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谙地图,无以为宿将!”
这是当别人问粟裕为什么那么喜欢看地图的时候粟裕经常说的一句话。粟裕不仅说地图重要,指挥员看图的本领要过硬,粟裕还说地图中有很多乐趣和奥妙。那么,“图痴”粟裕是怎么看地图的呢?
据粟裕的作战参谋秦叔瑾回忆说:
“粟裕用图有一个特点,“不仅看1/50000的地图,还要看友邻部队地区的1/200000图以及更大范围的1/500000图和全国1/1000000图!”
粟裕的作战参谋秦叔瑾
粟裕的作战参谋秦叔瑾是有充分发言权的。秦叔瑾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陈毅和粟裕的参谋。
1940年4月13日,秦叔瑾经一个朋友的介绍,找到位于泰兴城北的宣家堡梅家埝,参加了陈玉生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秦叔瑾有些文化,字写得也还可以,于是被安排在部队里任书记,负责编造全支队花名册,供军需官到上级报领军饷。
郭村战斗后,秦叔瑾被调到彭家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突击翻印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从这时起,秦叔瑾开始接触地图。
1940年7月25日,他随部队向黄桥方向挺进,一路经吴家桥、刁家铺、宣家堡、老叶庄、姚家垡、向家堡等地方,驻扎在黄桥周围。此时,黄桥战役正酣。秦叔瑾又被调到陈毅在黄桥西北方向严徐庄的苏北指挥部参谋处测绘室画作战地图。当时粟裕的指挥部在黄桥。
黄桥战役前夕的陈毅和粟裕
通过这次绘作战地图,秦叔瑾被陈、粟两位首长看中了,于是就留在陈、粟的身边当测绘员,专职绘作战地图,从此以后跟随粟裕10年之久,一直到上海解放。
可以说,作为粟裕的作战参谋,尤其是专门负责地图的参谋,秦叔瑾对粟裕的看图习惯还是非常熟悉的,秦叔瑾提到的粟裕看图的比例尺也非常有意思:
看己方作战地图的比例尺是最大的为1/50000,这在作战地图中精度已经非常高了,相当于一公分表示500米,这样基本上山川、河流、一般的建筑都能够显示在地图上。一般比例尺越大的地图,使用级别越低,一般都是初级指挥员使用,因为要根据地图制定具体作战战术,但粟裕不一样,粟裕后期已经是中高级指挥员了,却经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图,这样可以更好地从战术方面确保作战计划的准确性。
军事作战地图
不过古语有云: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作为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不能只关注自己所指挥部队的作战情况,还要关注自己部队的作战情况对友邻部队的影响,以及更高级别的如战区和全国的影响。
但这些影响都是相对宏光层面的,所以不需要看高精度地图,所以这些地图的比例尺都选比较小的,全国地图已经达到1/1000000了。
粟裕独特的看图习惯,养成了自己的地图决策思维,这种思维,尤其是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粟裕很好地兼顾了战术的局部和战略的全局,在保证胜利的基础上,还预测了战争发展的趋势,在苏中战役和淮海战役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正是有了粟裕基于全局的考虑,“斗胆直陈”,不断调整中央作战方针,才有了苏中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这种胜利不仅仅是战役层面的,更是对战争全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说:
淮海战役,粟裕当记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