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外地朋友问小微:
你们的火锅、冒菜、串串、麻辣烫,
到底都有啥子区别嘛?
小微就会巴拉巴拉开启科普模式,
说完发现远方的朋友还是似懂非懂…
直到有一天,
看到了如下的总结:
火锅:在线,不数签签;
冒菜:离线,不数签签;
串串:在线,要数签签;
麻辣烫:离线,数签签。
这解释简直不能太完美~~
看到这里,你的内心OS是不是:
哪个神人这么强大!总结得如此到位!
接下来小微就带你走进知识的殿堂,
吃货的海洋,探寻详解的真相!
原来火锅、冒菜、串串、麻辣烫
有这些不同!!
【火锅】
▶ 有锅底分为牛油锅底,清油锅底
▶ 汤锅分为红锅,鸳鸯锅
▶ 点菜
▶ 边吃边烫
▶ 蘸碟只有油碟加小米辣才是王道!
川渝人四季都爱吃火锅,仿佛对它有过不完的瘾。火锅源于民间,无论是市井小卒、文人骚客、达官显贵还是白发古来稀都对它情有独钟。火锅一般有红汤、清汤和鸳鸯之分,满足各种口味的需求。
代表店铺
▽
◎ 皇城老妈火锅
【冒菜】
▶ 无锅底,一锅汤漏斗装着煮
▶ 冷柜自由选菜称斤计费
▶ 可搭配米饭一起吃
▶ 无蘸碟
冒菜与火锅的关系,有个经典的总结广为流传: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
冒菜和火锅都是把食材在汤锅里烫熟而食,鲜香麻辣。二者的区别在于吃的方式和氛围不一样。三五好友烫火锅,图的是个热闹气氛;一个人退而求其次吃冒菜,为的是解馋填肚。四周都是成群结伙地烫火锅,唯独你一人形单影只独烫,这顿饭估计是吃不香。此时,一碗热气腾腾的冒菜,以救星的姿态出现,正好满足了你孤身一人吃火锅的愿望。
冒,四川独有的一种烹饪技法叫法,指把原料放滚沸的汤底里反复浸烫,一进一去,让原料充分受热入味,又不会因一直浸煮而影响质地口感。冒菜出现的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制售方式大家却很熟悉:把荤素食材装进一个底尖口大的竹篓里,放入一锅烧开的汤汁里“冒”几分钟再倒入碗里,舀一勺汤汁,加点调味料一拌,味道不亚于火锅。
◎ 冒牌货冒菜【串串】▶ 食材处理成小份,用签签穿起来
▶ 有锅底:红锅,鸳鸯锅▶ 蘸碟:油碟,干碟▶ 像火锅一样开火自己选菜煮起吃
串串香,它其实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小火锅",它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的四川。
最初的串串香,锅底和菜都很简单,发展到现在几乎是无所不涮,小至二毛钱一串的白菜,大到一块钱的秘制牛羊肉,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代表店铺
▽
◎ 袁记串串香【麻辣烫】
▶ 自己选食材类似冒菜
▶ 口味偏麻,油多
▶ 精致版冒菜
▶ 不配饭
麻辣烫是改革开放后在成都民间广泛流行的草根饮食,它和串串香其实是一类食物,只不过叫法不同。都是指用竹签把原料穿成串,再放进麻辣汤底里涮烫。
1993年出自的《成都小吃》一书记载了麻辣串这一品种,它又分为了冷热两种吃法,冷吃叫麻辣冷,其实就是现在的冷锅串串,热吃的叫麻辣烫。
◎ 成都各大老小区锑锅麻辣烫
一张图让你秒懂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哈哈~
听完小微的讲解,
是不是瞬间豁然开朗啦?
然而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明天,约什么?
火锅、冒菜、串串还是麻辣烫啊?
爱吃火锅,更爱喝茶,不爱没有阳光的天空;爱摆龙门阵,爱打望,不爱没有田园的水泥森林。爱这座城,她发展最快;恋这座城,她生活最慢。爱熊猫,也爱表达;爱互动,更爱分享。我是小微,在成都,爱成都!
”
在下面留言,和小微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