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礼光
《一纸命令》,这是一个年轻军官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写的是他最熟悉的军营生活。作品首次全景式展现了基层军营的真实生活,透析基层官兵的真情实感,也是联勤保障部队成立一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读者可由这些人物窥见当代军人的内心世界,可以感知年轻一代军人的精神追求。
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刊发小说《一纸命令》中的精彩章节。谨以此向军队改革期间的全体战友致敬!
第二十七章:新训·点验风波
带着父母和亲友的嘱托,背着绿色的行囊,走在锣鼓喧天的欢迎夹道中间。
头顶那没有徽章的军帽,藏不住好奇的眼睛;
崭新的绿军装,包裹着一颗年轻火热的心;
胸前的红花映着稚气未脱的脸,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
一路风尘仆仆,一路憧憬期待,踏入了一个新的征程。
2006年底,又一批新战友入营了,王春阳任新兵八连连长,关舜任新兵九连连长,唯一的女兵连冷一欣任连长。三个连队在一栋楼上,八连在一楼,九连在二楼,女兵连在三楼。
红旗旅新兵团今年设九个男兵连、一个女兵连,男兵连80~90人,设三个排九个班,女兵连两个排六个班共60人。按照往年惯例,新兵连长都是由副连长担任,杜长伟觉得带新兵就像活人跳进滚水里,不死也得扒层皮,选调新训骨干时,他找到旅机关领导到四川接兵去了。王春阳这个任职3年多的排长就“越级”当了新兵连长。已晋升为三级士官的尚思远当了三排排长,杨松当八班班长。
全旅在位的仅有一名女干部是6月份刚毕业的“学生娃”,没有实际带兵经验,旅领导反复考虑后,就把女兵连长的指挥棒交到了冷一欣的手上。
王春阳接的第一个新兵叫杨铭,是一个湖南籍的大学生新兵。有人说现在的兵难带,尤其是大学生士兵。王春阳自嘲道:“房价高,让购房者无奈。士兵学历高,还会让带兵人无奈?”
最后报到的是一名来自四川大凉山区的彝族战士,因头上有一撮毛是白的,就叫白阿毛了。
杨铭和白阿毛都被编到了八班。
杨铭离开家时,自己买了一部新款手机。
到部队后,排长尚思远问:“有没有带手机和MP3之类?这些在部队是禁用物品,带的话要上交。”杨铭听后心里不禁打鼓,咬咬牙,故作镇定地说:“没有,没带,我怎么可能带呢!”尚思远简单地看了看他的包,就让杨松给他安排了床铺,杨铭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新兵到齐后,除了整理内务、背记条令,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点验。刚吃过午饭,就听见一阵紧急的哨声,紧接着传来值班员尚思远的声音——“点验!”全连新兵赶紧拎上自个儿的“家底儿”到宿舍楼前集合。
趁着大家不备,杨铭把手机悄悄地塞在腰间。这一幕恰巧被王春阳看见,不过王春阳并未当场揭穿他,而是面向全连讲了一个“小树当间谍”的故事。
“越战期间,越军为了避免遭受敌人意外的炮击,在丛林行进时,特别加强了侦察和警戒,采取了周密的伪装措施,绝对控制无线电通信,但还是遭到了美军的炮击。从炮弹的命中精确度来看,好像美军的炮兵瞄准近在咫尺,可越军多次在炮击区附近反复搜索仍一无所获。”讲到这里,王春阳故意停了下来,“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大家一个个摇头不语,王春阳接着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越军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小树,这种树与当地的热带树十分相似,混杂于丛林中,数量众多,如不认真观察,就是鉴别专家也很难区别真伪。越军经过剖析发现,原来这种冒牌树是美军经过精心伪装的‘植物间谍’。”
“当时技术条件肯定不如现在,那它是如何传输信号的呢?”杨松问。
“这种‘间谍’的名字叫振动探测器,它的‘树干’和‘树叶’是发射天线,‘树干’底部是机芯和电源。它的灵敏度很高,在周围30米内机动的车辆,都逃不出它的视野,一旦发现目标它就产生振动波,同时将振动波转换成电磁信号发射出去,把获得的情报传输给美军指挥机关。”王春阳说。
新兵们听后“哦”了一声。王春阳突然又说:“我知道,我们中间有人带了手机,我希望你能主动交出来,手机因为信号的无限性,容易被敌方间谍窃听,进而根据手机信号确定部队的所在位置,这会给部队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大家用手机会造成过度想家,不能独立,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中,对自己在部队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大家听后沉默了一会儿,杨铭和几名新战士主动上交了手机。
点验正式开始了,新兵们按照要求一一摊开自己的东西,接受点验。因为是第一次,王春阳不想重复点验,就让大家查得仔细些。现在的新兵啊,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有主意,一旦遇到点什么障碍或者意外情况,也好“人多力量大”。
点验工作在沉寂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王春阳和全连骨干逐一查看个人物品。工作很顺利,一会儿就到了八班。“不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来,今年这批新兵素质还真的不错,纪律性也强。”王春阳站在点验的队伍里,紧绷的脸上不经意间就有了些轻松。
当尚思远走到杨铭面前,查看完挎包里的物资,“刺啦”一下打开了后留包,这时杨铭的心“咯噔”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尚思远从包里翻出了杨铭珍藏着的小方盒。
刚要打开盒盖,杨铭一把夺了过来揣在怀里说:“排长,这是我的私人物品,你不能看!”
