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没有空气飞行器靠什么飞行?为何要安排女性参与太空飞行

人气:315 ℃/2024-01-29 08:15:47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全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上升

古代社会当中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正在慢慢地被瓦解。如今,大家更提倡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纵观职场,不少女性现在都身居高位,女强人变得越来越多,像董明珠这类成功女企业家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对女性的固有认知。

这一点在载人航天当中也有体现,比如说10月16日顺利升空的神舟十三号,在三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当中就有一位女性。此外,一些载人航天起步较早的国家其实在上个世纪时就已经将女性宇航员送入太空了

那么为什么要安排女性参与太空飞行呢?其中别有深意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也并不夸张,所以一起来看看女性在太空飞行当中有什么优势吧!

安排女性参与太空飞行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太空飞行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因其高危的特性,各国在选拔航天员时都会非常严格。虽然现代社会当中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但是从体型和不少生理特性来看,男性似乎还是更具优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有女性航天员呢?

首先根据健康数据监测来看,女性航天员对失重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在失重的环境之下,女性的雌性激素和镁代谢明显优于男性,因此不会出现血栓、心律紊乱、血管痉挛等症状。

而且从各项统计来看,女性的应激能力其实很强,在突然遭遇变化时,女性的忍耐力会更强。科学家表示,突然受刺激选择冲动自杀的人群以男性居多。因此,应激能力成为了女性航天员的优势,不少人认为有女性航天员的存在可以更加顺利地应对飞船上发生的突发情况

1993年12月于巴黎召开的欧空局会议提出:“选择航天员的整个理论体系应该改变,首先要考虑到妇女对付长期应激有更强的能力(与男性相比),因为这代表长期任务的一个主要特征。”

所以,对于长期驻守空间站这项工作而言,女性航天员可能要比男性更合适。2019年10月18日时,美国航天局的两位女航天员完成了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务,向世界证明女性航天员具备和男性一样的实力

其次,从女性对整个航天成员组的作用来看,女性航天员的存在可以明显增加整体的活力。要知道,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当中,航天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男性的脾气相对女性要更加火爆直白,一旦出现争端时很容易发生冲突和争吵。女性的存在在这时恰好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她的温柔细心能够缓和冲突。

NASA宇航员为幼儿读绘本故事

俄罗斯加加林训练中心副司令格拉兹科夫将军在1996年曾说:

女航天员参加航天会给这个男性世界带去一股清新之风。她们的存在会让航天员们多注意些仪表、动作和说话的方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未来的长期太空飞行和星际移民做准备。人类的梦想显然不是久居地球,一旦有机会就会有不少人选择星际移民。如果一直不让女性参与太空飞行,怎么能保证未来星际移民时女性参与后不会发生意外情况呢?

月球基地构想

而且长期的太空的飞行和星际基地生活,显然不能只让男性航天员只身前往,这时全新的航天员夫妻组合将会出现。再者人类哪怕以后可以在太空当中长期飞行,或者去往其他星球生活,繁衍也是我们不能放弃的事情,毕竟没有繁衍,人类文明再怎么发达也会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

女性是繁衍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使女性航天员参与太空飞行,方便科学家们研究她们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怀孕分娩的能力是否有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第一位参与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在返回地球的第二年就怀孕生子,经过检查,她的女儿非常健康

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

综上所述,女性的优势在太空飞行当中非常明显。并且各国为了在未来能够实现长期飞行或者移民,都将女性列入了太空飞行必选项当中。但是不得不说,这些年女性地位的提升,也是女性航天员越来越多的主要影响因素。

各国的女性航天员

前文提到了,如果按照整体的数量占比来看,女性航天员的数量还是明显少于男性的,只有50多人。其中美国的占比最大,他们将46名女性航天员送入了太空。但是美国虽然以数量取胜,可第一的记录仍旧被前苏联摘得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苏联就把女性航天员送入了太空。这名女性的名字叫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她出生于1937年3月6日,是一位空军少将。她于1963年6月16日独自驾驶着东方六号进入太空,在太空当中飞行了70小时40分49秒,总计绕地球飞行了48圈

