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编从哪里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你不可不知道的事

人气:464 ℃/2024-07-15 13:07:31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你不可不知道的事

马上迎来了12月2日的事业单位考试和12月10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报好岗位的小伙伴们显得着实焦急,团团今天也为大家分析整理了一些考试时的注意事项和好用的小技巧,希望能祝大家一臂之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01

做题顺序如何安排

首先,制定适合自己的最佳作答顺序。

考生可以基于个人的习惯和对各种题型的擅长程度,给自己定制做题顺序。

团妹

考场上一般卷子都会提前5分钟发下来,那么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5分钟的时间,提前阅览如常识判断、类比推理等题目。这两种题型是属于 “一次性过”的题目,因为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再怎么想也还是不知道哪个对,对于这样的题目,没必要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5分钟,阅读速快的考生一般可以做6-7道题,这样就相当你比别人的考试时间多了5分钟。

在正式答题时,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题目,或者说不需要太费脑子的题目,比如言语理解,因为刚开始考试的时候,大家都比较紧张,情绪紧绷,导致逻辑分析能力降低,反而,凭感觉的言语理解能力反而比较准,言语理解大部分可能还是需要语感的。所以,此时做言语理解题是比较好的。当然,阅读速度是需要大家平时练习的,有的考生阅读速度很慢,这不仅影响言语理解题,也照样影响到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题。

团兄

团妹

言语理解 常识 类比题,这三个题型做完了,相信绝大多数考生已经进入考试状态了,心态也平和了,此时再来做逻辑和资料分析题目就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出考生的水平。而时间上,也有大半的时间来做题,自然可以不用着急时间太过紧张。而对于数学运算,建议大家最后做,因为这个题型是比资料分析更难把握时间的题目,即便平时的数学基础很好的考生,到了考试依然会被一道数学运算题耽误很长时间,得不偿失。相反,资料分析则是相对来说,容易把握时间和难度的题目,按照速算技巧,以及阅读技巧,准确率是极高的。大家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建议在平时模拟训练时能够进行计时。

常识判断20题(10分钟)

常识判断无需多做思考,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思虑过多反而没有益处。因此,这一部分要快速完成。

言语理解40题(30分钟)

很多同学在考试结束都会发现,出错的言语题往往是在考试的时候再三纠结,修改答案导致将原本正确的答案给改错了。尤其是填词题,考察的是语感和词语的搭配,如果够决绝的话,甚至只看空格所在的那一句话就可以了,效果基本和全部看完差不多。

判断推理30题(20分钟)

这里的判断推理指的是除去图形推理之外的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在做这3种类型的题目时,可以把题干和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圈出来,往往会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图形推理10题(7分钟)

图形推理无非是笔画、点、线、面、元素、对称、移动、图形的加减,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挺难的,尤其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图形推理题。因此,这一部分的题目可以适当放弃,不要死抠。技巧:考试时带一块正方形的橡皮对折叠型题目有巨大帮助。

资料分析15题(20分钟)

资料分析总共有20道题目,这里说的15题是指除去文字材料题之外的题目,也就是图表材料类的题目。图形材料普遍比较简单,注意勾画关键词就可以了,要小心的是时间,单位陷阱。资料分析题的分数对考试至关重要,因此要认真解答,保证正确率。

文字材料题5题(8分钟)

资料分析模块的文字材料题,这部分题目比较麻烦。阅读量很大,比较浪费时间。因此考生可将剩余时间用来做该题,实在没有时间也可以放弃。(当然也有可能文字题比较简单,拿到试卷时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数量关系15题(20分钟)

数学运算难题只有3到4题,主要的简便方法有代入法、尾数法、倍数法等,主要题型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容斥原理、排列组合、抽屉原理等。一定要把那些常用的公式背的滚瓜烂熟,什么等差等比啊,平方和平方差啊,面积体积啊多加练习,考试时多多使用答题方法,就可以保证正确率啦。

涂卡(5分钟)

行测整张试卷共135道题,答案只有按照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才有效,因此,一定要为涂卡留出专门的时间。答题速度较慢的同学,如果在考试结束前10分钟仍未答完全部题目,建议舍弃剩余的题目,先涂卡,涂完卡之后如果还有短暂的时间,再继续答题。

申论作答时间规划

1、速览题目和材料

拿到申论考卷后,建议大家先速览题目,判断本次考试所考察的主题,并观察题目类型、数量是否变化,从而规划好考试时间分配。其次,要速览申论给定资料,预判考试主题,及时激活相应领域的知识储备,搭建给定资料的基本框架。此阶段建议用时10分钟。

