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叫康熙:揭露历史的隐秘为什么康熙的御笔

人气:329 ℃/2023-11-06 19:20:38

揭露历史的隐秘:为什么康熙的御笔“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

1962年,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下达批示,准许修缮恭王府。

就在工作人员热火朝天地准备工作的时候,竟然在恭王府的后花园秘云洞中,惊喜地发现了失踪已久的康熙福字碑。

康熙所写的这个“福”字与一般福字不同。

传统福字一般方正、饱满,体现中华民族“大团圆”的幸福特点。

而康熙的这个“福”字不仅字形狭长而且字体也更瘦一些。

这不是康熙字迹丑陋,而是有意为之,取其“长寿”的寓意。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福字中,竟然蕴含了五种字形。

这五种字形分别是“字”、“田”、“寿”、“才”、“福”,寓意为多子、多寿、多财、多福、多田。

周总理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大笔一挥,将它命名为“中华第一福”。

也多亏了周总理的认可,这块福字碑后来还有了“天下第一福”的美誉。

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写一个这么“不伦不类”的“福”字呢?

答案是:为祖母孝庄太后祈福。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孝庄太后在马上就要过六十岁大寿生日的那天突然重病了,而且传唤了所有太医都没有个准确的医治结果。

一向孝心可嘉的康熙皇帝自然是对此心急如焚。

为了给孝庄太后续寿、保平安,康熙皇帝决定沐浴斋戒三天,然后怀着真挚的感情写下这个“福”字。

由此可见,这个“福”字蕴含着康熙皇帝对祖母孝庄太后的殷切祝福。

而且这个“福”字还不简单,它上边还盖有“康熙御笔之宝”的玉玺。

这个字加盖玉玺之后,显得更加珍贵,也更加具有代表性。

在清朝,人们认为这是“福星高照、鸿运当头”的意思,也是寓意吉祥,可以镇压天下所有邪祟的正义之宝。

或许是康熙皇帝的孝心感天动地,孝庄太后得到这个福字之后,病情竟然真的奇迹般地得到了缓解。

五天之后,竟然真的痊愈了。

之后的孝庄太后身体康健,一直活到了75岁高龄。

因此孝庄太后也一直把这个“福”字视若珍宝,还特意命令工匠将其刻成了石碑。

PS:康熙皇帝后来几次想要重新提笔,再写一次,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这个神韵,于是一些马屁精都认为这是什么所谓的“天玺洪福”、“天赐神福”之类的。

而且由于机缘巧合,这个“福”字加盖了玉玺,由于玉玺是不能够倒置的,因此导致这个福字也成了不可倒置的福。

由于这个福字的特殊性,所以当它被刻成福字碑之后,一度成为了王公贵族争相拓印的“至宝”。

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在新年来临之际都会进行这一仪式感的行动。

也是因此,现代许多人去首都北京旅游时,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去长城沾霸气,去故宫沾王气,去恭王府沾福气”。

为什么是恭王府里才有“福气”?

其实就是因为这里有康熙的“福字碑”。

关于康熙的“福字碑”,其实命运非常曲折。

这个“福字碑”之前一直被好好保存在紫禁城内,到了乾隆年间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

直到1962年,这个失踪三百多年的“福字碑”才终于重现天日。

关于“福字碑”是如何到恭王府的,近代历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谁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仅关于和珅就有三种说法:

其一,和珅偷偷将其运送到了恭王府。

其二,乾隆将其赏赐给了和珅。

其三,乾隆给固伦和孝公主的陪嫁物品。

由此还引出了另一个传说:嘉庆登基之后,选择直接赐死和珅,抄没家产。

在抄没和珅家产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这个福字,但由于时间过久,被镶嵌在秘云洞内的太湖石与其已经紧密结合,还形成了天然的“寿”字。

如果将其强行拆下会破坏这个天然形成的“寿”字,成为“折寿”。

而且秘云洞内的假山还被和珅有意修成了二龙戏珠的模样。强行拆解“福字碑”不仅会“损寿折福”,还会“毁龙头”、“断龙脉”。

这对于古代皇室而言,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因此嘉庆只能原封不动,将假山封死,为了严防不法贼人破坏,他还把这个消息隐藏了起来。

这也是“福字碑”三百余年未被发现的原因。

正所谓“福寿双全”,有福必须还要有寿,人生才得以圆满。

康熙所写的御笔“福”字,不仅同时蕴含着五种福气,还将福寿融为了一体。

因此民间还有将其称为“万福之源”的说法,周总理也因此将其命名为“天下第一福”。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清史》《晚清血泪》《走向共和》《孝庄秘史》等。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