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山,似乎是一个被先人遗忘千年的梦,又被今人小心翼翼地拾起。
巍巍大别山,如随意摆放的一扇扇精美的屏风,把风光旖旎的风景藏在鄂豫皖之间的一座座奇峰、一处处沟谷、一面面山崖上,掩在一片片莽莽林海,一坡坡杜鹃花地,一缕缕绕山云雾里。直到有一天,造化无意中撩起花海雾纱的一角,大别山的鬼斧神工、钟灵毓秀才惊现在外人面前:西河、刘小坳、黄柏山、汤泉池。而它们,也仅仅是大别山的巨手随手洒落在豫南的一粒粒珍珠,伴随着春花秋月,风啸溪吟,妩媚璀璨在层层山林间。黄柏山,又是商城县最南边一座精美绝伦饰满宝石的画廊,它项缠苍穹云,脚踏豫皖水,将法眼寺、息影踏、大峡谷等尽藏屏中。
天轮日转,岁月沧海,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黄柏山,终于在沉睡千万年后,被今人的激情和梦想唤醒。走在千转百回的险山陡坡,行驶在震人神魄的百丈悬崖公路上,我不能不赞叹今人的毅力。一段公路,可能是从山头劈下,将一座山切成两半;一处拐弯,可能是从连体巨石上凿就;几处急转弯,可能在山腰盘桓,人在车里,路在头上。几十里的山间公路,驱车要一个多小时、步行要整天的路程,不是在峡谷边蜿蜒、就是在数百丈石崖上吭哧,双车道,沥青路面,需要多少人力?要洒几多汗水?怀想修路的日子,路面一点一点地往崇山里延伸,弯道一弧弧的向石缝里凿进。终于,让天堑变通途,令峡谷架彩虹,也让黄柏山和县城、和全国公路网连为一体。遥想我们的先人,跋涉在崇山峻岭间时,趟漂在无数河流溪水上,直线距离不到百里的路程,他们却要四五天才一个来回。有的山里人,没有到过集镇,更多的人没有到过县城,一生只守着山后的巨石,只看过山巅的飞鸟。一代代、一辈辈,红了杜鹃,枯了山草,然后,把自己也变成峡谷里幽怨的林涛,荒崖下呜咽的溪吟。好在,一切都成过去,而今的黄柏山,从最深处的大峡谷,到稍显繁华的县城,从秀美的山川林海到霓虹闪烁的现代闹市,驱车只要两小时就能完成华美的置换。文明之光,照在这原本古韵葱茏的山川秀水时,古朴的天籁便越加凤吟清越。
我更多的以为,黄柏山的美,在于它独有的精髓之魂。而流淌在它精髓山液中的,是它蕴含的人生底蕴:宁静、淡泊、坚守;是它于丛林竹海中折射出的人生境界和操守。息影塔、法眼寺,便是这种底蕴的外化,是这种境界与操守的凝固。
从纹饰简拙的息影塔的石龛,到法眼寺门前两棵高耸入云的银杏树,我读出了岁月的久远和静如止水。那被香烛烟火熏染烤炙的斑驳色、那三人才能合围的粗壮树身,似乎是岁月老人冷眼看尘世沧桑的目光。不管是五胡乱华、黄袍加身,还是靖康之难、清兵入关,亦或是******硝烟,在时光老人的眼里,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滴水一瞬。目光里还有什么呢?除了房前春山、寺后涛声,便是白云悠悠、晨曦夕月了吧。如果还有,那便是未来的岁月,将来的样子。今天,息影塔下有我凭吊的身影,法眼寺前有我游移的目光,那么,百年之后呢,百年之后,息影塔下仍有凭吊的身影,法眼寺前仍有游移的目光,但是,那是谁的身影谁的目光?我不知道,但石塔知道,法眼寺的钟声知道。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凝固的岁月,是淡泊的钟磬之音,是清寂的佛卷青灯,是晨夕无羁的打坐,还有出于慧心“悠然见南山”的目光。不然,一辆辆载满好奇心的车不绝而来,一队队访幽探密的游人接踵而至,他们除了观赏山水之胜,还想来看什么呢?又想让疲惫的心接受什么呢?这么多的人睡席梦思坐汽车乘电梯,但还是有更多的人觉得太累。累的不仅仅是身体,更多的是心。黄柏山,奇峰异石不仅摆好了视觉的盛宴,也用深山古刹、晨钟暮鼓为游人盛满了滋润心灵的甘霖。