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必备须知,别为了清凉一刻盲目下水

人气:138 ℃/2023-11-21 19:43:27

蓝天救援队正在应急救援培训。余玲燕 摄

6月21日,重庆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8人在河滩玩耍,期间1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其余7名学生前去施救,一并落水遇难,令人痛惜,给各地各校再次敲响了警钟。昨天,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务必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炎炎夏日,暑期即将来临,乐清一些救援机构和学校开始行动起来,向学生普及相关防溺水知识,防患于未然。

6月23日,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在芙蓉镇黄金溪进行应急救援培训,为突发情况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蓝天救援队刘伯松告诉记者,溺水事件一到酷暑就常有发生,而往年,蓝天救援队接到外来务工者的孩子溺水救援较多,大多是因为不熟悉环境或是身边无人看管造成的。

“孩子要避免在没有成年人的陪同下独自游泳,而孩子在水中或水边玩耍时,大人要注意看管。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在下水前都要熟悉水周边的环境。”刘伯松说,溺水施救必须要及时,要是在2至4分钟后没有得到正确救助,溺水者的身体就会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而实施急救前要先观察溺水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是否有呼吸脉搏来进行不同的施救方式,注意不要过度拍打溺水者。遇到小孩子落水,在一旁的小伙伴要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不要轻易自己下水救人。家长们最好让孩子学会游泳,有条件的学校要把游泳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开展生存技能培训。以防止意外发生。接下来,蓝天救援队将进入学校,为师生普及溺水救援知识和措施。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昨日,记者看到,乐清市建设路小学的端午节放假通知里的温馨提醒就有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家长做好孩子预防溺水的监管工作,提高孩子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一会”。“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嬉戏;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一会”: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救助、报警方法。

链接

●家长如何预防孩子溺水?

不去条件差、不正规的游泳馆、不游野泳。避免在没有成年人的陪同下让孩子独自游泳。孩子在水边或水中玩耍时,大人要注意看管,不要长时间接打电话或与他人攀谈。水上玩具和游泳圈无法替代成人的监护。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知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寻求帮助。下水前要熟悉环境,做好准备工作。在河边、码头等地方游玩也要注意安全。

●落水后如何自救?

不会游泳的人尽可能保持冷静,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待他人施救,尽量寻找可以借力的物品。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最好的溺水自救是提前预防,不要去没有防护措施的江河湖海玩水。

会游泳的人尽可能冷静下来,并大声呼救。

如果腿部抽筋,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脚再用力往外踹,直到抽筋缓解。

如果手臂抽筋,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此时可以选择仰面漂在水上。

如果被水草缠住,不要拼命挣扎,这样只会让水草缠得更紧,如果周围没人,最有效的办法是潜入水中,解开缠在腿脚上的水草。

●如何对溺水者施救?

发现溺水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再选用合适的救援方式。

岸上救援:把周围的漂浮物抛给落水的人,然后将他拉上岸。(适用于不会游泳或没有水中救生经验的施救者。)

水中救援:从被救者的后方靠近,再从后面或侧面拖住其腋窝或下巴,使头露出水面,然后用仰泳或侧泳将其带上岸。(仅适用于接受过水中救生专业训练的施救者。)

●如何进行溺水后的救护?

如何处理视溺水者的具体状况而定。

清醒,有呼吸和脉搏:呼叫120后,陪在溺水者身边,注意保暖,等待救援人员。

昏迷,有呼吸和脉搏: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使其保持在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等待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呼吸和脉搏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