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学选择商科专业?为什么转工程和商科那么难

人气:412 ℃/2024-06-15 13:38:40

如果大家研究各所大学的转学录取要求时会发现,申请工程院或者商学院的要求一般都会高于文理学院。本期我将从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申请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现象背后原因

• 僧多粥少

对于留学这个投资巨大的行为,回报自然是大家都会考虑的。工程院和商学院在就业市场上有着更好的前景,因此一直就是非常热门的方向。就连哈佛、耶鲁这种顶级学校的精英在毕业时也会被这种回报压力严重影响(这两所学校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金融、咨询这两个薪水高的行业)。这种就读热度必然导致工程和商科的转学难度要大于基础学科。

而且美国的本科教育,很多学校都并非以培养“专业人士”为核心目标,而是追求Liberal Art Education或者General Education,最多的本科生都会放在Liberal Art College这个学院(不同学校这个学院的具体叫法可能会有不同)。所以学校并不是很支持一窝蜂往工程院、商学院转的做法。

与此同时,申请工科和商科意味着从文理学院转向工学院和商学院的申请。由于美国大学会把很大的权力放到学院一级进行管理,所以跨学院申请转向热门专业大多数情况下会比本学院内部转会更难。

例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在前两年只要GPA够高(3.8以上)想选CS的课是没问题的。但是后来由于申请人数太多,所以学校把政策变为只要GPA3.4以上就有资格申请,但是,要抽签决定资格(和北京的汽车摇号一样,够了资格也不代表你能选上)。

(注:前二十还有其他深层次的问题,这里篇幅限制,不做展开)

• 国际学生配比低,内部转学优先抢占名额

除了以上难点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因素,internal transfer (校内转学)。内部转学是外部转学生的强烈竞争对手。很多学生在申请新生时,为了避免申请热门专业遭遇WL或直接被拒,会退而求其次,申请该校的基础学科,待自己完成工院或商院的先修课要求,GPA达标,就会申请内部转学。

这种跨学院转学的成功率虽然比本学院转要难,但却明显要高于外部转学生。(我曾问过USC负责中国区域的招生官,她说USC内部跨专业转工院和商院的比例是3:2)换句话说,这些学生抢了外部转学生的名额,因此外部转学生的申请难度就会更大。

例如,之前我们辅导过的一名学生,从武大环工转申机械工程,虽然拿到了WUSTL和Rochester的Engineering录取,但是Madison却给调剂到环境专业,PSU虽然对其申请材料感兴趣,但却明确告诉他工院没位置,若考虑其它专业,再进行审核。

二、申请策略:慎重的专业和学校选择

在这种形势下,不要所有学校都硬刚,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目标,在专业选择时做好分布,尽量选择两个option,而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数学,统计,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专业对工程院、商学院的专业来说,都是重要的基础学科,研究生阶段转是不吃亏的。只要在本科阶段把相关先修课都修好,就会掌握主动权。

例如Engineering general,微积分,programming等先修课,这些课程尽量在申请前选够。

查校的时候可以重点调研,在选校和专业选择策略上做好布局,没有必要因为只申请工程,或商科而造成全拒的风险。

选校定位策略和奖学金申请,专业选择策略是很像。很多学生在申请奖学金的时候会担心影响录取,但又希望获得奖学金帮助家里分担或是证明自己足够优秀。这些学生通常最后会放弃名校的奖学金申请,增加名校的录取率,同时把和自己背景最为匹配的,录取机会最大的学校作为重点申请对象和奖学金申请的目标。

所以选校时,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策略。冲刺的没有明显把握且学校工院、商学院门槛明显高的学校,可以申请专业相关的其它学科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而对于选择开放性强(并非所有的学校都反对学生申请工科或商科(比如UIUC的CS 就是给有转码需求的非CS学生的),录取机会更大的学校来主攻工科或商科专业。

例如我们之前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就因为在专业和选校上做了部署,(同时申请了)在95分,GPA3.3的情况下,跨专业从车辆工程转到了Fordham的商学院,拿到了Marketing专业的offer。

三、总体建议

如果背景有足够的竞争力,只瞄准这两个专业也没问题,我们一样有很多硬刚成功的案例。但很多学生和家长非名校不申,非商科/工科专业不学的这类想法,其实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与自己面对的形势的判断;而是基于片面信息做出的并不客观的选择,这样就很容易把自己的路给堵死。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也会考虑学生背景的多元化,很多商学院表示他们更愿意录取一些理工科或其它专业背景的学生。

例如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创业精英,他们并不见得是商科背景出身的,相反,可能是学习技术,甚至是文科背景(英语)出身的,俞敏洪,马云、马化腾他们不都是很好例子吗?学科之间本身是可以打通的,是没有壁垒的,只要能做到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上精进,一定有很多出路。

美国本科教育的核心也是全人的培养,并不是以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人员为导向的。如果大家能了解到这个原则,就不会在申请中因为选专业而感到纠结和焦虑了。

最后,无论是国内大学转美本,还是美本转美本,其申请思路和战略都是一样的。如果大家有转学的想法,一定提前做好调研和功课,这样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提高转学的成功概率。

本科转学系列文章阅读

------------

我是水哥,17年没有脱离一线的奇葩留学咨询师,致力于:发掘学生心中的英雄种子,规划科学路径,助力有志青年,用留学追求美好人生。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