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全职工人补贴15000元,三餐免费:郑州富士康为何跟不上海归的脚步?)
刘媛(化名)在车里住了13天才决定离开。
背着8瓶矿泉水和几包干脆面,穿着一字型休闲鞋,里面叠着卫生巾,8个半小时的路上,他只有一个念头——回到他的家乡。
10月30日凌晨5点左右,郑州富士康空港厂(后称“港区”)的员工刘媛终于见到了人员在家乡政府工作。途中的困难与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我终于到了。”他看到人群中的一些男孩也在哭。
10月下旬,有舆论称郑州富士康“感染一万多人”。谣言、流行病和恐慌席卷了这座拥有数十万工人的“工业城市”。空港厂区是富士康郑州总部,也是此次疫情的震中。作为全球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港区的富士康巅峰时期拥有超过30万员工,现在正处于定制制造旺季。
10月30日,郑州市政府发布信息称,当前疫情蔓延迅速,但病毒载量较低。“目前,富士康厂区未出现严重感染病例,疫情总体得到控制。”当天,郑州富士康发布有关员工回乡的公告称,公司各事业群以县为单位统计员工家乡回乡的准备情况。全县组织统一返乡。
此前,大批富士康工人曾步行或驾车自行回家,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也有人因各种原因无法离开,留在工厂继续生产。在此期间,他们将获得数倍于正常工资的激励奖金。郑州富士康生产线并未停止,但进入10月,那些决定离开或留下的人的心态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疫情发生后,郑州富士康不断提高员工到场的溢价。受访者照片
“生产线上的人越来越少”
半个月之内,郑州富士康特约人力资源机构杨力(化名)从富士康员工收到的微信消息中发现,“对疫情的恐惧正在慢慢成为一种集体情绪”。
10月10日左右,由于郑州疫情影响,他和其他中介人收到“郑州富士康工厂停止招聘新工人”的消息。但当时,在每天接触这些工厂的人们眼中,“没有任何疫情迹象,一切都很平静”。
然而,员工在多家工厂的社交媒体上的身影却悄然记录了富士康在疫情期间的变化。10月17日,首次从山东来上班的严静(化名)在视频“快手”上发布了有关富士康疫情的信息。他面对镜头,展示了一袋工厂发来的中药,语气轻松地说:“味道像草莓,味道不错。”10月21日,镜头开始聚焦工厂防疫情况的变化:每天换两次核酸,吃饭从餐厅改为宿舍,做饭从两包改为五包。并且,严静也第一次学会了自己开抗原。测量方法。
郑州富士康园区的集装箱。新华社图
据富士康发布的防疫通知显示,工厂于10月13日启动闭环管理,动员居住在港区外的人员入住公司宿舍,点到点上下班。10月19日,工厂就餐被取消,员工回到宿舍吃饭。21日,员工的封闭公交车开始运行。26日,工厂启动网上发烧咨询。29日,抗原自检说明发布——郑州富士康的疫情控制确实到位。一步步拧紧。
10月20日,经杨力介绍到工厂不到一个月的员工联系上他,担心地问道:“现在厂里好像有人感染了,如果我提前离开,会不会影响我的工资?”?”那几天,杨丽发现这样的咨询越来越多,有时一天就有20多个咨询。
刘媛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越来越紧张”的气氛。两周前,他的车间有两条大型生产线,工人超过1000人。后来,当工人们继续回家时,车间里还有300多人,两条生产线合二为一。
为了弥补离厂人员损失的产能,在富士康E区工作的沉婷(化名)的工作时间也从10月29日的8小时增加到10小时。
10月29日是沉婷在富士康的最后一天。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佩戴的医用外科口罩已全部更换为N95口罩。8小时后,它会导致人类严重窒息。休息时他默默数了一下人数,发现超过一半的工人离开生产线的人数超过50人。看着略显空旷的车间,他心里有些忐忑。
严静(化名)仍在工厂。现在,他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测试自己的抗原。他把口罩拉下来,只露出鼻孔,然后又迅速拉回来。
“10月28日,我们车间线上多了26人,31日只剩下8人。”他说。在富士康8张床位的宿舍里,不少员工睡觉时都戴着口罩,生怕感染。如今,“在宿舍睡觉时戴口罩”也被写入工厂的防疫要求。
有些人害怕被感染,留在宿舍而不去上班,这是目前默认允许的。“我不希望直线经理(即团队经理)在个人休假时出现。他现在仍然理解我们。”刘媛临走前回顾了工厂的情况。但工厂却对那些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表示赞扬:在富士康近期发布的《郑州工厂参与激励计划》中,明确表示工厂对所有在工作期间正常工作的工人进行奖励。非常时期,奖励10人。11月26日至11月11日,员工每日出勤津贴从50元提高到100元。此外,如果这段时间累计出勤天数达到13天,他还将额外获得1500元。
