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至一定要吃饺子?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这事都弄错了

人气:456 ℃/2023-11-13 23:01:43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阴历十一月属于冬季第二个月,前有寒月十月,后有腊月十二月,从字面不难理解,冬月承上启下,从此开始气温更加寒冷。

作为"大雪"之后,也是十一月的第一个节气,冬至并非固定在某一天,而是位于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间,以太阳到达黄经 270°时为准。如2020年的冬至就是12月21日。

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期。过了这一天,黑夜的时间一天一天缩短、白昼则会一天一天延长。所以冬至也有"长日"的说法。

在古人看来,冬至这一天虽然黑夜最长,意味着寒冬降临。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于是认为过了冬至,阳气逐渐萌生。万物开始萌动了。

在这样的文化认知背景下,"冬至"不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还是古代的一个大节,相当于如今的元旦,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既然如同过年,自然少不了各种庆祝活动。对于现在人来说,冬至吃饺子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很多人都误以为吃饺子可以防冻耳朵,其实这种说法是以讹传讹。

严格意义上,冬至吃饺子是一种现代错误的做法,在古代,冬至可不是吃饺子,而是吃馄饨。

有人可能奇怪了,冬至吃馄饨这是为什么呢?说起来这事还和盘古有关系。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早在宋代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根据《岁时杂记》记载,当时京师人家,到了冬至这一天,都会吃馄饨,留下了"冬馄饨年饭饪"的说法。

最初,冬至吃馄饨的用意是祭祀先祖,这种习俗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生变化,到了清朝中期,文化中心迁移,吃馄饨逐渐变成吃饺子,俗语也变成了"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至吃馄饨祭祀先祖不是别人,而是中华民族始祖盘古,因为根据三国时期徐整《三五历纪》记载说: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因为咱们的老祖宗盘古生于混沌,由他开天辟地,才有了人类的诞生。

冬至节祭祖食馄饨,取"浑沌"的谐音,就是为了不忘盘古。毕竟没有混沌,也就没有盘古。

冬至吃馄饨,纪念老祖宗盘古,让后人永远不忘创世之初,不忘记创世先祖。

当然了,除了吃馄饨外,有些地方还有吃汤圆、吃鱼、吃赤小豆粥等习俗,这也是有说头的,讨彩头取团圆吉利之意。

值得一说的,在古代,冬至曾作为一年的开头,称为"岁首",过"冬至节"如同今天过大年初一一样。

根据《史记·历书》的记载,夏朝以正月作为一年起始,而到了商朝则以腊月十二月作为起始,到了周朝则将以十一月作为一年起始。把冬至作为一年的第一个节气,所以在商代,"冬至"相当于如今的正月初一。

虽然之后的朝代又将一年起始设定为阴历正月,但计算二十四节气,历代都是从冬至开始的,这样,这才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话说了这么多,祝大家多吃饺子,热气腾腾,生意兴隆,万事如意。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