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rammar is a reflection of your image. Good or bad, you have made an impression. And like all impressions, you are in total control.
─ Jeffrey Gitomer
你的文法就是你的形象反射。无论好坏,你以此建立了一个形象,就如同所有形象的成立,你有绝对的控制权。
─ Jeffrey Gitomer
文法教学大致可分为两类,以文法规则为导向的教法(rule–driven learning)和发现型学习(rule-discovery learning)。以文法规则为导向的教法是先教学生文法规则,再介绍例子及练习,这种教法通常是台湾学生最熟习的文法教学方式,好处是课程结构明确,老师可以在最快的速度下教完文法,进而练习很多考题,但相对的缺点是课堂很容易变成老师说学生抄写,学生没有参与感,而整堂课变得沉闷无聊,此外,只是解释再加上做考题的方式,就算是上课时记得的文法规则也很容易忘记,因为没有自己内化后主动使用过该文法规则。发现型学习则是先让学生看很多例句,然后让他们自己发现文法规则,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通常会比较容易被他们自己发现整理出的通则所说服,然后因为这样习得的文法相对地比较有意义、比较容易记忆、也比较能在习得之后自己独立使用,因为课堂上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往往比较容易激起学生兴趣,而此种方式的缺点是课堂上老师往往要花数倍的时间才能介绍完一条文法通则,而且老师也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备课,因为要准备许多相对应的例子来让同学从其中「发现」文法。简单说来文法规则导向的学习方式有点像出国前先去行前会,然后学到当地人都是互碰鼻子打招呼,出国后再照被告知的礼节行事;而发现型学习就像是到了当地接触了很多人后发现这个国家的人都是互碰鼻子打招呼,然后行礼如仪照着做。
我自己的做法是,相对容易上手、记忆或是和中文相对应的文法规则会用文法规则导向教法带过以节省时间,但是和中文思考模式不同或相对难记忆、使用的文法,则倾向使用发现型学习方式,来加深印象并活用所学。比如说英文的假设法就是个不容易学习记忆的文法规则,中文用「如果」一词就带过的概念,在英文可以有多种的变化,各自隐含着不同的概念,这时我会先告诉学生一个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故事。譬如,John 和 Mary 深深相爱,感情进展也顺利,这时 John告诉 Mary, “ If you keep dating me, I will marry you.”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 Mary 就变心了,John 知道大势已去,很有可能 Mary 会和他分手,但他还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想赌赌运气,他向 Mary 说, “If you keptdating me, I would marry you.” 但最终 Mary 还是离开了。十年后他们居然在路上巧遇,这时的 John 意气风发,已经有美满家庭,而他不忘挖苦 Mary 说,“If you had kept dating me, I would have married you.”
老师可以视班级学生年纪、兴趣举出会激发他们兴致的故事,然后可以在两到三个故事情境中去用到三种不同的假设法,让学生自行发现其中的文法通则为何,当学生已经尝试自己发觉其中部分的文法规则后,老师再加以完整讲解,才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再来老师可以帮同学想出一些情境,让他们能用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以下的句子。比如:
1. The weather forecast predicted that it’s going to rain tomorrow. If …
2. David bought a lottery and he imagined that if…
3. Ann and David decided to go to a restaurant. They didn’t book a table. When they arrived the restaurant was full and they didn’t get a table. If…
对于程度不错的学生,老师也可以请同学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法,写出一篇用到这三种假设法的短文。由此一来,学生习得的文法不再是破碎强记的公式,而是真正可以正确活用在真实情境的生活及写作中。
作者简介|苏君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