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力哥说农,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转眼明天就是入伏的日子,伏天的日子是高温闷热的,此时人体抵抗力差,特别容易遭受“六邪”入侵,在古代医疗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熬不过去,所以单独从四季里引入“伏”的概念,就是告诉人们入伏后要及时保养身体,安全度过苦夏,如今伏天就要到来,农村老人说初伏要“三吃三不做”,平安度三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狗肉
伏天吃狗肉由来已久,大家会发现“伏”字就是一个人加一条狗,说明古人早期就是通过杀狗祈求顺利过夏,因为伏天潜伏着邪毒,杀狗吃狗肉就可以抵御这种邪毒,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民间俗语“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如今在广西玉林市仍有荔枝狗肉节,从夏至开始直至伏天结束,不过狗是人类的朋友,最好不要杀生呦!
二、饺子
民间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是因为伏天气候潮湿闷热,人们情绪也会变得低落,精神状态不佳,也没啥胃口,俗语“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可见精神倦怠,由于五月是恶月,六月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饺子就是把各种吉利的东西包到馅里,可以“辟邪”,而且饺子美味可口,可以刺激食欲,增强体质,《魏氏春秋》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可见伏天吃饺子由来已久。
三、羊肉
伏天吃羊肉是我国一个传统美食节,又称“伏羊节”,每年传统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由于羊肉性热,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体内湿气驱除,可以更好的保养身体,在我们淮海地区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伏天吃羊肉习俗在古代就有,《汉书》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
由于此时空气潮湿闷热,人体稍微不注意就会遭受六邪入侵,所以伏天还有三件事不能做。
一、冷饮食品
夏季天气炎热,体内燥热,人体为了降温会不停出汗,冷凉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伏天不宜多吃冷饮食品,因为冷凉的食物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引起腹胀、腹疼等,同时让身体处于寒湿状态,引发各种疾病。
二、冲凉水澡
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身体大量出汗,全身的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突然冲凉水澡,血管收缩,体内热量一时散发不出来,就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呕吐现象,所以天热不能急忙冲凉水澡,反而此时洗热水澡更加舒适。
三、赤膊散热
伏天温度几乎都在38℃左右徘徊,人体的温度是恒定的,多在36℃,它是依靠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当外界温度与体温一致时,基本靠汗液散热,若是气温高于体温,那么皮肤非但不能散热,还要吸收外界温度来平衡温度差,所以光膀更容易中暑,适当穿衣有助于身体舒适。
综上,明天就要入伏了,农村老人说伏天“三吃三不做”,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值得大家借鉴,你们那里入伏后,有什么讲究呢?不妨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