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级相差一级相当于释放多少能量 震级增加1级释放的能量翻倍吗

人气:153 ℃/2024-09-12 17:49:43

随着全球变暖,恶劣天气越来越多。台风增多,海洋升温,北极变暖,海平面上升。每一则报道里都有“XX摄氏度”“XX米”“XX风级”的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米、秒、升、千克、吨、摄氏度等单位,还会接触到桶、安培、伏特、马力、瓦特、焦耳、赫兹、风级和震级等单位,数词和量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具体方式。那么你知道这些单位有多长、多大、多重、多快、多强吗?知道它们是如何命名的吗?是怎么制定的吗?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吗?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就是专门来讲单位的一本科普童书,它的介绍内容包括单位用来表示什么量、用什么符号表示,名字被作为单位的科学家,拓展知识,趣味小知识等。是一本我所见过最全面的讲单位知识的科普书籍。

下面来讲讲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3点。

单位全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详细介绍36种单位,并介绍约40种相关单位,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质量、时间、速度、功率、能量、压强、声音强度、频率、温度、分辨率等。

介绍单位之全,是我见过的所有同类型书籍中之最。从我的教育经历来看,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一本单位的百科全书,数理化所需要的所有单位名称都在里面了。

而且这本书是在用非常有趣、全面的方式讲单位,所以完全可以把这本书作为课外读物。从一本幽默的课外读物开始,理解那些难懂的单位名称,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太幸运了。

能有这样一本书,必须要感谢这本书的主编丸山一彦,他1970年出生于日本。日本成城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曾任成城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日本明治大学理工学院讲师、日本富山短期大学经营情报系教授,现任日本和光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真心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加入科普的行列,就像国内的知名科普博主“无穷小亮微博”张辰亮,他是《博物杂志》的新媒体负责人,他简直是凭借一己之力,增加了动植物科普的趣味性。

年龄全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用图鉴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单位,让抽象的单位也能带来具体的感受,这直接决定了它的可阅读人群非常广,可以说是我所见过的同类型书籍里受众最广的。

我们用长度单位“1米”来举个例子。

其实,我这还仅仅从书中挑选了一部分知识来分享,书中的知识点比我讲的要多得多。也就是说,这是一本可以从小看到大的书。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这就是一本“不同年龄的人眼中有不同的书”。

小孩子可以看图看比喻看故事,大孩子可以看定义看用法看如何计算,甚至如我,都在书中学会了如何换算摄氏度和华氏度。每个年龄层的人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之前忽略的内容,和现在感兴趣的内容。

简单易懂

这部分内容,我觉得以后可以老生常谈地定下来,就叫做“一本优秀科普读本的基本素养,就是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呢?科学家讲起学问来,小孩子不一定听得懂。想让小孩都听得懂,那对作者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得学得透彻,能用简单话讲明白,还博闻强识。

下面还是举几个《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中的例子:

这些例子都非常简单易懂,哪怕是小孩子,也会有非常直观的印象。把抽象的单位和直观的物品联系在一起,这确实简单多了。

简单才能理解,才能愿意继续看下去。再有深度,看不下去,写得再深刻全面也是没用的。建议家长们不要给孩子买太深奥全面的课外读本,因为简单有趣才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式。

写在最后

用兴趣和好奇作为启蒙和切入点,一定是教育最好的入门。那么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在单位方面,就是最最全面的入门书籍了。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