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是一种油炸食品,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然而对于馓子麻花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馓子古时候称寒具。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写的《楚辞.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餦餭兮”的句子。粔籹蜜饵、餦餭是什么东西?宋代林洪考证:“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餦餭乃寒具食,无可疑也”。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名为《寒具》的一首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古代有这么多有关馓子麻花的记载,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与之媲美的了。
为什么古人要吃“寒具”这种食品,这其中还有一段可以说是十分沙雕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子居然被陷害而死,把小公子重耳吓得够呛,赶忙逃跑到别的国家躲了起来,好在他身边有一名贤臣介子推,介子推对重耳公子不离不弃,精心辅佐重耳,最后居然让重耳得以翻身,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并成为一代明君晋文公,眼看介子推就要功成名就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介子推居然说:“老夫已经把大王扶上了王位,接下来我打算退休了”,于是他带着老母亲隐居山林,闭门谢客,晋文公非常难过,说没有介子推老师辅佐,自己肯定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他自己就想请求介子推老师出山继续辅佐他。晋文公于是亲自带人去绵山寻找介子推,在山中一直找不见他,于是晋文公想出了一个十分沙雕的办法,命令手下放火烧山,想赶出介子推母子。不料最后介子推没有逃出,反而被大火给烧死了。为此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迁怒于火,下令介子推死前三日全国禁烟火,于是就有了寒食节。
寒食节三日不动烟火,吃什么呢?那这个时候寒具就应运而生,它过油炸制,能够储存不变质,保持酥脆不皮,当然时最理想的食品了。于是馓子、麻花这种日久不失美味,易储好吃的食品就应运而生了。最后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变成了现在人人爱吃的小吃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