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全国人大为征求意见公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中,第五条第三款“本法规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是指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应该理解为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定义。
结合栖息地实际、自己的认识,研读该法后,准备的修改建议是:“本法所称野生动物栖息地,是指野生动物自然分布、生息繁衍的重要地理区域。”主要想强调野生动物首选栖息地的保护,防止为了搞开发人为置换,以次充好。同时,适应野生动物栖息、采食、游走等习性,强调保护的区域整体性,如除自然生态区域外,毗邻或相互包含的农田、村庄、矿区等半自然区域,只要野生动物有利用都要保护,防止出于各种目的人为肢解区域内不同类型的栖息地,搞区别对待、弱化保护,以确保栖息地的充足供给。
但网上提交修改建议时,受字数一千以内的限制,这段有关栖息地定义的修改建议未能提交。不过提交了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恢复的定义,即:“是指以管控减免对栖息地和野生动物有威胁的人类活动为途径,预防新的生态破坏,恢复退化生态。”还是基于区域整体性保护,强调栖息地保护工作应面向经济社会领域,以减免人类活动压力为己任,防止绕开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继续以自然为工作对象。那样不但无法实现保护,还会增加原本没有的胁迫,容易和开发利用殊途同归。
今天,浏览过往积累的一些文字资料,看到有关栖息地的一段表述,有可能为更科学全面定义野生动物栖息地,助益更好保护,提供一定参考。这段表述是:“栖息地是植物和动物能够正常生活、生长、觅食、繁衍的区域,栖息地为生物和生物群落提供生命所必须的要素如空间、食物、水源以及庇护等。”
这个表述比较鲜活,相对具体化,有画面,好理解。特别是强调了植物、动物、生物群落的不可分割性,实际上保护动物就是从保护植物开始并一以贯之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应该让植物、生物群落等强势登场。它还强调了各种要素的全面保护,这个也相当重要,有干旱地区水源都在草场围栏之内,围栏之外的野生动物没有了可饮之水。有的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动物采食、休息、夜宿、繁殖在不同区域的特性缺乏了解掌握,划建时一些最应该保护的区域反而漏掉了,以致法定栖息地保护空间支持不了主要保护对象的生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