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的歌有哪些?是时候唱起这首民谣了

人气:146 ℃/2024-03-04 02:13:20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传统的小年啦!

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南方地区的小年比北方的晚了一天,是腊月二十四。

但不论怎样,每个地区小年的来临,都代表着春节模式正式开启!

人们辞旧迎新、渴望团圆的愿望也不会变。

方非 摄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把家里打扫一番,干干净净的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民谣里的这些活动你还有印象吗?

二十三,糖瓜粘

市民在一家超市购买糖瓜,新华社图

腊月二十三,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述职,向玉皇大帝去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来赏罚,于是家家户户都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各式供品,尤其要摆上又甜又粘的糖瓜,好让灶王爷嘴里甜蜜,上了天庭能多说好话,已讨来年日子过得能越来越甜。

二十四扫房子

新华社发 薛宇舸 摄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实际指打扫卫生,如擦拭家居,扫墙顶灰网,撕掉旧年画,粉饰裱糊,贴新年画等,为新年做准备。而二十四扫房子的真实含义,就是辞旧迎新,去故迎新。

二十五磨豆腐

新华社发

关于“豆腐”,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豆福”,因为“腐”和“福”是谐音,所以豆腐也有着祈福的寓意。因此,“磨豆腐”也变成了祈福的过程。不仅豆腐有特别的寓意,磨豆腐习俗来源也有着一个特别的传说。传说,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后。玉皇大帝会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下界视察,查看人间善恶,决定来年福祸。于是,人们在腊月二十五这天谨言慎行,并且用磨豆腐,吃豆渣的行为展现生活的清苦,以求得玉皇大帝降福。

二十六割年肉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在从前的农耕社会,肉食一类在很多普通家庭中只有年节才能吃到,故被民间称为“年肉”。同时,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所以春节前每个家庭都会储备大量食材,以备春节期间食用。而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在传统年俗中,就是准备这些食材的日子。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这一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代表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二十七宰公鸡

程宁 摄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是说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与往常赶集不同,春节期间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二十八把面发

新华社图

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过去,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大家就都选择发面,用以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二十九蒸馒头

张玉军 摄

由于蒸与“争”,炒与“吵”,炸与“炸(四声)”,烙与“落”谐音,所以春假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以此图个吉利,所以早前人们都会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蒸出够全家吃上一周的馒头。

年三十熬一宿

新华社发 张建成 摄

中国民间在大年三十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扭一扭

于丽爽 摄

大年初一,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这里的“扭一扭”其实并不是真的扭,二是到外面各个庙会去看表演,吃小吃,玩耍,尽情地放松身心,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有人说,有家的地方才叫年

其实,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团圆

小年到了,游子还乡

距离春节只有不到7天

还在外奔波忙碌的你

是否已经买好回程的车票

是否已经准备好送爸妈的年礼

是否已经闻到了家中团圆饭的香味

盼望着,盼望着

回家团圆的日子就要到了

你到了,年就到了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