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叫沈阳第一峰,沈阳第一高峰巴尔虎山

人气:331 ℃/2024-12-15 17:57:22

这里有,辽代圣山北巴尔虎山

来巴尔虎山看日出吧

山上绿树青青,山下碧水潺潺,

在这怡人景色,圣山宝地

许下美好愿景,巴尔虎山景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位于康平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距康平县城30公里。巴尔虎山被青松翠柏等百余种树木所覆盖,山下有人工储水水库一座,长年积水。八虎山传说

康平县和法库县有个界山,山势起伏,绵延几十公里,横亘于康法之间。过去好多年很多人都习惯地把这座山叫“八虎山”。现如今,虽然经过有关方面考证,这座山名称定位于“巴尔虎山”,但从老老年儿那些老人们相传下来的故事,仍然在民间流传。

很久很久以前,这座山上有八只凶猛无比的老虎,经常下山伤害人畜。山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匹马和一头牛一天早上,主人醒来后发现马和牛都挣开了缰绳,朝八虎山方向奔去,主人急忙前去追赶,怎奈,那马和牛越跑越快,钻进山上密林从中不见了踪影。主人累得筋疲力尽,沮丧地回到家中,十分担心马和牛被山上的老虎伤害。主人便悄悄找了几个胆子大的相邻,带上家什,早早埋伏在马和牛上山的路上,偷偷跟在牛和马的后面,只见牛和马刚刚上山,八只猛虎便咆哮着冲了过来,同马和牛厮杀在一起。只见那八只老虎,张着八张血盆大口,又扑又咬,马和牛站在中间,牛用犄角顶,马用脚踢,越战越勇……

当日头压山的时候,它们已经激战了一天,不分上下。这时,八只老虎明显体力不支,有些筋疲力尽了,便且战且退,隐退到了密林深处,牛和马随后也慢慢地下了山回到家中。

人们目睹了牛、马与虎的大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到家里,大家猜测着次日毕竟还会有大战,不分胜负它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接下来,大家一合计,有人出主意,感觉马在厮杀中长长的马鬃碍事,怕老虎抓住马鬃伤着马,干脆用剪刀剪了去,好让它轻装上阵。

果然到了第二天,马、牛、虎大战继续进行,人们躲在远处小心翼翼地观战。可是,没战几个回合,大牤牛独自喘着粗气便逃了回来,身上还被撕咬了好几个口子。原来,那匹被剪了马鬃的马,已经被老虎吃掉了。由于原来有又厚又滑的马鬃的保护,老虎的爪子很难搭上,没有了马鬃,老虎便轻易地将锋利的爪子刺进了马的脖子,几个回合,就把马扑倒了。见此状况,主人又气又悔,他便找了两把杀猪尖刀,磨得锋快,牢牢地绑到牛的两个犄角上。

次日,刚刚天明,大牤牛便瞪着两只大眼,只身冲上山去。八只猛虎哪里抵挡得住牛头那两把锋利的尖刀,几个回合下来,被一一挑死。

大牤牛为马报了仇,也为村民除了害,从此,山上山下祥和安宁。据说,头些年,老人们还能找到当年打斗的地界儿,在山半腰处有个地方叫“牤牛顶”,不远处还有一处“虎尸沟”,现在,早已经被茂密的草木掩没了。因为流传当年山有八虎,所以后人俗称此山为“八虎山”,也称“八大虎山”

沈阳最高峰巴尔虎山是辽代圣山,辽称石熊山,横跨四家子蒙古族乡、双台子乡、慈恩寺乡。巴尔虎,蒙语为“草木繁盛”之意。大小山峰99座,其主峰庙台山海拔447.2米,也是辽河入海口正北方向的第一座高峰,是国家2A级景区。巴尔虎山始建于商周时期,在辽代被称为“圣山”,以其藏风聚气、钟灵毓秀的地理优势被北方历代王权所青睐,成为皇门后族重要聚居地。曾是皇家御道、兵家必争、兴商通货之地。

在城址山山坳中,有古刹遗址数座,有三清宫、玉皇阁和王母殿等。清朝时期,元太祖的后裔与满清的王孙贵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曾演绎出“太宗德光拜圣山”和“太后萧绰走宗州”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自古以来就传承着登山长寿、拜山中举、祭山祈福等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巴尔虎山风景区是生态自然和谐的景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地貌雄奇、环境清幽,独具塞外风光,是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靓丽名片,是融风景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巴尔虎山风景如画,诗意盎然,郁郁葱葱,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巴尔虎山的山势奇伟,这里是很多登山爱好者的首选之地。在广阔的天空下,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烦闷,来到天高云淡的巴尔虎山,一边登山一边欣赏春色,放松自己,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