逃离富士康
自从进公司后,刘媛就在工厂附近的小区租了一套房子。得知小区将关闭后,他搬进自己的车,准备随时离开富士康。
你想冲破重重障碍离开工厂回家吗?对于工厂里的所有工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深思熟虑的选择。
“管理不善越来越多,你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被隔离,你怎么能不害怕呢?”对于刘媛来说,这种感染风险是非常真实的。
网络上流传着越来越多的谣言。有些是不真实的,比如“富士康工厂允许消极和积极的员工同时在生产线上工作,如果他们不工作,食堂就不会卖给那些不工作的员工”。事实上,食堂的饭菜是免费的;每位员工每天早上进入车间前必须进行抗原自检。10月25日,约30人前往刘媛工作室进行抗原筛查时,其中两人检测结果呈阳性。此后,刘媛身边不少人被送往隔离点。
但也有人认为该厂的应急管理存在漏洞。在刘媛朋友的宿舍里,共有3人出现发烧症状,但没有药物。一位朋友告诉刘媛,“病人多,但医生少”。如果出现症状后需要药物治疗,则必须通知直线经理,然后再通知直线经理,这“延迟了您接受药物的时间”。
后来,他的朋友被从宿舍转移到小区隔离,八个被隔离的人员住一间房。“同一个宿舍这么多人集中隔离,没有人管理,导致大家都恐慌了。”这位朋友对刘媛说道。
在许多疫情相对较轻的制造领域,一些工人被集体情绪惊慌,想要跟风离开。“我们宿舍有8个人,生产线上有50多人,10月31日之前没有人被感染。但我看到很多宿舍里都有密切接触者,还没来得及拿出来,就做了一张地图”……贴在宿舍门上。因为封条,大家上班路上都要经过这扇门,造成恐惧。”从未在富士康与病毒“面对面交锋”的沉婷,呼应了大多数想要离开的富士康人的情绪。
杨力记得10月26日左右,遭到富士康工人的疯狂轰炸。工厂里的感染人数不断增加,但富士康针对员工回国的政策尚未公布,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离开工厂。
最困难的部分是,对于几天后将再工作三个月的临时工来说,决定是否留下来。杨力解释说:“根据富士康的规定,临时工工作三个月后可以得到工资30%左右的折扣,这和员工官方标准一样大的奖金,所以大家也很担心。”还款。我能拿到钱吗?”
沉婷决定放弃这笔钱。“现在我们每天都做核酸检测,一日三餐都吃。但如果以后情况恶化呢?感染离开的人越多,我们就越没有信心。至少我们家乡的隔离有政府控制和保障,”沉婷说道。
10月29日,禹州市、长葛市、沁阳市、许昌市魏都区、西华县向在河南富士康工作的人员提交了一封公开信,表示愿意为本地户籍的员工提供帮助。回到家乡。在家乡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工人决定离开富士康。
左又左
下午1:00左右10月29日,刘媛通知村里后,立即给手机充好电,开始返回家乡。与他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人,其中之一是他的兄弟。
地图显示,从富士康港区步行到刘媛家所在的村庄需要8小时29分钟。一路上,刘媛看到人们纷纷返回家乡。三人走累了,停下来躺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但又怕着凉,只能停下来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行。
体力一点一点的消耗。一开始三人休息了两个小时,后来变成了休息一个小时,最后还要步行半个小时。他们也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一名老人在路口接人,强迫他们给几瓶水。还有退休老兵,买了很多食物和水,放在路边,免费分发给步行回家的其他客人。
刘媛步行回家路上的干粮。受访者照片
下了310国道,沿着贾鲁河步行,全程都是土路,很难走。刘媛从路边捡起一根竹竿。我的背总是痛。最终,他只能靠着一根竹竿,咬着牙,继续前行。天刚亮,就下起了小雨,后来雨下得更大了。他们只能捡柴火,取暖。他一路上都不敢摘下N95口罩,气喘吁吁地走着。
到达隔离点后,刘媛发现自己的脚上起了水泡。受访者照片
相比于刘媛,沉霆和爱人回家的路上要幸运得多。10月30日晚,他们启动了停在小区的新买的汽车,顺着自驾人流,越过防疫铁栅栏,直接驶出了工厂。
沉婷和她的爱人都是流水线上的骨干员工。夫妻俩的车在路上停了十几个小时后,10月31日下午再次停在防疫检查站。“距离我的家乡杞县只有100多公里,但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那里。”
路上沉霆的车和他旁边的车都贴满了封条。这个印章意味着这辆车离开了富士康。“我们想出了24/7在工厂里制作的核酸。当我们回到家乡时,我们主动进行自我隔离,不给老家人带来负担。”这句话他重复了好几遍。
