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公知真的很盛行吗?为什么现在公知会沦为让人生厌的物种

人气:140 ℃/2024-11-21 13:21:51

公知是公共知识份子的简称,曾一度被视为最具批判意识和理想情怀的社会优秀代表。在改革开放初期,公知身上自带光环,曾经经历了一人振臂高呼就万众响应的时代。然而现在风光不再,公知逐渐沦为舆论场的负面词汇,成了一个让人生厌的物种。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使公知地位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由万众景仰变成人人喊打、人人厌烦的物种呢?

一、在民众知识素养普遍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公知已不具备知识优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还普遍不高,并且发声渠道被公知掌握,公知具有天然的优势,这是公知最辉煌的时代。但是现在,由于中国教育经历长足发展,公众文化知识素养普遍得到极大提升、媒体发声渠道已下沉到所有民众的时代,公知的知识优势逐渐丧失,发声渠道的优势也没有了。时代发出的明确声音是话语权得凭实力,这时公知因为自己的知识素养优势不够,明显怂了。

二、公知屁股坐歪了

很多公知对国家没有感恩之心,对生自己养自己的祖国恶语相向。现在公知已演化成“恨国党”、“带路党”的代名词。

典型双标嘴角,丑陋无比,抹黑国家言必称言论自由,对其言论进行批判就骂别人“极左”、“小红粉”、“爱国贼”。

三、不学无术,自我感觉良好

不懂“术业有专攻”的基本道理,对任何事情都品头评足,一派胡言。让可怜的知识水平和智商暴露无遗,让民众感叹,原来这就是公知。并且还毫无廉耻之心,骂广大网友是网络暴民,嘲笑网友智商。

试问,这样的公知谁不厌恶?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