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至10岁必背十首诗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诗

人气:405 ℃/2023-12-04 03:11:44

站在诗人的视角,还原诗歌的画面

《春日》

北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

作品创作背景:

秦观在晚年因为党争之祸受到牵连,被贬到遥远的南方。在途经荆州时,他写下了这首《春日》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全文通篇翻译:

昨夜里轻轻的雷声携带来了一夜的绵绵细雨,晨光里琉璃绿瓦上反射的浮光阴暗不一。多情的芍药上雨珠点点似春天在含泪欲滴,经历了雨的蔷薇花在朝阳中躺在嫩枝上。

逐句深度鉴赏:

第一句“一夕轻雷落万丝”,描绘了一个轻雷敲打的夜晚,细雨如丝,纷纷扬扬地落下。这个场景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的一个典型天气特征,也营造了一种安静而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霁光浮瓦碧参差”,描绘了雨后的阳光照耀在瓦片上,呈现出一种碧绿参差的美感。这句话的美在于将阳光和瓦片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的光影效果,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有情芍药含春泪”,描绘了芍药花在春天含苞待放,泪眼朦胧的美丽姿态。这句话的美在于将芍药花的含苞待放和春天的气息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柔美而深情的感觉。

第四句“无力蔷薇卧晓枝”,描绘了蔷薇花在清晨时分无力地卧在枝头,娇弱而可爱。这句话的美在于将蔷薇花的娇弱和清晨的氛围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淡雅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这个季节的美丽和生机。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同时,诗中也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感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北宋文学家、词人。由苏轼推荐,任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官。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作洗尽铅华,有清新淡雅之风。词为“婉约派”代表,被誉为“词俊”。

由于新旧党之争,秦观在政治上曾受到重大打击,编管杭州。后徙雷州。宋徽宗即位,复任宣德郎,知泗州,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秦观平生潜心学术,文学创作数量较少,但成就卓绝。他的词风以清丽婉约著称,被誉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的诗作多写身世之痛,情真意深,辞藻优美,意境深邃。他的书法精行、草,善写小篆、隶书,通绘画。

秦观的著作有《淮海集》40卷、《后集》20卷、《长短句》3卷、《少游逸稿》6卷等。他的作品被后人辑刻,的有《淮海先生文集》40卷、《小居士集》10卷、《梅圣俞注》等。《淮海集》包括诗、文、词。

秦观的生平趣事:秦观曾经被贬到雷州,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在此地创作了一些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词作。其中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他描述了自己与一位女性在梦中相会,并表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成为了后世形容爱情坚贞的经典语句。

“春”字飞花令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春风日暮江头立,不及渔人有钓舟。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