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故乡——通化白鸡峰吴里常沟
人参的名称由来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记载着中国4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吴里常沟名称的由来
光绪年间,从关里来了一位娃参老汉,名叫吴里常,他听说这山里有人参娃娃,于是便住进山里,决心挖遍青山也要挖到这个人参娃娃。历经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在这沟里挖到一颗八两七钱的大山参,尽管没有挖到人参娃娃,这八两多的山参已经是宝了。于是,他赶紧下山送到了官府,县令问他想要钱、要地、还是想做官。老汉左思右想还是要块地好。因此,官府赐给他一块地界牌匾,并告诉老汉在本县范围内你可以任意选地,把这块匾插到哪里,哪里的地就是你的。老汉走遍通化周边各地都没有选中自己想要的地,最后还是认为白鸡腰(白鸡峰)这块地好。于是,就把匾插到了白鸡腰(白鸡峰),这沟也就由此得名流传至今。
“参王谷”——打造中国人参中医药基地
通化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距市区 25 公里。
园区内最高峰海拔为 1318米,园区面积为16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 98.7%。公园有五峰二瀑一潭等 30 多处景点。
这里有通往集安、平壤、汉城的东北亚古丝绸之路;有东北抗联密营遗址;清朝光绪年间在这里采得中国最大的山参。峰顶几亿年的块状玄武岩石,被人们称之为长白山第一奇石天石,其分布在山巅之上,形成白色石瀑,蔚为壮观,它的形成与存在至今一直是个不解之谜。白鸡峰天石成为长白山脉与天池遥相呼应的两大自然奇观,长白山天池,谓之阴;白鸡峰天石,谓之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共奏长白山和谐之魂!
如今,通化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全力五里常沟打造成“参王谷”,开发白鸡峰中草药资源,建设中国人参中草药基地。
来源:通化白鸡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