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CD和OLED谁更好的争论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手机厂商也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它们坚定的支持OLED的发展,LCD只会用在低端手机上,至于为什么:
1、OLED更加轻薄,可以让寸土寸金的手机内部空间变大,从而放下更大的电池或者其它元器件。
2、对比度高,在看电影和图片的时候,OLED的观感要远强于LCD。
3、亮度高,以iPhone 14 Pro Max为例,它搭载的OLED峰值亮度可以达到2000nit,户外可见性非常好。
4、可弯曲性高,可以做到更小的机身下巴,提升手机的屏占比。
5、功耗低,特别是纯黑色背景更纯粹,自发光特性可以做息屏显示等。
6、反应速度较为迅速、响应时间短、延迟超低,这也就是为什么OLED更适合做高刷。
正是由于种种的好处,手机厂商才完全投入到了OLED的怀抱,不过相比LCD,OLED也存在着一个致命伤,那就是低频PWM调光的问题: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LCD屏幕采用的都是DC调光方案,没有频闪,而大部分的OLED采用的都是低频PWM调光,长时间观看眼睛会有一些不舒服,还有可能产生头晕的情况。
关于这一点,老刘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我长期使用iPhone XR和另一款OLED屏幕的手机,特别是在晚上低亮度的情况下,盯着OLED看一小时以上就会有强烈的不适感,而XR则没有这个问题。
正是由于低频PWM调光的问题,才让一部分用户始终坚持使用LCD屏幕,不过这种坚持很快会变得没有意义,因为高频PWM调光的屏幕就快普及了。
其实如今市面上已经有了几款高频PWM调光方案的手机,譬如采用1920HZ高频PWM调光的K50至尊版、采用1440HZ调光方案的Mate50系列等,它们相比普通的OLED就更加护眼一些,高频调光虽然还有频闪,但实际体验下来,相比低频PWM调光的屏幕,眼睛的舒适度要好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很快又会迎来一波升级,知名博主已经爆料接下来京东方会推出一款1.5K 120自适应刷新率 2160HZ高频PWM调光的屏幕,这块屏幕会被多款国产高端机型所使用。
另外,在K50至尊版上采用的那块1.5K华星光电的1920HZ调光屏幕也很受欢迎,接下来也会应用在多款中端手机上,除此之外,就连三星最新的2K E6屏幕也采用了高频PWM调光方案,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种情形:
1、1500元以下的手机,采用大多是国产LCD屏幕,屏幕观感一般但相对护眼。
2、1500-3000之间的手机,我们会看到多款国产1.5K高频PWM调光方案的屏幕,相比之前这个价位的手机要更加护眼一些。
3、在3000以上的高端手机上,除了国产1.5K高频调光屏幕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三星2K E6的高频调光屏幕。
自此以后,OLED不护眼的看法会慢慢地改变,加上OLED蓝光低的优势,它相比普通的LCD可能还会更加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