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译文】泰卦,小的逐渐消失,大的逐渐来到,吉祥而亨通。
彖辞说:泰,失小得大,吉祥亨通。这就是天地阴阳二气的交合,万物生养之道畅通,君臣志同道合,思想统一。里面是阳卦乾,外卦是阴卦坤,象征君子之道兴旺,小人之道削弱。
象辞说:天地相交便是泰卦的卦象。君王按天地的法则制定出人的法则,助成天地法则的推行,以指导民众。
【感悟】前面的小畜卦代表小的积蓄,人们在积蓄中不断发展(履卦),便过上了更富裕的生活。所以履卦之后是泰卦。泰象征通泰无滞,天地交感,因为君子之道占上风,小人之道占下风,正气压倒了邪气。泰卦的外卦坤代表阴与地,其性质向下,内卦乾代表阳与天,其性质向上。天地逆转为什么反而为吉呢?因为天之气上升,地之气下降,意志相交,终会合一,化生万物,体现了对立双方统一融合的最佳状态。泰卦的天与地交,实际上是互补;否卦地天不交,实际上是对立。
就人际关系而言,泰卦表示君王与下属、夫与妻、父与子、强者与弱者,均和合而一。但从“泰”到“否”也就是一念之差,大吉易转为凶,乐极易生哀,所以不能粗心大意,在顺利得意之时不可得意忘形、迷失方向、任意而为,居安思危才可保全。鉴于阴阳消长之理,得此卦者应减事不应增事,不适合做新事,应该尽量保持当前的状态不变。
泰象征万事如意,无论干什么事都会亨通。得泰卦者安如泰山,大吉大利,事半功倍。然而泰极则否至,要想持盈保泰,应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修德进业,让泰的状态尽量得到延长。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原文】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译文】象辞说:拔出茅草征战吉祥,是因为他的心志在向上进取。
【感悟】“茹”是根相连,相互牵连的意思。“汇”是类,“以”即与。
“初九”阳爻,在最下位,已是阳刚开始升进的形象。但升进必须结合同志,共同努力,而下卦的三个阳爻,就象征志同道合,相互结合的问同志,要拔除茅草,不能只拔除一根,必须将根部牵连在一起的同类,全部拔起。以此象征同志间的团结、向外求发展,才能无往不利。
这一爻,是说有相同目标者之间,应精诚团结,共求发展。
还有一说:拔茅草会“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是揪出主犯也带出从犯的意思。天子是众诸侯国的盟主,有不服从盟主的便要带兵讨伐。泰卦代表和平稳定,怎么一上来就谈征讨之事呢?因为古代的太平盛世没有不发生战争的。人民富裕,国家就会富强,然后就要扩充地盘,这是历史规律。太平盛世的条件之一便是国土广大,泰的本义是大中之大,不打仗怎么行呢?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原文】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译文】象辞说:包容八荒,以中正为行为准则,这说明九二的道德广大。
【感悟】九二在泰卦中的特点确实是与太平盛世的统治者所应具备的品质相关的。
首先,九二在泰卦中代表大度包容的精神。这意味着他能够容纳各种反面的事物,包括小人。这种大度包容的品质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他需要处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利益,能够宽容并协调各方之间的冲突,以建立和谐的关系。
其次,九二具有气魄和决断力。他有坚定果敢的勇气,能够果断地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这种品质对于领导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应对问题并采取行动,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九二不遗弃贤者,不结党营私。这意味着他能够珍惜和重用有才能的人,并且不会因私利而忽略公共利益。一个良好的统治阶级应该关注全局,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而不是个人私欲。
最后,九二在泰卦中代表的是处于大夫(士大夫)地位的人。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他们必须对盟主忠诚,不结党营私。这意味着他们应该服从上级的指挥,以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个人私利。
以上所述的特点确实是太平盛世的统治阶级所应具备的品质。他们应该具备宽容包容的精神,有气魄和决断力,重用贤者而不结党营私,并对盟主忠诚。只有这样,才能在和平稳定的时期保持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原文】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译文】象辞说:没有只往而不返的,这是因为天地也是有边际的。
【启示】你提到了事物发展中正反相互转化的观点,这的确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在泰卦中,九三处于上下两个卦象的交接处,这个位置被称为“天地际”。在这里,阳刚和阴柔相互交替,也是从阳转向阴的关键点。
事实上,无论是在太平盛世还是其他时期,人们经常会面临转折或逆境的情况。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刻,总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正因为有了困难和挑战,才能更好地体现人们的勇气和智慧,促使人们成长和进步。
在太平盛世,我们也需要保持端正的心态。即使出现了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要坦然面对,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只有保持平和心态,才能应对突发的情况,保持心境的稳定,继续前行。
总之,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正反相互转化的,正处于极盛的时刻也要注意转折点的到来。在太平盛世中,我们也要保持端正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变化和逆境中保持平衡,并持续迈向更好的发展。