2、审阅题目并初构答案

在速览申论给定资料后,建议再看一遍考题,并且在反复审读题干的基础上构想答题要点,结合知识储备和答题经验,形成答题的基本框架和要点的大致范围,等拟好正式答案后再与之对比,从而判断在审读申论给定资料时是否存在遗漏要点或站位偏差等问题。每道题目审题建议用时不超过3分钟。大作文审题建议用时不超过5分钟。

3、审读材料并理顺框架

再次审题后,建议考生莫急于搜集作答要点,而要逐字逐句的审读整篇申论给定资料,对重要信息做出标记,一方面找准材料主旨和核心,一方面理顺各段材料之间的关系,从而兼具形成宏观视野和微观透视,准确揣测出题人列举的事例、观点、数据等信息的用意,更深刻的认识给定资料中提供的各类信息,加深对题目认知程度。此阶段建议用时35分钟左右。

4、整理要点并誊写答案

在落笔作答前,建议在稿纸上形成答案后,与先前初构的答案相对照,确保答案兼具思想高度和全面准确两个要求后,确认无需修改后,再工整规范的誊写在答题纸上。建议用时为每道题目的分值乘以0.8至1.2的系数,即20分的题目作答时间建议控制在16至24分钟内,大作文建议用时1小时左右。

5、回顾检查

在最后时刻,如果是模考练习,建议考生回顾确认是否完整回答了每一题、每一问,检视自己的答题框架是否合理;如果是正式考试,建议考生记忆自己的答题形式和要点,以便考后对照估分,预期成绩较好的考生可提早准备面试。需要注意的是,切勿修正错别字或在字里行间增补答案,以免影响卷面整洁度。

02

不会的该怎么去猜

猜答案误区

各位考生总结下来的猜答案的方法无非是三短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这显然只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顺口溜,现在出题者在编制选项时不会再在长度上有太大的区分,更不可能通过长度给我们某种提示,所以上述表述千万不能作为我们判定选项的依据,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何谓猜答案

示例: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说:“兰比竹小。”兰说:“我比梅小。”竹说:“兰不是三姐。”菊说:“我是大姐。”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的依次为:

A.梅兰竹菊

B.梅兰菊竹

C.兰菊梅竹

D.菊兰梅竹

“猜”及推测、推想,即根据已知事实按一定规则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它和“蒙答案”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的“猜”是有依据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题干分析能力和选项观察能力。以上题为例,分析题干发现可以将张老汉的话作为做题的突破口,由此可知菊说的一定为假话,因为大女儿说的是假话所以不可能说自己是大姐,即菊说假话且不是大姐,所以说假话的只能是老三,符合这一情况的只有B,所以B一定为正确答案。

通过上面题目我们能看出来猜答案是有依据的猜,要求大家在做题中多总结题目特征,方能百猜百中。

猜题原则

(1)绝对化慎选

示例: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从这段文字可以推断出:

A.“人口红利”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

B.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

C.“人口红利”期是一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D.一个老龄化社会,必然已经结束了“人口红利”期

答案:C。解析:此题A、D选项“一定”、“必然”表述过于绝对,而结合题干发现原题中并没有这样的绝对化的意思,在实际考试当中我们可以直接将此类选项排除掉,所以可快速排出,而B的表述题干中并没提及,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也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与众不同慎重选

示例:短板理论是指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组成木桶的模板中最短的额一块决定的,这块短板即为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短板理论的是_____。

A: 某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单位遂任命一位新领导,提高了团队士气

B: 某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其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为心里问题而迷失自我

C: 某企业注重对技术精英的培养,对一般员工的使用和开发不足,致使团队士气受挫

D: 某酒业集团投入巨资做广告,一度成为酒业的新秀,但最终因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破产

答案: A。解析:此题如果直接观察选项会发现只有A为好的情况,而B、C、D均为出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好的情况,而由题干验证也发现只有A属于不符合的情况,故正确答案为A。

做好准备 轻装简行

首先,准备好相关材料和工具:

1.打印三张准考证,放好。可放在不同位置,防止笔袋中的那个丢失。

2.将铅笔、准考证、尺子、笔、橡皮、身份证等放在笔袋中,可以放一颗巧克力或士力架,以防没时间吃早餐。

3.带只手表,以便自己更好的控制时间。

其次,应在考前前一天大概去一下自己所在的考场和确定好住宿的地方,尽量近一点,中午好有时间休息一下。在每个考场的门口,都会发一些考前的冲刺材料,大家可以重点看看热点部分,对于其他部分,在不影响心情的情况下可以看看。

在这里团团祝愿大家旗开得胜,榜上有名喔!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