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十面埋伏天罗地网:草根春秋第二卷第四章

人气:170 ℃/2024-03-02 02:58:06

网络图片 集体化时期生产队收益分配决算时期的场面

过了小寒,过大寒,时间不长到年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年关将近的一天中午,我们古镇一个生产队饲养员室里,人声鼎沸,人们兴高采烈,人人喜形于色等候着盼望已久的分红。

朋友不仅要问了,在饲养员室里分红,你是不是搞错了,在那里不能分红,为什么还要在饲养员室分红哩!

朋友有所不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我们那里大部分是以生产队核算,一个生产队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生产队小点儿的七八十户,二三百口人,大一点的生产队一百来户四五百,五六百口人。

那时候中国经历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吃大食堂,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刚刚摆脱文化革命的干扰,经济刚刚有了一些起色。

但百废待举,况且生产队的家底还是非常薄弱,根本没有钱修建生产队办公室,所以只能是凑乎在饲养员室里办公。直到后来集体经济强大之后,将全村的饲养处建设到了一处,才逐步有了生产队的办公室,不过,仅仅存在了大约有十年左右吧!

后来大包干,土地下户,财产下户,又将辛辛苦苦三十年积攒下来的集体财产分光分净,回到了解放初期的阶段,这是后话,后面有文章专门讲述。

那时候中国农村基本上贯彻的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也就是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

当时,我们村庄在当时大队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加之我们古镇自古以来就是做买卖的黄金风水宝地,据当地老人们说,以前古镇不仅吸引了周围县的客商过来做买卖,而且远至山东,河北,陕西,内蒙的客商还有过来做买卖的。

而当地老百姓自古以来头脑活泛,务农,经商,做工样样精通。当时不仅大队建有远近闻名的农机修造厂,也就是我们当地所说的副业,他们不仅为我们村庄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农机具保证,而且还为生产队的分红增加了必不可少的筹码,而各个生产队基本上也有自己的工副业,也能为自己生产队分红添砖加瓦。

再加上当时我们当地农业方面也是各级领导重视农业科技技术,重视水利,种子,肥料等等的投入,所以农业方面发展势头良好,粮食产量从一亩地三二百斤,提升到当时的“达纲要,过黄河,跨长江”,有的甚至达千斤以上,同时也为了年底的分红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当时我们村庄的分红在当地远近闻名,当时分红值大部分每个工在一块以上,有两个生产队最好的时候甚至达到了将近两块钱,也有少数几个生产队达不到一块钱。

我们生产队在当时是属于比较好一些的。因为我们生产队地处我们古镇村庄繁华地段,那时候副业经营加工换面,机器压面,还有饲养奶牛,后来还发展了制作橡胶三角带,尼龙丝制作袜子,加之我们生产队在我们大队工副业上上班的人比较多,那时候,在大队工副业队上班的人,因为大部分是技术工种,挣的工分比较多,所以带回生产队的工分就比较多,又因为大队工副业队的工分值钱,所以能提高生产队的分红值。当时好几年我们生产的分红值都在一块以上。

社员们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每一天挣得工分都是虚拟货币,全盼着分红这一天见到现钱,眼圈都盼红了。分到了钞票,孩子们要做件新衣服,小媳妇要买一个红围巾,老人们也要换一双新鞋,女大当嫁,男大当娶,等钱用的地方多呢。但是,在那个贫困的岁月里,分红的夜晚,苦辣酸甜的表情,一下子都表现在每个人的表情上,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形象的真实写照。

时间已近中午,人们翘首以盼的分红即将要开始了,只见饲养员室里外的大闺女,小媳妇,青皮后生们,中年汉子们,当然少不了时时处处爱热闹的孩子们,大家伙兴致勃勃的议论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着,只见今天简陋的办公桌上,社员们的戳戳(指印章)排的格外整齐。这当儿,会计出纳员已经从银行里取回来今天要分红的票子,将办公桌上整理了一番,然后,按照票子金额的大小拾元,五元,两元,一元,还有五角的,一摞一摞摆在了那里,都是一崭新的票子,也就是人们说的割豆腐票子。

尽管整个生产队的分红金额也就是区区的几千块钱,但是人们高兴的心情,还是难以言表,一个个喜形于色,急切盼望领到自己应领的分红款。

下来,生产队队长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当年的农业生产,工副业生产以及当年年终收益分配的情况,又由会计介绍了一下当年收入支出以及这次分红情况,就开始了社员们翘首以盼的分红。

那时候如果家里劳动力多,挣得工分又高,那分红到手的票子也就相当多,但是如果家庭人口多也领不了多少钱。最多的吧,一个家庭能够领上三几百元,一般的也就是一二百元,或者几十元钱,也还有领几块钱的,但是不管领多领少,人们大部分都是高兴异常。

也都是以前吃过苦的人们。对比早些年前生产队一年也不发一分钱,就是到了过年的时候一人发一块钱人头钱,你说一人一块钱,又是过大年,没有经历过那个时候的人是体会不到那时候人们的那个困境,无奈,艰辛的。

相比别的村庄,我们村庄那时候真是不错的,那时候生产队要是没有工副业,又遇上天灾,那分红的状况真是不能设想的,几毛钱分红,倒贴的现象也会有的。

所以你看吧!领到钱的人们,往往是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用他那粗躁又有点笨拙的双手,而且还要用手在嘴里沾上一些唾沫,点一下那些个刚刚领到手的崭新票子。

他们也知道刚刚经过出纳员,会计员两个人经手点过的票子是不会错的,但是,就是想充分体验一下那个点票子的乐趣,点把票子装到衣服里面的兜里,还要拍一拍衣兜。

而且,有的人如果孩子在跟前,往往还会从那个崭新的票子里抽出五毛钱,大方地对孩子们说道;“给你五毛钱,去买喜欢的东西吧!”

五毛钱在今天的孩子们说来,那简直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在当年的那个艰苦日月里,有的孩子们是一年也没有一分钱零花钱的。

见到大人们给了钱,都是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地奔到了大街上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去了。

网络图片 集体化时期生产队社员们分红时候的喜悦心情

农民们的思想往往是小农意识,一点钱就非常满足了,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也只能是那样,也有点知足常乐的意思。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那时候人们分红领钱的那个喜悦的镜头,一晃眼,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是每每回忆起来,那时候人们的那些个欢乐喜悦的镜头,还是有如电影电视剧一样,好多情景,一幕幕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