【原文】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译文】象辞说:轻飘飘的不富足,是因为他们都缺少殷实。不戒备而心存诚信,是因为心中愿意。
【感悟】“翩翩”是鸟轻盈飞翔的形态。“六四”已经超过“泰卦”的一半,由上升到极限,开始回落。所以用鸟轻盈飞翔,来比拟轻率冒进,不可能保有财富。“不富”在《易经》中是专指阴爻的用语,因为阴爻的中间断开空虚。“象传”解释“不富”,是说由应当在下方的阴,上升到上方,因而丧失了实力。不过,“六四”阴爻阴位得正,又与“九二”阴阳相应,所以能够得到近邻“六五”、“上六”的信任,一起行动。“象传”解释说,这是志向相同,衷心乐意的缘故。
这一爻,告诫居安思危,仍应团结,不可掉以轻心。
【原文】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译文】象辞说:以此得福,大吉大利,是行中正之道而实现自己的愿望。
【感悟】在古代,诸侯国之间通过联姻的方式,将妹妹或女儿嫁给对方,以增进双方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这种方式是封建社会中的经典治国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统治阶级之间的联系,并在某些情况下带来了相互的利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封建社会中的联姻往往也存在一些问题。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往往伴随着争权夺利的斗争,导致内斗和冲突的情况。联姻并不总能确保和谐和团结,而且也容易导致利益冲突和内部分裂。
在现代社会中,联姻的方式在经济和商业领域也有时被使用。两个相互竞争的大公司通过婚姻关系来化解竞争,甚至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带来双赢的结果,但同样也需要注意利益平衡和风险管理。
总的来说,联姻作为一种手段,既可以增进团结和合作,也可能带来利益冲突和争斗。在采取这种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和目标,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爻辞借帝王的千金是屈尊下嫁给贤臣,得福祉来说明:六五以阴爻居上体之中的君位,位尊而性柔,能够屈己之尊与下体的阳爻九二相应,以助成阴阳交泰的实现,这是莫大的吉祥。
这一爻是说,居尊而下交,可得祥和。
【原文】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译文】象辞说:城墙倒塌在城壕里,说明泰卦发展到上六爻已由治转为乱了。
【感悟】泰卦的终结和否的复归就如城墙倒塌和填塞。在泰卦中,泰代表的是和平稳定的状态,而否代表的是逆境和挑战。历史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循环变化的过程,经历泰极则否,否极则泰的循环。
在历史中,泰和否这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人类社会也在不断的循环变化中前进。有时候,一个时代的泰局面可能逐渐衰退,陷入逆境和挑战,城墙倒塌和填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否会永远持续下去,否之极终将复归于泰。
历史的进程是复杂而多变的,有着上升、下降和循环的趋势。重要的是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泰和否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而且这种变化是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在历史的循环变化中不断前进,进步和成长。
因此,理解历史规律和社会变化的循环性,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时代的起伏和变化。通过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和循环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爻是警告那些居安而不知思危者,不要忘记泰极而否来的道理。
卦泰讲述了持盈保泰的原则。
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团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持盈保泰的原则意味着不仅要战胜困难,也要保持既有成就的稳定。不能因为既有的成就而满足,而是要以精诚团结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推进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实践中,要意识到事物趋于极限时,常常会出现反向的变化。坚持理想,并适应变化才能突破。同时,要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不可轻举妄动。促进团结是关键,要秉持光明磊落、兼容并蓄的态度,使刚柔相济,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于安定中的进步。
当事物达到极盛状态,走向衰败时,我们应因势利导,不断调整策略和方向,以减少损失。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可以将衰退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总的来说,持盈保泰原则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但又不满足于现状,要以团结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创新和进步。同时,要灵活应对变化,并在衰退时因势利导,减少损失。只有在坚持这样的原则下,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