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进入高温潮湿天气,在这个湿热交替的夏季,是米酵菌酸高发的时期,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粉类食品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一定要留心再留心。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采购湿粉类食品要做到渠道要正规、包装要密封、标签要齐全、保存要低温、食用要趁早,严防湿粉类食品中毒。
据了解,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粉类食品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而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若上述食品未及时冷藏保存或超过保质期,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米酵菌酸毒素即使高温煮沸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人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中毒致死率高达40%以上。
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内湿粉类销售档口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采购食用湿粉类食品要做到“五要”。
●渠道要正规
在选购湿粉类食品时,应尽量选择储藏条件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进行购买。
●包装要密封
密封包装可以降低湿粉在生产、运输及销售环境中被椰毒假单胞菌感染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不法商家将“三无”、过期、变质等不安全食品混装混售,有效减少食用风险,因此,建议选购密封包装的湿粉类食品。
●标签要齐全
购买食用前要查看产品原包装上的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重点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质期在24小时内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的时间应精确到小时。
●保存要低温
常温条件下,湿粉因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用风险大大增加,暂时存放应尽量置于低温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或在冰箱冷藏存放,以防止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食用要趁早
市民购买湿粉后应在保质期内及时烹饪食用。如已超出保质期,即使产品无明显变质、发霉或有酸味等异常,也应停止使用,切勿因小失大。
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对湿粉类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据介绍,一直以来,白云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湿粉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截至目前,本年度共开展“湿粉统一查”专项检查行动7次,在对辖区8家湿粉类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检查的基础上,每月进行监督抽查,共发现生产企业存在问题29项,已督促企业完成整改,并立案查处2宗。对辖区湿粉类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农贸市场检查626家次,其他食品销售者检查1051家次,其中检查批发商11家次,餐饮服务单位264家次。
同时,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注重强化培训教育,今年3月召开白云区湿粉类生产企业质量分析会,从仓储、蒸粉(熟化)、冷却、切粉与称量、清洗消毒、包装标识和运输七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湿粉类生产环节风险隐患,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组织企业代表分享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帮助企业共同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接下来,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湿粉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若发现违法生产经营湿米粉类食品的行为,欢迎广大市民拨打020-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 通讯员 陈淑娴、石尉、罗宇清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