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变了吗?最近周鸿祎提出了“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他甚至开玩笑说道:“年纪大了,火气小了。”
提起周鸿祎很多小伙伴想起360安全卫士,这个360曾经也是在手机圈风靡过一时,也想分手机行业的一杯羹,可以说周鸿祎和雷军有很多相似之处。
2016年4月,周鸿祎曾经给360手机团队发了一封内部信,在信中许下了“努力三年内把公司做上市”的愿景。
三年时间已过,360手机非但没有上市,反而传来了360手机业务暂停的消息。
据多名 360 人士透露,360 手机业务目前已经暂停,原 360 手机总裁李开新目前正带领团队,在深圳秘密研发 360 老人智能手表。对于这个消息360 回应表示:手机业务并非完全暂停,只是放缓。360 称团队仍然在努力寻找 5G 机会,IOT 业务是 360 集团大安全战略中面向家庭的安全解决方案。
在中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跑地稍微慢一点儿就会被淘汰,更何况是“放缓”,显然手机业务已经沦为360的弃子。
周鸿祎的手机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如今还是走到了尽头。
只想顺手“捞一捞”
雷军已经开始秘密筹划成立小米的时候,周鸿祎手里还握着塞班时代的经典手机诺基亚E71。在当时360投资部负责人王翌的建议下,周鸿祎才换了两部安卓手机。彼时的老周,对于做搜索有着无法摆脱的情愫。即便是在2011年360 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后,他依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搜索之中。
2012年,成立两年多的小米手机销量已经达到700万台,但这一数据并没有引发当时一众传统手机厂商的危机感,反而是周鸿祎最先洞察到了小米的模式,引起了他的警觉,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将要到来了。
但当时,周鸿祎主要精力在做360搜索,无法分出太多精力。而且,自己完全从0开始做手机硬件难度很大,这也是为什么雷军一开始也只是想投资魅族,最后投资不成在决心自己做的原因。
又想省事儿又不想错失机会,周鸿祎于是想到了特供机的模式,通过和传统手机厂商合作来卡位。
华为是的360合作的首选对象,甚至周鸿祎和余承东都已经谈好,并且于2012年5月4日官宣了双方的特供机品牌华为“闪耀”。但由于这款产品将对标小米,走纯线上,追求很低的利润。但任正非说“不盈利肯定不行”,就在手机将要发布的最后关头被任正非一票否决,从此华为再也未与360合作特供机之路走到尽头。
此后,360相继携手阿尔卡特推出特供机型AK47,联手海尔推出了“超级战舰”手机,和夏新合作推出夏新大V,与诺基亚合作发布机型诺基亚2050。虽然360和众多厂商合作推出了特供机型,却遇到各种问题。一方面是个家手机厂商研发水平不一,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模式销售手机还没引起各厂商的重视,因此和360的合作也并不是很紧密。
周鸿祎想做手机的时间节点虽然比雷军晚了一些,但如果当时能够下定决自己研发,仍然会占有先机。但是这种取巧的方式,让360错过了发力的黄金期。周鸿祎后来也反思到,当初做手机不专注,只是想顺手“捞一捞”。
错失手机,能否抓住IOT?
在此后一段时间,360手机终于得到了一段难得的平稳发展。2015年的双11大促,360手机的奇酷品牌成功跻身国内手机品牌销售量和商家销售前四之列。f4一上市就获得媒体、消费者好评,开售必磬,“安卓小苹果”一机难求,堪称年度爆品。
在360手机f4新品发布会上,“奇酷”和“大神”正式统一为360手机品牌,并设立F(舒适)、N(畅快)和Q(科技)三大产品系列。三大系列是为满足不同人群用户需求而提供的差异化产品解决方案。其中,F系列和N系列从原大神系列基础上发展而来,而Q系列则以原奇酷手机为参照。
当时360手机业务似乎一片向好,周鸿祎曾经给360手机团队发了一封内部信,在信中许下了“努力三年内把公司做上市”的愿景。
随着国产智能机市场饱和,除了华米OV等少数几家手机厂商,很多手机厂商都过得不好,甚至一些曾经的一线手机厂商都已经退场。现在看来,错失先机的360手机也难逃这样的命运。去年11月,就有报道称360在西安的手机研发团队已有裁员撤离计划。不过,360官方向回应称, “并非裁员或解散,而是集团业务调整,把部分业务并入集团,因此有大部分西安同事并入360集团工作。”即便裁员消息真假难辨,但是到现在依然没有今年新款手机的消息传出,从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360手机的命运。
有360员工表示,“手机目前的状态是等待机会,团队骨血还是保留的。一部分支持 IoT 发展,一部分拓展自己的硬件业务。”
不得不说,周鸿祎和雷军不管在手机还是IOT上的眼光都有相似之处。如今虽然没有了手机,但是360还有智能摄像机、行车记录仪、儿童手表、智能路由器等智能硬件产品。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周鸿祎能否抓住机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