吼山南麓,始建于南北朝,文化底蕴深厚,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虽然身处繁华都市,然七云寺始终不忘初心,晨钟暮鼓,道场肃然。

据传,吼山曾有奇异的天象,常有七朵彩云在山顶显现,俗称“七彩云”。南朝文人曾在此山刻下“佛驾七云天边来,缘系十方布慈悲”,故此得名七云禅寺。

山上有个圆形的“生池”,四周围叠放了黄石,水中央有个“神牛”雕像,做工精致、栩栩如生。神牛关系到一段传说,远古时期,有个孝子,养了一头神牛,既要抚养母亲,又要为母亲治病,辛勤劳作多年。天上七仙女驾祥云游历吼山,听说过此事之后,为孝子解了难。故而今生池中塑有神牛,专门介绍这个民间传说。

如今的吼山森林公园,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山涧茶树悠悠,松竹翠绿,云涛雾绕,鸟鸣花香,山下映山河清澈如洗。登上贤光阁远眺,一派山水风光胜景,苍茫大地。

地址:无锡市锡山区映山路与西大街交汇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转发、收藏、点赞!)

在你的心目中无锡还有哪些好玩的冷门景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