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她来了,她来了,梨白又带着“大八卦”走来了~
梨白先强调,今天这个题目“李清照她妈到底是谁”,不是骂人,是就真的和大家讨论中华第一才女、李清照女士的母亲到底是谁?
很多小伙伴不明白,咋李清照她妈是谁这个问题还有争议啊?
这很正常,毕竟封建社会里历史书籍中能出现的女子事迹了了,便是出现了,也都是谁谁的妻子,就是皇后、太后,也只是出现姓氏,没有名字。
所以李清照她妈到底是谁真的是一个问题!
目前看来目标明确且有记载的两位候选人分别是在想王珪的女儿和王拱辰的孙女,这怎么听都感觉差着辈分。
和大家说实话,因为北宋时期姓王的宰相不少,比如王旦、王曾,所以给了梨白一种错觉,王珪是比王拱辰要大很多年龄。。。。。。
可实际再这么一看,还真不是,王珪还比王拱辰要小。
王拱辰是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出生,王珪则是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出生。
很多小伙伴就说了,这封建时代不能看出生年月,还得看他们中进士的时间,毕竟很多人将婚姻就压在了科举考试上,之前我们说的榜下抓婿就是这个道理。
言归正传,王拱辰也好,王珪也罢,两人的学识在北宋科举榜上那也是顶尖人物,一个状元,一个榜眼。
王拱辰是天圣八年的状元,这也是宋仁宗钦点的第一个状元。
关于王拱辰中状元这事儿,还有一个好玩的片段,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就有演绎。
欧阳修对状元可谓志在必得,想着做了状元游街要做一身新袍子,却不曾想被王拱辰抢先试了试,哎,那年的状元就是王拱辰。
很多人说欧阳修之所以和王拱辰不对付了一辈子,就是怨恨他抢了自己的状元袍,也抢了自己的状元。
当然,这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且两人的确政见不同。
言归正传,状元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王拱辰的才华那是不容质疑的。
王拱辰是状元,王珪也不差,他是庆历二年的榜眼。王珪一生历经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自他手。
所以我们也可以知道,无论李清照的姥爷或者老姥爷是谁,“文学细菌”都已经拿捏了,这要不是才女,谁都不愿意,遗传基因好。
首先我们说一下,之所以王拱辰的孙女和王珪的女儿成为李清照母亲的“候选人”,那是因为这两人的确都嫁给了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看到这儿,很多小伙伴就问了,那都没说说李清照是谁生的吗?
还真没有说是谁生的,还是那句话,封建社会史书中记载女性的还是少,王拱辰的孙女和李清照能出现在《宋史》中,已经是不常见的现象了。
李清照虽然是中华第一才女,但是留在史书中的资料还是少之又少。
再把话头拉回来,咱先看看王拱辰的孙女还有王珪的女儿嫁给李格非,也就是李清照父亲的证据。
《宋史》的《李格非传》中记载,“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不能,因为这里的妻子王氏和女儿李清照之间都是和李格非的关系,并不能证明李清照就是王氏所处。
我们再来看看王珪的女儿王氏嫁给李格非的证据。
南宋人杜大珪著有《名臣碑传琬琰集》,其中卷八有李清臣为王珪撰写的《王文恭公珪神道碑》。
李清臣是谁呢?他是宋仁宗朝生人,在宋英宗治平二年的时候试阁策入等,授书郎签书。
他的文采了得,欧阳修觉得可以和他的学生苏轼相提并论,韩琦则是直接把侄女嫁给了他。
说了这么多李清臣的事情,就是想说明这个和王珪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说话应该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更何况这是一篇神道碑。
神道碑是个啥,神道碑就是立在坟墓旁边,神道上的碑,和墓志铭不太一样的是前者在外面,后者在墓里面。
《王文恭公珪神道碑》记载:“元丰八年四月,丞相王公珪感疾,诏国医诊视,遣尚官数就问,赐以御膳珍药,五月己酉薨于位。。。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
很多小伙伴问会不是是重名啊,王珪确实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李格非,但这个李格非不是李清照的父亲,只是重名。
应该不太可能,因为李格非的工作履历中确实有郓州教授一笔。
《宋史》记载,“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
