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结婚时不一定要买肥皂盒的,主要根据个人的意愿和当地的婚俗而定的,而肥皂盒是女方带过去的,是寓意着财势,同时还会带一些床上用品、拖鞋、睡衣、红色脸盆、红桶、毛巾等,而红桶里面放一些花生、枣子等物品。
在我国结婚时,其聘礼和嫁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婚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结婚不一定要买肥皂盒,有的地方需要买,但有的地方是不用的,主要根据当地的婚俗而定,而这也是一个财势、幸福美满的象征。
通常情况下新娘在当天需要带的东西有床上用品、拖鞋、睡衣、红色脸盆、红桶、毛巾、浴巾、肥皂盒、喜娃娃、喜碗、喜杯等,而红色同寓意着子孙桶,里面会放一些花生、红枣、爆米花、卫生纸等多种物品。
而这样也寓意着早生贵子的说法,而红色脸盆里面放的是男方父母亲的鞋子和袜子、帽子等物品,有些地方还会放一些礼金在里面,表示对公婆的孝敬,之后在另一个盆中放一些健康秤和红枣、桂圆、树枝等。
肥皂盒收藏 别样也精彩
王先生收藏的肥皂盒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张秋焱
香皂是我们的日常用品之一,肥皂盒这样的东西更是家家都有,但是您收藏过肥皂盒吗?当然这里说的肥皂盒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几块钱、十几块钱买回来的塑料制品,它们大多距今有近百年历史,质地以陶瓷居多,样式更是千奇百怪。
“我第一次注意到肥皂盒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在文化商城有一些卖文玩的店家,作为它们的老顾客我时常去逛。有一次我在一家商店的柜台里发现了一个粉彩陶瓷肥皂盒,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没办法再把目光挪开了,这么漂亮的一个瓷器居然是一个肥皂盒,真有种‘大材小用’的感觉。后来当我关注肥皂盒收藏时才发现是自己少见多怪了。”我市收藏爱好者王蒙说。据他介绍,瓷皂盒是从西洋进到中国的一种生活用具,土话管肥皂叫胰子,早在清代晚期就开始生产并进入皇宫贵族或寻常百姓家中,直到上世纪70年代塑料肥皂盒出现,瓷皂盒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市场上的陶瓷肥皂盒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有,不少肥皂盒还非常具有时代特色。不过因为陶瓷的肥皂盒易碎,保存起来比塑料的难,成对保留下来的比较稀少。和其他收藏品相比肥皂盒的价位较低,经常可以用一二百元的价格淘到不错的东西,更加适合普通收藏爱好者拥有。
王先生介绍说,不同的人还可以选择不同图案的皂盒收藏,因为肥皂盒上面的装饰也有讲究,比如说新人结婚时使用的肥皂盒,上面一般会有“囍”字,图案石榴、苹果、佛手象征吉祥如意的纹饰居多,取其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谐音。而寿桃形的皂盒大多是子女买来送给老人使用的,希望老人健康长寿;六棱形皂盒的图案多是蝴蝶、鸳鸯、孔雀开屏等,这些象征爱情美满的图案更受女性喜爱。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合心意的皂盒也是一种不错的收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