息影塔,法眼寺,“息”的不仅仅是影,“法眼”看到的也不仅仅是“寺”。如果,我们匆匆的脚步能稍微慢一些,我们欲望的眼睛能清澈一些,我们的节奏会不会也慢一些,生活是不是会从容一些?人,只有真的亲近自然,融入山水,心灵也许可以多一些澄澈,身心可以多一点安宁。冷眼看人生,我们就可以多一些超脱,那么“法眼”看人生呢?很多事,用世眼看,是喜怒哀乐;用冷眼看,是可笑可叹可惜;用法眼看,只是芸芸众生,只是日升月落花谢花开。我们拖着疲惫之躯而来,在法眼寺的钟磬之音里,在香火的熏染里,在佛幡的拂摇里,我们想洗去什么?渴望神秘的大佛能点化什么?也许,我的前世是法眼寺前的一片落叶,今生是大峡谷里的一泓清泉,那么来世呢?眼前,黄柏山旖旎群脉尽收眼底,俯视群峰,险峰翠峨,一架架高大的风车伸开巨大的臂膀在山巅飞旋,孔武有力;俯视,一层层、一圈圈的黄柏山余脉蜿蜒百里, 秀峰缠绵,时而藏霭携云,时而龙腾虎跃。也许,来世的秘密,就藏在那某一处山谷某一段余脉之中,亦或许,就藏在息影塔前古色古香的小巧寺庙内?
法眼寺位于黄柏山海拔780米的高山盆地里,相传为无念禅师建造,无念禅师生长麻城,建寺弘法商城。李贽客寓麻城龙潭湖,“与无念禅师为友,往来黄柏山中。”无念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中秋作《黄柏法眼寺记》自述:“一日闲登峻岭,望见有山,名曰黄柏。崄僻幽深,绝无人踪,堪可寄息。惟见栗棘蓬松,草茅茂畅,田废无影,地芜无痕,石盈水溢,豺啸豹呤。余遂入黄柏结庐。龙湖徒众,见我入山心切,三十余人互相随从,遂日夜搬运,结砌盖造,渐可容膝;开垦田地,渐有次第。”法眼寺东侧有“李贽书院”。息影塔位于黄柏山景区塔庙景点,又名祖师塔,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系明代进士、七省巡抚梅之焕为纪念其友无念禅师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捐金鸠工建造,并亲题匾额“息影塔”。塔高8.45米,由精雕细琢的料石镶砌,相传为无念禅师安葬处(无念禅师系法眼寺开山祖师,故称祖师塔)。
但初来此地的游人都能感受到,不论是法眼寺还是息影塔,都是风景秀美之地,四周被青山翠竹环抱,古朴典雅;在风水上,均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势。在此结庐修行,青山相媚,秀色可餐,当为人间至乐。徘徊寺庙一念间,我竟有点羡慕那些青衣出家人。如果,我们对清风古韵的生活也有了丝丝向往,是否也是黄柏山对游人无意中的馈赠?
大峡谷位于深山腹地,山路急上急下,大转弯接踵相连。在我一身冷汗驱车到了目的地,一车人只沉迷于险峰秀色而没有注意到我的心惊胆战。但是,入大峡谷,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如果说黄柏山把险峻留在山间公路边,那就把它的钟灵毓秀藏在了十多里的大峡谷里。一条弯弯曲曲的观光道,时而穿过溪谷,时而贴着悬崖,时而挨着瀑布。沿途所见,不是有几间房子那么大的巨石,就是陡峭的悬崖,淙淙的溪水,灿烂的花林。竹青松苍,丛林阑珊,自是一种享受。尤其是那大瀑布,飞流直下百十米,巉岩危石,参差箭刺,溪水从天而降,撞琼碎玉,乱珠飞溅,虽水流瘦小,但在空旷的峡谷中回声隆隆,远比庐山瀑布之美了。同行的说,还不是夏天呢,如果夏季暴雨季节,夜宿黄柏深山,山洪暴发,水声整耳欲聋,峡谷震荡,人睡在屋里,都能感受到床的晃动,那气势,才是惊心动魄的难忘。
正是法眼看黄柏,息影桃花源。
就在你下山路上依依不舍频频回首时,黄柏山还只是忙着奉上最后的礼物:流连忘返。
(作者为商城高中教师)
(编辑 刘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