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一回讽刺手法赏析,闲话笑林讽古今

人气:209 ℃/2024-09-18 17:09:58

三国时期魏国人邯郸淳留名后世,是因为他不经意的闲逸之作《笑林》,并因此被称为“笑林始祖”。邯郸淳为人诙谐,博学多才,在生活中看到某些可笑可鄙可恶之事,便加以艺术改造,假托古今甲乙给予否定、抨击。其实当今之世,我们身边也不乏可讽可喻可思之事,故在分享《笑林》经典故事后,也斗胆拟古撰写一则小文,与网友共娱。

《笑林》之“楚人隐形”篇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译文:楚国有个家境贫苦的人,读了《淮南方》,看到关于“螳螂捕蝉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蝉看不到自己”的内容。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等待机会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上,而树下原先已有许多落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刚摘能够隐形的。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反复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妻子开头一直说:“看得见。”经过一整天的打扰,后来厌烦极了,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暗中高兴,拿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直接偷东西,被官吏抓着绑到县衙。县官审问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这则笑话不禁讽刺了楚国人的贪婪、愚蠢,也鞭挞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目光短浅行为。

当世笑林:

吉省某君,性懒散,做事未尝顾徐疾,皆慢条斯理,依序慢慢为之。一年春节,某君燃放鞭炮,方有一状如“手******”者,某君取之。遂依序逐字观阅燃放说明,按步徐徐操作,先看到“燃放者右手握住手柄”,即右手握之,继而向下看到“左手拽出拉环引线”,遂左手将引线拽出,然后不慌不忙移动目光寻找下一步操作提示,及至看到“瞬间抛出”,心中骇然,仓促欲掷,然已不及,“手******”式鞭炮在某君手中炸响。某君右手留下永久******,自此再不敢燃放烟花。其机械可笑若此!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