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常家茶书香(34)
高祖寿序(上)一一一一洪九公七旬寿序及发现过程
2023年3月12日,常士景(常氏十六世孙,养和堂)到太原图书馆参观“太原书协四十周年展”时,看到了一幅常旭春 (常氏十四世孙)书写的《堂叔洪九公七旬寿序》(以下简称《寿序》)十二条幅的墨宝,拍了照片发到常氏家族微信群里,与族人分享。
这幅墨宝是由常赞春兄弟二人联手为其堂叔常立范所写,常赞春的佳文,常旭春的书丹,是一幅难得的珠联璧合的珍品。下面这张照片是在图书馆展出的十二条幅影印件。
十二条幅影印件照片
《常氏家乘》(以下简称《家乘》)提到,赞春公和旭春公兄弟两人经常合作。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两人合作的墨宝,可谓是经典之作。虽然仅仅是照片,现在能看到,我已经深感幸运!心想一定要去太原的图书馆瞻仰一下这幅珍品。
洪九是我高祖常立范的字,常氏第十三世孙,生于清咸丰九年七月十六日(1859年)巳时,清廪贡生,浮山县儒学教谕覃恩加一级敕授徴仕郎。在《家乘》中,对高祖的介绍很简单,通过这篇《寿序》,在欣赏先辈文笔墨宝的同时,还能进一步认识高祖,这让我很是兴奋。
请教士煦三叔、请教好友、又查字典,一个字一个词的认真核对,我和锦培终于将其录入电脑,成为了一篇现代文格式的《寿序》。但因为水平有限,其中的个别文字没有辨认出来(用“?”表示),还有的虽然辨识出来了,但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下面是整理出来的《寿序》全文,文字尽量与原作保持一致。
堂叔洪九公七旬壽序
吾家往昔盛时凡年臻耆耄於照弧设悦之辰子姓鞠?稱觞為酒食集賓朋梨看難老颂祝者必為文以書诸屏而其文則乞诸郷邑耆碩道古今誉盛德家乘所垂昭然共见惟 厚卿公以清光绪甲午七十壽自為辭貭言示後 和卿公配趙太淑人以戊戌預祝八徵命赞製辭舞亦以鸿碩敷陳信揚其盛而挟人稱述差得其真且可使孫曾式庸言庸行之常似愈於亀息鲐文之侈者乎兹戊辰纪歳月律在夷則中旬六日為
堂叔洪九公七旬正壽今吾家大非昔比矣然而啜菽饮水亦足盡歓麟玺弟既酌大斗祈黄耇赞亦謹步诸友戚之後属诸弟姪稱壽有觞而為之嗣吾
叔或亦欣然而一酹也赞生也晚不及预 伯 叔诸公修學之盛然自成诸生應學使者试及秋试郷闥幸獲追随竊見
叔意量則寛以平持身則和而介均今之壽徵也谨述之
叔屡试優等取古學见人之長常若不及每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津津樂道一若恐當吾世而失之者即试畢返家談及某君尚行谊某君擅词章某君志檏學又若恐赞等擇友或妄而隐為之示以周行者而辭均谆懇大異夫徵逐聲氣者比也傳稱静而有常故壽斯豈轻躁者所能妄讬哉又省垣士?流品不齋
叔当肄業書院或僦宅應课试自奉清约寒畯莫逾雖朋儕啁虐語雑滑稽而矩度自厳廉而不刿即佻达城阙不乏其人弟以澹然者戢其浮夸而不以重拂者滋嫌忌传稱有容德乃大大德之必得其壽夫固徵诸古昔已
叔以禀贡生於壬寅歳司鐸浮山不矯激以沽名不宽弛而从下赞以乙巳歳在平陽府署府尊楊公座師也命视察學务至則见黉宇洒然花木蓊蔚一僮以供服役官绅談䜩倍見谐和而從無片語之涉私诸生谒見谆谆以敦品绩學為谕自视欿不敢辄以師道自負然對於涉诈冒或違碍者則毅然不容假借诸生樂
叔之慈祥而不敢稍為欺蔽任職五年浩然隐退諸生依慕绅商惓懐自黉宫訖郊関舉酒祖钱相與嗟咨而擎長之送返家吏设之為雪涕夫非懐之感人滋深廣文冷官耳寕得致此耶是