美国第一位参与太空飞行的女性航天员则是萨利·赖德。这位女性于1951年时出生,1983年时参与太空飞行,总计飞行时间长达14天7小时46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萨利·赖德本身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学家,她优秀的简历使得其在8000人当中脱颖而出。

赖德在一次讲座当中,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太空经历。为了鼓励孩子们追求梦想她这样说:

有的男孩和女孩热爱太空,梦想成为航天员;有的人热爱海洋,渴望成为海洋学家……我希望在十年之后,仍然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今日的神采,也希望能够看到他们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我们中国迄今为止已经将两位女性航天员送入太空,第一位是刘洋,她参与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任务,成为了中国第一位登入太空的宇航员

第二位则是最近搭乘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的王亚平,她被不少人称为“最美太空老师”,因为她不仅会完成各项既定工作,还承担着讲解“太空第二课”的任务。

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并无男女差异

许多人认为女性的体能不如男性,所以男性在航天员选拔过程当中应该承受了更多,其标准也更加严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面对太空这样复杂危险的环境,任何一点小的意外都可能使人丧生,所以女性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其实与男性并无区别。像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太空环境并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网开一面,在面对同等危险的环境时,扎实的本领才能拯救自己。

俄罗斯选拔航天员的标准也是一视同仁,相关负责人利索夫表示,在俄罗斯成为航天员就像成为“全能战士”,尽管如此也不会因为性别而修改标准。从体能来说,航天员立定跳远距离最低限度为2.3米,在3米跳台跳水必须以头部入水。单从体能要求标准来看,俄罗斯的女性宇航员都异常的强悍

美国的女性宇航员选拔政策则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他们十分保守,虽然有培养女性航天员,但是却没有将她们送上太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提出送女性上太空的建议的人表示,女性的体重和耗氧量都远远小于男性,因此送女性上天可以节省火箭燃料1978年时美国的政策开放了起来,航天局开始主动招募女性

等到20世纪末期,美国面对女性航天员制定的政策已经非常成熟了。比如1999年7月女性航天员柯林斯被任命为航天飞机的女指令长,从这一举动就能看出,女性在航天飞行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肯定

女性航天员的生理问题

太空失重的条件,使得不少在地球上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都变得十分困难。而女性和男性在日常当中最明显的差异除了可以怀孕生子以外,就是女性有着固定的经期。那么在太空当中上厕所都如此困难了,女性航天员的经期来临时又该如何解决呢?

根据航天局介绍,女性航天员在太空飞行当中遇到经期时往往会使用“卫生棉条”,这种月经用品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并无太大的差异。当然如果是短期飞行,他们会让女性提前服用避孕药,以此来推迟经期,避免在太空飞行的过程当中被经期影响。

但是对于长期飞行的女性航天员来说,依靠避孕药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工作人员会制定相关方案,向女性航天员提供卫生棉条。不少接受采访的女性航天员表示,大约是男性没经历过,所以他们的想法有时会非常夸张。比如当时赖德在进入太空前,男性工程师就询问她经期每月的消耗量是多少,准备100个卫生棉条是否足够。这个夸张的数字,使得赖德感到非常无奈。

女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独特之处

王亚平此次搭乘神舟十三号顺利升空,还肩负着出舱活动的任务。在2021年11月8日时王亚平就已经顺利完成了这一任务,她和航天员翟志刚一起进行了出舱活动。这次行动的成功,代表着中国女性航天员可以胜任出舱任务,其意义是非凡的

不过相关的负责人表示,女性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其实面临着一些挑战。因为舱外活动是失重的,需要非常强悍的上肢力量。女性的上肢能力往往会弱一些,不过王亚平成功出舱活动了6小时,体现出严格的训练下,女性同样可以锻炼出优秀的上肢能力。

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从美国面对女性航天员的政策演变,我们可以看出时代确实在不断进步。女性的优势和能力,在现代的大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王亚平的坚韧和非凡的耐力也表明,许多体能上的劣势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的

况且,未来漫长的星际旅行当中必然要有女性的参与。所以,在这之后航天领域会涌现出更多的女性航天员,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