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腐病属于什么类病害?生长后期及贮藏期间的常发病害

人气:489 ℃/2023-12-09 23:06:20

【作者:老刀网络 张英翘】

苹果褐腐病是苹果生长后期和贮藏期间的常发病害。目前正是苹果生长后期还请各位果农可以早日关注果园的病害!

苹果被害果实表面初现浅褐色小斑,软腐状。病斑迅速向外扩展,在10 ℃时约经10天即可使整个果实腐烂。病果的果肉松软成海绵状,略有韧性。后期在病斑中形成同心轮纹状排列的灰白色绒球状霉团,这是褐腐病的典型症状。病果多早落,也有少量失水干缩成僵果残留于树上。在贮藏期,病果上呈现蓝黑色斑块。花和果枝受害发生萎蔫或褐色溃疡。

在8月29日山东省烟台市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就在农管家询问:此病是那种病害,应该如何防治?

(来源:农管家用户提供)

农管家专家解答: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寿县):褐斑病危害:建议用22%嘧菌酯·戊唑醇27-32克/亩喷雾、30%苯甲·嘧菌酯30-50毫升/喷雾、400克/升戊唑.咪鲜胺1000-1500倍液喷雾、75%肟菌·戊唑醇4000-6000倍液喷雾、20%噻菌铜83-166克/亩喷雾、健达或露娜森等 氨基酸叶面肥交替使用防治!

赵娟(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褐斑病可以用苯咪甲环唑咪鲜胺或氟硅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

刘锐珍(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高湿褐斑,用多抗十阿砣。

刘风花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褐斑病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戊唑醇防治。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褐斑病,可用苯醚甲环唑、苯甲醚菌酯,异菌脲、戊唑醇,氟硅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交替使用喷雾防治。

以上就是农管家专家的回答,您的果园是否出现了此状况的呢。还请各位果农早日自查。

炭疽病的百度百科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危害枝条。

一、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软腐下陷,腐烂果肉剖面呈圆锥状向果心扩展。病斑表面逐渐出现黑色小点,隆起,排列成轮纹状,潮湿时突破表皮涌出粉红色粘稠液状物。最后全果腐烂,多数脱落,也有是谁干缩成黑色僵果留于树上。果实采收后,在包装,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温湿度条件适宜,带菌果实陆续侵染发病,造成果实大量腐烂。

二、枝干受害,多发生于老弱只,病虫枝及枯死枝。最初在表皮形成深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随后病部溃烂龟裂,木质部外露,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部以上枝条全部枯死。

三、叶片受害常引起早期脱落。幼嫩叶片感病,症状初为红、红褐色或黄揭色小点,略凹陷,不规则针尖大小,病健交界不清晰,老叶受害症状初为淡褐色或黑色小点。随着病斑扩展及叶龄的增大,病斑周围带有红褐色、深褐色晕环。幼嫩叶片的晕环宽幅常超过病斑的大小。

发病规律

一、品种因素。果皮松、果点大而深,果实迅速膨大期正遇高温多雨的中晚熟品种发病较重。

二、气候因素。高温、高湿利于发病。温度28~29℃,相对湿度80%以上为进入发病高峰的温湿度指标。

三、环境因素。排水不良的粘土、洼地,树冠郁闭,日灼与虫伤容易造成伤口,以刺槐林作防风林的苹果园,都有利病害的发生。

四、特点。先在园内形成中心发病株,后逐渐向周围蔓延。病果有分片集中现象,树冠内膛较外部病果多,中部较上部多。病原在病果、干枝、果台、僵果及潜皮蛾为害的枝条上越冬。5月份借雨水、昆虫传播。直接穿过表皮或通过皮孔、伤口侵入果实。病原反复侵染多次,有时直至采收。

病害病原

有性态为小丛壳属Glomerella cingulata ,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子囊壳产生在菌丝层上或半埋于子座内,没有侧丝,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埋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涌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内平行排列一层圆柱形或倒钻形的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常成团,呈粉红色,单胞,长卵圆形,两端含2个油球。菌丝的发育温度为12—40℃,最适温为28℃。菌丝形成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2℃左右。分生孢子在28℃条件下,经6小时可发芽,9小时萌发率达95%以上。

农业防治

一、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和整枝修剪,及时中耕锄草,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合理灌溉,注意排水,避免雨季积水。正确选用防护林树种,平原果园可选用白榆、水杉、枫杨、楸树、乔木桑、枸橘、白蜡条、紫穗槐、杞柳等,丘陵地区果园可选用麻栗、枫杨、榉树、马尾松、樟树、紫穗槐等。新建果园应远离刺槐林,果园内也不亦混栽病菌的其他寄主植物。

二、清除侵染来源以中心病株为重点,冬季结合修剪清除僵果、病果和病果台,剪除干枯枝和病虫枝,集中深埋或烧毁。苹果发芽前喷一次石硫合剂或40%福美胂。生长季节发现病果及时摘除并深埋。

三、果实套袋保护,预防感染病菌。

推荐用药(病症表现期)

1、80% 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喷雾

2、25% 溴菌腈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25-208.3毫克/千克 喷雾

3、60% 甲硫·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0-60克/亩 喷雾

4、70% 咪鲜·丙森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90-120克/亩 喷雾

5、25% 咪鲜·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75-100克/亩 喷雾

6、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0-4800倍液 喷雾

7、46% 氢氧化铜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稀释1500-2000倍 喷雾

8、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15克/亩 喷雾

9、60% 唑醚·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

10、2%,4%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水剂(低毒) 使用1)500-600毫升/亩、2)250- 喷雾

11、30% 硅唑·咪鲜胺 水乳剂(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喷雾

12、20% 苯甲·咪鲜胺 微乳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

13、325克/升 苯甲·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50毫升/亩 喷雾

14、45% 咪鲜胺 微乳剂(低毒) 使用750-1000倍液 喷雾

15、25% 苯醚甲环唑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40毫升/亩 喷雾

16、22.5% 啶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35-45毫升/亩 喷雾

17、12.5% 氟环唑 悬浮剂(低毒) 使用2000-2400倍液 喷雾

18、42.8% 氟菌·肟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20-30毫升/亩 喷雾

19、400克/升 克菌·戊唑醇 悬浮剂(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喷雾

20、35% 氟菌·戊唑醇 悬浮剂(低毒) 使用25-30毫升/亩 喷雾

21、42.4% 唑醚·氟酰胺 悬浮剂(中等毒) 使用2500-3500倍液 喷雾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