叔之宽平和介小見於服官者疏廣之祖道都门行人歓颂韓昌黎况楊少尹老而告帰引以為荣幸若尔古今人孰谓洵不能及也再徵吾
叔之居郷也不激不随不暴人是非訓幼稚則無忿詈之加御僕设绝無求備之使家人雍睦善氣充庭疏食布衣安之如素古人頤飬天和貴夫澹定如吾
叔自赞應试追随迨今不易初度而筋力康疆不顕衰憊固合乎天和之頤飬而又得麟璽弟勤檏娱親國棨國棐均畢業任事各效所長不敢以惰游贻 重庭愛更有曾孫小女朝夕戯娱古稱含飴弄孫人生樂事加以莭届新秋天清氣爽村居淳檏不撄世梦籍以引年短杖可扶茂树可荫又與子姪孫曾談先世之清徽勉日新於後裔則此飮和食德流长源逺较前此具音尊合賓友衣冠拘束啓处弗遥玩時愒日而作虗器杯盤狼藉载號载呶今雖时過境迁难追其盛然赞不敢以若爾者為
叔壽竊有念夫易简而天下理得理得而心安於言自有物行自有恒易道之可久也又诗稱自今以始歳其有君子有毂飴孫子于胥樂子是此澹而彌旨引而愈長他年
叔洊届八十九十以及百龄赞亦敢吮笔抽思為
叔寿觞之迭介也
堂姪赞春謹撰文 堂姪旭春謹书字
友谊積成永豊盛店豊泰店天亨永隆泰成德聚成同辑五同源逹同濟薬房范華公司保華興南谦亨瑞隆裕復興和芝蘭裕万兴玉中興玉 契末于棣棠王國桢史克譲鄭世桓王傑聶宗普劉煜曹立魁李如梅阎㯄铣 戚谊温忠教侯榮宗王步鑾郭柏年史可铭李焕南王瑜 受業张步英魏功峻焦定國劉培衡劉步宵劉楹 族兄衡世堂姪肇春惠春建春浴春蔚春瀚春捷春彦春韡春书春濂春堂姪孙鳯藻鳯梧鳯祺鳯集國晟鳯桓國暹鳯翙國华等仝恭祝
中華民國十七年夏正孟秋之月 毂旦
对于这幅《寿序》的发现,族人比较兴奋。2023年3月24日,常孝东在家族微信群分享了《寿序》真迹的照片,并附言:我专程去见的馆长,给图书馆赠送了三本《晋商常氏英贤录》,馆长回赠了一套图书馆刚出版的赞春公著作《柞翰吟庵金石谈》。我还亲眼目睹了《寿序》的真迹,是写在黄绢上,用绿绫装裱的,展出的是影印件。下面就是真迹的照片,这是第一幅。
常士鸿(常氏十六世孙,贵和堂)说,十二条幅原件放置在一个制作非常精致的盒子里。下面照片是放置在盒子里的十二条幅。
保存完好的十二条幅原件
随后,常士景在家族微信群里谈到: 我这两天从《晋商常氏英贤录》查到戟门大爷生平,结尾有这样的表述,“文革中,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书籍,常国棨将大量个人藏书无偿捐赠给公共图书馆。可能这一套十二条幅《寿序》就是其中之一,其它文献有待进一步查实。”
戟门是我爷爷常国棨的字,捐赠一事,听我老爸讲过。当时爷爷看到红卫兵抄家,很多东西都被毁了,为了让自己收藏的书画和大量的线装书不被毁坏,也为了避免被抄家,爷爷主动将自己的珍藏,装车送到图书馆。但后来这些收藏命运如何,不得而知,我也不清楚具体捐的是什么。
这两天才发现老爸留下的3页文稿和一张老爸写的小纸条,文稿是《寿序》抄件(见下面照片右侧),看不清是何人抄写,从笔迹看不是老爸所为。小纸条上写着“洪九公寿序 原件为六画屏(或八页) 失于文革 此为抄件”(见下面照片左侧)。从照片中两张纸的新旧程度看,小纸条应该是近期的,我推测,老爸应该是在2010年以后发现抄件并书写了这张纸条,因为《四不斋遗墨》于2010年9月出版,老爸没有跟我提及过《寿序》一事。
第五次重修《家乘》是在1921年,《寿序》写于1928年,未能收入属正常。而2010年第六次重修《家乘》时,常氏族人中没人知道这幅《寿序》存在,我老爸那时也不知道,所以也就没有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