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桂斌
“这个大树旁边咋挂了俩袋子,干啥用的?”不少市民好奇地问。近日,又到了绿化苗木浇灌返青水的时机,位于济南高新区步行道上的树木上再次挂起两个水袋,其底部被扎出了几个小孔,水缓缓流出灌溉着树木,既高效,又节约用水。
大树的“饮水机”
缓慢滴灌更有效
9日上午11点,记者来到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可以看到部分树木上正挂着蓝色的水袋,其中大部分水袋的水已经流光了,掀开水袋可以看到,土壤非常湿润,并且道路上没有多余的水流出。
“这个水袋是这两天才出现的,看样子是给树浇水用的,这个方法不错,感觉挺节约水的。”市民孔先生说道,以前都是洒水车来浇水,浇完之后弄得地面上都是水,影响出行。
事实上,这不是济南第一次使用水袋对树木进行灌溉了,在去年夏季6月份的时候,济南高新区已经试点使用该方式进行灌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在到了浇返青水的时候了,我们用水袋进行灌溉,相较于以前用洒水车,这种方式既可以让水渗入到较深的土层,也更加节约水资源。”济南市高新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园林和林业绿化办公室工作人员薛鹏飞表示,城市硬化道路上浇水不方便,以往浇不透的时候会影响树木长势,使用水袋慢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不止水袋,高新区的部分树木还可以享受到“水囊”的待遇。水囊外观像一个圆柱形的水桶,上不封顶,下面有阀门用来调节水流大小。相较于水袋,水囊更加美观,多用于城市主干道的树木灌溉,因其成本较高,水囊的数量要比水袋少很多。据了解,目前济南高新区共设置了1000多套水囊,50000多个水袋,对辖区内的树木进行绿化养护。
“目前灌溉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为了节约成本,辖区的树木都是轮着浇,预计一个月的时间浇完高新区的行道树。”薛鹏飞表示,使用水囊浇水,一般的树需要一桶,大树需要两桶。使用水袋浇水一般的树则需要四袋水,大树要六到八袋。
浇水、施肥、打药三合一
水袋化身“百宝袋”
蓝色的水袋里不止装着清水,记者注意到,有些水袋里似乎装着黑色的液体,这又是干啥用的呢?
“在硬化道路上给树木浇水、施肥、除虫,一直以来都是园林绿化养护的一个痛点,但现在用水袋和水囊的浇灌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水袋不止用来浇水,同时也可以用来施肥和除虫,市民看到的黑色液体就是水溶性的肥料。”济南高新区园林绿化养护负责人姜树达表示,“用袋滴灌”的方式实现了对肥料、药液的精准计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用袋滴灌”的方式对除虫工作也大有帮助,在水中混入内吸性的杀虫药,药物通过树木的吸收作用到树木整体,可以有效地防治蚜虫、网椿这类吃树叶或吸食树汁的害虫。
“以前想给树木除虫,需要用到传统的喷雾式打药,但是那样比较麻烦,现在用水袋滴灌的方式打药,可以直接把水浇进去,更加安全,高效。”姜树达表示,目前天气较冷,绿化养护只进行灌溉和施肥,还没有开始除虫的工作。
浇一次水省75万
水囊浇水成本低
不止济南,全国多地都曾使用水袋的方式灌溉树木。
2018年,浙江兰溪市就曾使用水袋灌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2年8月,安徽六安多个公园试用水袋灌溉,为干旱的树木补水;同年6月,山东临沂使用尼龙化肥袋装水进行灌溉,得到了市民的好评。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些试验,看看到底用啥东西装水效果最好,很多人可能觉得二次利用化肥袋成本低,但实际上买来的化肥袋很多都是破的,没办法有效控制水流速度,而且想把化肥袋绑在树上也不容易,耗费的时间长,人力成本就高,换算下来还是不划算。”姜树达坦言,塑料袋一个的成本大约一毛多,并且上面有把手,方便工人绑在树上,综合下来是最节约成本的。
谈到水囊,姜树达表示,其成本较高,大约一个100多元,但水囊要比水袋好用得多,一是出水速度可以通过阀门控制,更加精准。二是使用起来极其方便,上面有开口,洒水车直接往里加水即可,大大提高灌溉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给行道树进行浇水打药,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相较于传统的水车浇灌,用水囊可以减少很多成本。”姜树达表示,水车浇水渗透得慢,所以其效率不高,要想完成灌溉任务所需要的租车成本很高,但使用水囊进行灌溉,只需要往里面加水就行了,效率提升,租车成本就低了。“我们算过一笔账,高新区大约有25000株行道树,和传统的水车浇灌相比,如果全部采用水囊浇灌,每浇透一次水可以省750000元。”
在现场探访时,记者看到有市民将水袋误认作垃圾袋往里扔垃圾。对此,姜树达表示:“采用水袋浇水的方式还比较新颖,应该多向市民宣传讲解一下,大家知道它是干啥的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