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十大著名寺庙

人气:297 ℃/2023-02-20 21:24:24

洛阳十大著名寺庙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1、洛阳白马寺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教发源地和祖师之庭。白马寺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其中“马寺钟声”象征吉祥如意,入列“洛阳八大景”。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2、灵山寺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灵山寺原名报忠寺、报恩寺,亦名凤凰寺。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城西灵山北麓,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周灵王寝葬于此,故名其山为灵山,灵山寺也因此得名。寺内建筑原有山门、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楼及左右配殿等。现仅存山门、中佛殿(又名大悲殿)和大雄殿等。大雄殿内的三世佛像为明代泥塑作品。砖墙上嵌有历代题咏石刻二十八幅。大雄殿前阶有七级佛塔,建于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大悲殿、大雄殿皆作单檐歇山顶,斗拱梁枋,保留着金代建筑的遗风。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灵山寺

3、洛阳大福先寺

唐代东都洛阳的大福先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著名寺院。大福先寺原名“太原寺”,是天后武则天(624—705)于其生母、太原王妃扬氏(?—670)旧宅所立。中外高僧法藏(643-712,康居人)、菩提流志(觉爱 ?—727)、阿你真那(宝思维 ?—721),地婆诃多(日照,613—687)、善无畏(637—735)、义净(635—713)、志辩(755—827)、道丕(889— 955)、等人皆在此寺译经或宏扬密教,阐发律学,传播三阶教。后成为对日本影响极大的律宗传播中心。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唐寺门1号

4、洛阳广化寺

洛阳广化寺 ,是北魏所建龙门八寺之一。八寺分别为石窟寺、灵岩寺、乾元寺、广化寺、崇训寺、宝应寺、嘉善寺、天竺寺。寺前山坡建有石阶,中有五层高大建筑包括高山门、天王殿、伽蓝殿、三藏殿、地藏殿。寺中另有无畏师塔、钟鼓楼、厢房等。其中“神水亭”内有千年神泉,俗传好人取饮时有水,坏人欲饮时井干。望朝亭,高居山巅,可登临远眺洛城,传说旧时有一皇上来龙门游春,登此处回望都城,忽见宫中有叛逆作乱,急速返宫,得以及时平定,遂建此亭以记之。还有传闻说这广化寺是曾经武则天离开开封带发修行之地。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村广化寺路

5、洛阳玄奘寺

玄奘寺又名唐僧寺,位于偃师缑氏镇唐僧寺村北,紧傍207国道,玄奘寺始建于北魏,原名灵岩寺,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幼年的玄奘曾多次到该寺聆听佛法,玄奘取经返回后曾回寺看望僧众,被誉为大德、大善之人,为了弘扬他坚毅卓绝的精神,又改名为“兴善寺",唐太宗曾赐地40顷敕令重修,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自神都洛阳出发,登封中岳,路过该寺,也曾赐金重修,并赐地百顷。后人为表示对玄奘法师的怀念,又改名为唐僧寺。1996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拜谒唐僧寺,提议更名为“玄奘寺"并亲题“玄奘寺"匾额。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村中

6、洛阳香山寺

香山寺,龙门十寺之首,位于洛阳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而在历史上,武则天、白居易、乾隆皇帝、蒋介石等人,都与香山寺有着不解之缘。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石窟景区伊河东岸东山

7、洛阳观音寺

洛阳观音寺位于洛阳市汝阳县城东南十多公里的黄屯村南面,圣王台村北坡。又称下寺。北临汝河,东傍板棚河,南依凤凰山,绿树葱郁,景色宜人。观音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以及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观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后高,走进门去,依次可以看到一座硕大的山门,高耸的钟楼,三间大的头殿、二殿、三殿(正佛殿),精致的石砌“一步三空桥”,左右对称的迎旭阁、横霞阁及两孔石窑。东面窑里的石雕佛像,额题是“何须面壁”,两侧挂着“莫向他山借石,还来此地做人”的一副对联,所含禅机耐人寻味。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小店镇南圣王台村

8、洛阳藏梅寺

藏梅寺本名白云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顾县乡回龙湾村,因背靠白云山而得名。旧时香火鼎盛,规模宏大,有四层院落,头层为四大天王殿,殿前东壁塑有黄巢坐像,披盔戴甲,气势不凡。据《巩县志》记载,唐代黄巢起义西伐长安时,曾在此驻兵,并挖洞贮粮。直到今天,附近还有阅兵台、练兵场、饮马泉等旧名。二层大殿供弥勒佛像。三层为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佛。最后一层是僧人居所。藏梅寺位于青龙河谷中,峰峦拱秀,溪流萦回,林木葱郁,幽静秀美。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顾县镇回龙湾村村南

