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我脑海中总是对这样的场景念念不忘:树木参天而立的原始山林里,一片荫荫遮掩的沉静幽迷,时不时传来一两声鸟鸣声,更显出一派秘境感。接下来,一侠士或旅人匆匆出现,丝毫不知他的身上正发生着什么惊险的事情,更不知是去复仇还是躲避即将到来的凶险……
这可能是打小看过太多连环画的缘故吧,总是对这样的场景神往不已。而现实中我就在崂山中见到过神似的画面,那就是挺然屹立的柏树林,它们枝干笔直,直插苍穹,有一种深沉壮阔之美。这样的林带我在崂山里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两处,分别是泥洼口和河东村南,由此,这也是我本次登山的路线。
车窗外的崂山诸峰。小时候总觉得这种山里是有神仙的。
蓝色的天,蓝色的花。这朴素的蓝,像秋天大地的眼睛。
有人问秋是什么颜色,回,牵牛蓝。
周六我选择了独自进山探索,毕竟上一次的带队失败的经历令我尴尬不已,索性自己单身上路,一切行程可控,终归自由。
位于河东村的卧驼峰,是一处典型的地质奇观。
早晨八时从北九水景区的河东村下车,甫一下车就见到正等待集合队伍的驴友三四十人,声势浩大。许久未见到如此壮观的人群了,近年来严苛的封山措施,肆虐的疫情,阻挡了人们亲近山野的热情。这热闹的场景似乎只记得在崂山未被评为AAAAA级景区前见过,但愿以后不会成为绝版。
步入柏树林,这是崂山林场地带
前行到富士山庄进山,经一对老年夫妻指引,顺利找到野路进山。
大山里节气更替得较早,落叶已开始铺满地面,沾满了露水。几步之遥就一下子进入了我心心念念的柏树林。
一棵棵树干笔直矗立的柏树依着山势地貌分布开来,胸径多粗大,像一位位巨汉巍然屹立,令人心生敬畏。
我手握实木手杖,悠然走在山路上,细细打量着四野,像是在找寻童年憧憬里的自己。
林中浓荫遍地,凉爽静谧,像是在无声地欢迎着我这个山外来客。
就是那些讨厌的小黑飞和蚊子嗅着汗腺总是尾随我身前身后,举动很不友好,像极了几个月前网暴我的什么重庆阿蠓之类的丑类。不顾人家声明,大肆捏造肤浅幼稚的所谓两条理由来猜疑,煽动社会矛盾,靠阴谋论来博取流量,居然还自以为身居学术制高点,真是荒唐可笑。
此事也让我看透了所谓网红的嘴脸,一个靠搬运花草图片却无自己分析见解的不学无术之辈居然还能混成植物博主?真是荒谬。
古语有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意即:“一只狗看见形影便吠叫起来,其他的狗听其叫声也跟着吠叫。”奉劝那些只会无脑刷微博的人云亦云之徒,别活了一辈子却只会让自己的思维不假思索地陷入别人的看法里。
我从包里掏出喷雾罐,几下子就将它们消杀殆尽。哼,蝇营狗苟之辈。
秋风在山林里低徊,我悠然自得地在这学名为日本花柏的柏树林里穿过,继续我的山里寻秋之旅。一路见到多处奇石,多种小动物,多种花木,这些都让人莫名喜悦,渐渐俗虑消隐,心生清净,这种体验真是奇妙。
云白天蓝,令人舒适美好的时光来了。
对面山峰即是“岳母刺字”
气朗天清,清风微凉。
北望文笔峰、大台崮、口子村
“岳母刺字”当地人叫做“老嬷嬷捶背”
橡树下的小蘑菇
奇石
玩偶头
金蟾石,抿起巨大嘴唇,鼓着巨大眼球,活灵活现
这个角度如何?
回望玩偶头和金蟾石
说话间,净域口方向涌来了平流雾
八带崮
我今天所用的双杖,全是实木材质,一为铁匠木,一为青岗木,全是上乘木料,不会轻易折断
崂山的黑色斧足蜗牛
草螳螂
母寰螽,曾经把它当做变异的蝈蝈来养。
路遇一块顽石
林荫小道
崂山啤酒用来应景,其实现在的崂山啤酒都不是青岛本地生产,真是一大讽刺
快乐的驴子
这条石板路是民国时期青岛市长沈鸿烈所修
一处塌陷的山洞
这看起来像是一年蓬
山草掩映着山路
我是一个乐意流连山川草木的人。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如这旷野里的草,随便那么一生,自由地绿,自由地黄,自由地发芽和枯萎,沿着大地的脉络,顺其自然。露水的世,草木一生,都是美的。人在尘上,向美而期。
到达泥洼口,这里同样有柏树林
这里的柏树学名叫做日本花柏,是原产于日本的物种,颇有观赏价值,适合营造景观林,青岛崂山林场有种植。它们长得笔直高大,叶子像某种松树的银针形状,却团团散开,显得舒展闲。从特定的角度看,很像烟花盛放。
这种柏树的叶子,好像是兼具刺叶与鳞叶两种类型。一种是交互对生在老枝上的鳞叶,另一种则是轮生于新枝上的刺叶,真是稀罕。所以不光要欣赏它们的树干,也要多注意一下叶子。
可能是年岁也够大了,心态也稍稍比以前安稳许多了,现在似乎更喜欢去看看路边脚下的花草树木,喜欢驻足去观察让自己心动的红花绿叶。何况,还注入一份情感,就多了一份留连,多了一份留意……
苍苔映映
青苔斑驳
黑风口方向,黑云滚滚
北妖峰
捡到一个野梨,靠,又是捡!你捡花捡果还能连老婆也捡吗?对!
捡到一个野梨,靠,又是捡!你捡花捡果还能连老婆也捡吗?对!
鹊桥石
钻过石洞
狮身人面像
“崂山虫子”又来这里扎营了。
“崂山虫子”是我们青岛当地驴友圈中的一位大咖,年长,擅攀岩,是资深的崂山痴。在青岛本地方言的语境中,形容某人是虫子就是指此人对某项事物极端迷恋钻研爱好,甚至不能自拔。这一昵称恰如其分的概括出他的个性。
他对这处“狮身人面像”极其迷恋,每周几乎都来这处奇石旁露营相伴,俨然将其视为自己的故人一般。我想,这处奇石一定是让他感到震撼、激动、电光火石,似曾相识……因而对它一见如故。生命里的机缘,参不透,也不可解。
这处奇石原来被叫做“背包客”,像是一个身背重装的驴友,后来有高明之人易其名为“狮身人面像”,顿添远古气息,倒也相应。我匆匆拍下几张照片,在落日的余晖中与它依依作别,后会有期。
我粉碎了一切障碍
北九水景区的高峡平湖
郁达夫当年对北九水的颂美之词,
圆圈处是我在山梁上遇到的一条毒蛇土虺,学名黑眉蝮蛇。它是崂山霸主,性凶猛,爆发力强,尽量规避此毒物。
“天涯”兄提供的导航地图,很全面很详尽,赖它完成今天的小环线。
每次爬完山后总爱记一些文字,不为别的,只当哪一日腿脚和眼神衰弱不堪,再也无法登上高山,可戴着花镜重读一下这些文字。这些字鼓励自己,也激励有缘人。读者看过后唇角抿起,是我最欣喜的事。
有朋友问我,上山不怕蛇吗?我呢,上山见花拍花,见草拍草,见树拍树,拍来拍去,依旧跌跌撞撞草木间。什么毒蛇毒蜂,什么严寒酷暑,因为喜欢,喜欢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想写的还有很多,就先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