杨铭心想,这里面可是入伍前女朋友亲手为我叠的千纸鹤和小星星啊,饱含着女友对我的祝福与牵挂,这怎能轻易拿出来示众呢?
“不行!不管什么东西,必须接受点验,这是规定!”尚思远的口气不容商量。
杨铭此刻像点火的爆竹,正一肚子气:“可这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条令规定的不会有错,每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尚思远也是斗鸡上阵,寸步不让的。
王春阳走过来,见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让尚思远把东西还给了他:“杨铭,点验结束后,到我办公室一趟。”
点验完个人携行物资。王春阳又让尚思远到大家的宿舍看看。不一会儿,尚思远就抱着一个精巧的咖啡色盒子,大声问:“这是谁的?”
“报告排长,是我的。”白阿毛高高地举起了手。
“把它打开,让大家都看看是什么东西!”尚思远看着盒面上醒目的图案,语气坚定地对白阿毛说。白阿毛应声开着盒子。“快一点!”尚思远有些按捺不住,严厉地催促道。
“哇!”盒子打开的同时,全连战友都惊讶地叫出了声。只见满满一盒子咖啡色的麻将子儿,奶白色的“一条、两条,一饼、两饼”鲜活地跃动着,晃得人眼花缭乱。
尚思远的脸色铁青,两股眉毛紧紧地拧在了一起。寒冷的空气顿时凝固了。
“好哇!你、你胆子好大,竟敢把麻将带到军营里来!”尚思远心中的怒火压抑不住地往头上蹿,他的喊声大得吓人。和尚到了尼姑庵——不妙呀!在闻声聚拢来的点验人员面前,全连新战友面面相觑。
“这个呀……”白阿毛脸上却没有一点的紧张和愧疚,甚至,说话的声音中还带着笑意,这让怒火中烧的尚思远更加气愤。“你,你……还笑!白阿毛,你把这麻将子儿给我吃了!”尚思远话音刚落,白阿毛还真的捡起一颗麻将子放进了嘴里。
新兵蛋子,他还真吃!简直凳子比桌子还高,太没大没小了!愤怒中的尚思远手都有些发抖了。全连新战友眼望着白阿毛,大气也不敢喘,心中着实为他捏了把汗。
白阿毛不紧不慢地咀嚼着麻将子,由于块儿大,他的脸腮鼓胀起来,有咖啡色的汁液从他的嘴角流出来,他边擦嘴角边说:“这是我入伍时,我干娘觉得我当兵有出息,就托我在外打工的干姐姐,给我买了这个,我没舍得吃,想带到部队和大家一起吃,匆忙中我就塞在床头柜里了。”
“说实话,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东西呢!真好吃!”白阿毛又说。
“噢!”战友们长吁了一口气。
站在一旁的王春阳伸出手,拍着白阿毛的后背,笑着说:“慢点儿吃,慢点儿吃,别噎着……”
“请连长和战友们吃巧克力!”白阿毛端起巧克力糖盒,分给大家吃。
点验结束后,杨铭来到王春阳的办公室,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拒绝点验,这下等着挨批吧!
也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平静,杨铭心里焦灼难耐。王春阳让杨铭坐下后,十分温和地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嗯!”杨铭重重地点了点头。
王春阳讲了起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一名战士为减轻负荷,没有认真准备战备物资,在全团组织的点验中竟然也蒙混过关。在一次冲击任务中,这名战士不幸被流弹击中,动脉大出血,卫生员一时无法跟上抢救,这名战士终因失血过多而牺牲。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才发现他的自救包里竟然空空如也。”
王春阳看了看杨铭,又接着说:“《内务条令》规定,点验是对部队编制、实力、战备和安全状况的全面检查。个人物品是点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既然来到部队,就要学习规章制度。”
听完连长的话,杨铭似乎明白了部队点验的意义,红着脸说:“连长,请您点验吧。”
只见,杨铭从身后抱出小纸盒,并打开了盖子。王春阳一看乐道:“你女朋友手还挺巧的嘛!”杨铭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这笑中包含着对连长的感谢,更包含着对条令的理解。
女兵爱美,来时不少人耳朵、脖子、手腕上挂了饰物,冷一欣是软硬兼施,先是搬出条令:“条令上明文规定,军人不能在外露的地方系挂饰物,我们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违反部队的规定。”当众命令大家把首饰摘掉。也有一些人一时想不通,冷一欣又逐个击破。没几天,女兵们个个都剪短头发,把首饰收起来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礼光,男,1982年12月生,安徽阜阳人,少校军衔,现任郑州联勤保障中心宣传处干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军内外媒体发稿千余篇。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礼光 著
授权发布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王礼光
编辑:郝思嘉
编审:曲延涛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