9、洛阳龙潭寺

龙潭寺位于张坞乡岳社村东南的龙潭河东。因寺附近有一面积约60平方米左右的龙潭而得名。以寺院大殿结构造型特点,可推断为金代所建。现存大雄殿、天王殿、东陪殿、僧房等17间。另有土窑7孔,总占地面积3亩多。院内石碑多块,碑面风化,字迹模糊。其中一块上面有“天和元年”(公元566)字样,是否为创建年代,尚不能确认。据传,原来这里有龙王庙,后改建为佛寺,寺院外西面和北面各有僧塔一座,一为“晓岗云公和尚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寺南有柏林瀑布,风光宜人。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张午乡龙潭寺

10、洛阳白云寺

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之古刹白云寺,背倚千仞白崖,高耸入云。古刹始建于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70年),与洛阳白马寺(始建于公元68年)是同时代建造的姐妹寺,距今约2000年,现存四块碑碣为证。昔时,晨钟暮鼓、僧众诵经礼佛声闻十里开外,香火鼎盛乃豫西一大名寺。土改期间一度遭到破坏,后毁于文革时期,有居士尚记古寺对联:红尘滚滚苦海无边,白云悠悠回头是岸。今日,古寺在遗址旁边重建,原遗址依然保存。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三组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甘肃十大著名寺庙

甘肃许愿很灵的寺庙 与莫高窟齐名 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就在张掖

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甘肃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连绵巍峨的祁连山脉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张掖令人惊艳的自然景观,也为这座古城遗留下大量极具游览价值的名胜古迹,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境内的马蹄寺,就是其中一处。

佛教由西域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地区,在佛教东传的路线上,留下了许多古老的佛教石窟和寺庙遗迹。其中开凿于东晋十六国北凉时期的甘肃张掖马蹄寺,因传说中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马蹄寺由普光寺、胜果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等70余处石窟组成,绵延近30公里,特别是建在悬崖绝壁之上的千佛洞和“三十三天洞窟”,堪称集石窟艺术、藏族风情、祁连山风光于一体,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并称为河西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虽然马蹄寺和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都是开凿在陡峭的岩壁上,却有着特别之处。它不像其它石窟那样在峭壁上修建栈道,而是从山脚凿洞进入山体,然后斜向上凿洞,形成长长的廊道通向最高的七层庙宇,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之最,充分体现了古代建造者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极其坚韧的毅力,被誉为国内唯一的建筑奇观。

马蹄殿是马蹄寺的核心所在地,也是马蹄寺名称的来源。相传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天马下凡时路过马蹄寺,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马蹄印。由于人们把天马下凡视为吉祥的象征,千百年来许多僧侣慕名到此开凿石窟、修建寺庙,马蹄寺也因此而得名。

马蹄殿正中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金身像,左右两侧分别为弟子贾曹杰、克主杰。那块约有0.3平方米的“马蹄印记”祁连石,也一直被保存在马蹄殿内,成为马蹄寺的镇寺之宝。藏传佛教信众们相信在去西藏朝圣前,一定要来马蹄寺拓印马蹄印记,朝圣之旅才会圆满。

甘肃民间自古流传着“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上三十三天真遗憾。”之说。当你来到“三十三天石窟”的入口,必须弯腰屈膝,钻进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洞口,有如登天梯般手脚并用,才可以攀登上这一段由古代僧人手工开凿的险陡通道,到达石窟的最高层。

“三十三天石窟”的最高层就是著名的“绿度母殿”,也被称为绿度母菩萨的道场。在藏传佛教中,绿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相传观音菩萨因悲悯天下众生而流泪,左眼的眼泪化为白度母,右眼的眼泪化为绿度母,她们为观音菩萨分担救度众生的责任而降临人间。

“绿度母殿”内供奉着21尊度母菩萨像,其中一尊全身呈绿色的绿度母坐像,是马蹄寺中的本尊佛。据说这尊绿度母菩萨是“三十三天石窟”峭壁上一块孔雀石自然生成的。因其在夜里闪闪发光,被寺院的僧人取下后藏进一尊泥塑绿度母塑像腹中。

相传这尊绿度母石像的加持力非常迅速,能够达成所愿,化解一切厄运,在甘肃、西藏、青海等地家喻户晓,受到民众的虔诚供奉,马蹄寺也因此在藏传佛教地区享有“小布达拉宫”的美称,佛教信众如果一生没来过马蹄寺朝拜,会感到终身遗憾。交通:张掖市汽车南站有去往马蹄寺的专线车。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