在古代一个人娶两个妻子可能不是没有先例,可是李格非一个穷小子,做州教授的时候,郡守都因为其太穷了,让他兼职点别的工作,这小子还不同意。
所以王拱辰的孙女和王珪的女儿肯定是有一个早逝了,另一个又嫁了进来,下面咱们就先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进士的,王拱辰和王珪则是在同一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去世的。
同一年去世的两个人,王珪的神道碑上就有女婿李格非的记载,王拱辰就没有李格非这个孙女婿的记载,且我们还能看出王珪的女儿是早于王珪先去世的,而这些事仅距离李格非考中进士过去了九年。
王拱辰去世之后的第九年,他的第二任妻子薛氏的墓志铭上出现了李格非的名字。
再歪个楼说说,这王拱辰呢,也有两位妻子,且这两位妻子还是姐妹。
这对姐妹的老父亲薛奎是北宋名臣,做过财政部长,也当过参知政事。
之前咱们以李清照为中心,理了一下北宋名臣名人关系网,小伙伴们可以到梨白主页翻看,薛奎便是为这张网做了很大的贡献。
薛奎有五个女儿,其中两个女婿无人不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和王拱辰这对欢喜冤家。
王拱辰是妻子去世之后,薛奎又将小女儿嫁给了他,说白就是很看好女婿的才能。
不过擅长押宝的薛奎也瞄上了欧阳修,只不过当时欧阳修已经娶妻。
在他的妻子去世之后,薛奎还是把女儿嫁给了欧阳修,成就了千古怨种连襟欧阳修和王拱辰。
为了讽刺王拱辰娶了薛家二女以及老丈人这种“会”结婚姻的心理,欧阳修还出口讽刺了,“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嗯,毒舌开起炮来是不管对方是不是老丈人的。
薛氏于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去世,她的墓志铭记载,“孙女三人,长适左奉议郎校对秘书省黄本书籍李格非,二人在室。”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王拱辰的第二位妻子,有孙女三人,其中长女就嫁给了李格非,还有两人并未出嫁。
这样,一条时间线就清晰了,李格非的第一任妻子应该是王珪的女儿,在王珪去世之前就已经去世了。
王拱辰去世到妻子薛氏去世的八年之间,李格非续娶了,娶的是王拱辰和第二任妻子的长孙女王氏。
哎呀,总算喘了一口气,说明白了两个候选人的身份以及谁在先谁在后进的李格非家。
下面咱就说说关于李清照是谁女儿的猜想,没错,她至今都还是一个猜想,没有实证。
说实话,如果按照文章刚开始《宋史》的记载,“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大家都会觉得李格非,王拱辰的孙女还有李清照是一家三口。
对于李清照的出生年月一直是有争议的,因为没有具体记载,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也就是王拱辰和王珪去世的前一年。
其根据是史学家们从李清照的自己的《金石录后序》中推断出来的,线索就是“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三岁,三十四年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推断或者查询一下,我们就不多说了。
但有人也提出了质疑,将其出生年提前到了元丰四年,也就是公元1081年。
这么看无论是元丰四年还是元丰七年,按照我们上文理出来的时间线,李清照都只能是王珪长女的女儿。
当然这一切只是基于我们的推断,并没有历史史料的辅助。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儿会说,你这不等于白说吗?但梨白认为历史研究也好、考古研究也好,除了史料记载,合理推断也是一种手段,毕竟我们谁都没有“穿越”的能力。
有的时候给历史研究合理添上想象的翅膀,也是一种另类的解读方式!
另外,有时间我们再说说李清照的两个表姐,也就是王珪的两个孙女,他们分别嫁给了蔡京和秦桧,嗯,就是宋朝历史上的两大奸臣。
其中之一的孙女王氏,大家都知道,至今陪着秦桧跪在岳飞庙。
很多小伙伴还推测李清照能说项羽都不说岳飞就是因为“没脸”。。。。。。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主要因为明天要陪护老爷子,可能后面写得有些仓促,小伙伴们见谅。
梨白也期待大家的转赞评!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参考书籍: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