“我们宿舍本来八个人,现在只剩下三个了。”严静决定留下来。离开的五个人中,有三个决定只带食物步行回家。他并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山东太远了,我回不去”。
据郑州日报报道,10月30日,富士康在内部网站连续发布三份通知,为自愿留在公司厂区的员工和想回国的员工分别签署了保证书。疫情期间,富士康加大了对工厂和宿舍的消毒频次,为员工其余人员提供三顿免费餐和额外津贴,还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和诉求反馈通道。同时,还在内网上公布了郑州的7个公交车接送点,如果员工愿意回国,可以帮助员工回国。
严静又想到了回家。但当他到达公交车站时,却发现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街上挤满了提着行李箱的人,放眼望去,没有一辆车。“我也想快点回家,但是车上人太多了,家里人说不收郑州人。”沿路还有其他车可以接他们,但价格要八百块钱,严静有些不情愿。下午等候时,他收到一条消息:“公交车只在河南省内运行”。面对镜头,她伤心落泪。“车只在河南省有,我是山东人,没有车,五个人去不了,我只想回家,怎么这么难?”
11月1日上午,严静给自己买了2包连花清瘟丹和1包板蓝根丹。花了150块钱,他有些心疼,但又说:“150就是150,现在最重要的只有健康。”重要的。”
也有一些人不太重视留在工厂的风险。11月1日,留守工厂的年轻人在直播中透露:“我愿意留在那里,赚更多的钱,接受抗疫奖励。”
“我不知道我是否会回来”
“疫情结束后,你会回富士康吗?”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询问这些“离开富士康”的年轻人。
沉婷的回答是“我不这么认为”。
直到离开富士康后的24小时内,沉挺都没有向生产经理给出任何请假信息,工厂也没有为员工在离厂时的考勤制度设定明确的条件。“老实说,我不知道我是辞职还是请假。”富士康疫情期间,很多最初严格的管理规定并没有得到仔细推敲。
河南各地富士康的年轻工人。新华社图
杨丽居住的小区距离富士康工厂仅1公里。
疫情发生前,杨力每天都感觉与富士康很亲近。他每天至少要和50名被派往工厂的人打交道。“可以说,疫情之前,郑州劳动力市场与富士康大致持平。”
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郑州富士康2019年出口总额316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
是我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公司,进口额164亿美元,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
2019年,郑州进出口总额4130亿元,其中富士康分别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近82%和65%。
2010年刚刚进厂的郑州富士康员工。新华社图
近十几年来,河南、山东等周边省份的年轻人纷纷涌入富士康。在杨力眼中,这是郑州就业市场上“最好”的选择。“当月薪超过4000元时,很多年轻人来找我,邀请我加入富士康。”杨丽说道。即使您不想在工作中工作,您也不会受到限制并且可以获得报酬。毕竟“富士康不欠工资”。
11月1日,富士康继续“加码”激励政策,激励员工继续生产:上午10点左右,最新“激励政策”揭晓:该版本包含全年全月每日出勤补贴。11月开始,全勤费从100元提高到400元,全勤费也从3000元提高到5000元。本月最高全勤费为15000元。
10月31日,决定留下来的赵岩(化名)从宿舍窗户往楼梯下看去。垃圾山。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度过在富士康接下来的几天。
车间里比以前安静了很多。刘媛推测,目前仍留在富士康的人,大多是长期工作的普通工人,或者是处于回报模式的员工。“折扣马上就到期了,你走了的话,钱拿不到就可惜了。”
刘媛记得,出发前,停车场老板提出要载他们一程,但刘媛拒绝了。刘媛表示,解封后他将开车回家。但他不会再回到富士康。
10月31日晚,杨力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他招的短期工大部分已经离开工厂。他很熟悉、当过五六年公务员的老员工也决定离开工厂。临走前,朋友问杨丽是否愿意一起去。杨力在他眼里虽然是中间人,但也是和工厂关系密切的一个环节,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
杨丽拒绝了朋友的邀请。他说:“只要工厂、生产线到位,富士康总有一天会起死回生。”但他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才能重新排队。
刘媛正在回家的路上。受访者照片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