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萌是小编多年前认识的一位糖友, 非常有才。多年没联系,突然某一天,看到她很久以前写给我的文章,想起了她,于是给她qq留言,问她最近可好。她告诉我,她已经结婚了,而且给我写来了这篇文章,顿时又把我感动了。
他在开车,她坐在一旁喃喃着:“沙巴4月份快进入夏季了,那时候去会不会又湿又热呢?木头说他有旅行社的朋友,不知道费用贵不贵……”声音不大,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试探他的反应。
他没说话,专注地开车。她有些急了,侧过头问他:“你说我们要不要去啊?叫上小红一家,再让木头约个女生,正好三对……”
“老婆,这不在我们今年的预算内!”他突然发声打断她,利落简捷不容置疑。她有点懵了,平时他对她总是百依百顺的,就算有反对意见,也会好生商量,从来没有这么态度决绝过。
她转过头不说话,眼睛瞥向窗外,眼眶沁满委屈。夜幕下的灯光忽明忽暗,浑浑的空气让人心情沮丧。刚才和木头、小红一起吃晚饭,聊到旅游的话题,木头说最近马来西亚的沙巴炒得很热,景色不亚于马尔代夫,大家应该组织一次集体旅游,如果敲定的话现在他就找朋友订票,会便宜很多……
她一直积极地参与讨论,当然也注意到了他的沉默。木头和小红都是银行白领,出国旅游如家常便饭。她知道他担心什么,只是觉得偶尔出去一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没想到他会直接拒绝。
他看她不说话,语气轻柔下来:“老婆,你在看什么呢?”
“为什么不能去呢?木头明明说可以便宜的……”她的声音有点发颤。
他也有点急了:“那你说说在你心里多少算便宜?你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出国的话,至少应该每人1万吧,我们应该有的啊。”她的声音越来越大。
他的语气缓和下来:“老婆,我们才买了车,我的牙齿拔了之后还没有种牙,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如果你觉得旅游比种牙更重要,那就去吧。”
“哦,我忘了你的牙齿的事了……”她突然惭愧,声音变的底气不足起来。
她确实忘了,她忘了原来他一直牙疼,到医院检查之后才发现两边的尽头牙长出来之后顶松了旁边两颗正常的牙齿。医生建议先拔一边的尽头牙和松动的牙齿,过段时间后去种牙,待习惯了新牙之后,再拔另一边的尽头牙和松动的牙齿,之后再去种牙。这样算下来花费大概是2万多,刚好是去沙巴的费用,而他2个月前刚拔了一边的牙齿。拔牙那天他的脸肿得老高,疼得喝水都喝不下,用冰袋敷脸敷了一整天。她心疼不已,可是回家之后她就忘了他是哪一边拔的牙,总是不注意把他弄疼了才说抱歉。
她想:独生子女就像她这样吧,从来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就算鹦鹉学舌邯郸学步,以为学会了懂事了成熟了,遇到实际问题才发现,到底也是学在嘴上了吧?现在才过了2个月,她就把他牙齿的事彻底忘记了。
每年能积攒下2万元,是他俩最希望的结果。他俩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俩人都有一型糖尿病,每个月工资加在一起7000元,2000用来还房贷,1500是俩人固定的医疗费用。由于父母住在离她不远的另一个城市,去年终于狠下决心东拼西凑买了一辆车方便她回去看望父母,现在每个月又多了1500的养车费用。剩下2000元是他俩日常的全部开支。偶尔他去出一趟差,可以挣些钱补贴家用,却也总是捉襟见肘。他还在为种牙的钱头疼着,没想到她会在这时候想着出去旅游。
她有些心慌,因为怕他委屈而心慌,因为觉得他的委屈是她造成的所以心慌。俩人都不说话,窗外霓虹闪烁,她的思绪飘到了很远。
想起那次一起逛街,在商场里她突然低血糖,他径直冲到旁边的哈根达斯给她买了一个冰激凌,那是她这辈子第一次吃哈根达斯,在饥饿感倍增的低血糖状态下,那个冰激凌犹如饕餮盛宴。等缓过来之后她笑他:“到商场楼下小商店买点吃的就行了,干嘛那么奢侈?”他冲她发火:“低血糖能等吗?你怎么想的?”看他一脸生气的样子,她笑得阳光灿烂。
想到这里,她笑了。他是个多么浪漫又实在的人啊,如果这就是爱,她还有什么不满足?
她转过头来对他说:“老公,明年我们攒钱给你买个泵吧?”
他皱皱眉:“不要,我平时运动不方便啊,那钱可以拿来旅游的。”
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自从结婚之后,她的幸福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就算生活中有诸多的不如意,她也依然无法掩饰那些油然而生的快乐,它们总在不经意间就跳出来,告诉你——这就是爱。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黑暗。
糖友故事,传递正能量。
如果你觉得好,请转发给朋友,一起分享。
我们的公众微信号:糖尿病之敌(tnb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