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你除了想待在空调房子里,最期待的事可能莫过于能吃上一口冰淇淋了吧。确实,冰淇淋入口绵滑,入心透凉,还香甜软糯,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夏日佳品。
提到冰淇淋很多人都认为这肯定是个舶来品外国货,错!最早发现冰可以制成食品的还是咱们的老祖宗!距今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了,冰淇淋的前生今世如此长远,这个你没有想到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冰淇淋的起源和趣事。
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一个皇帝偶然间发现了冰块吃起来很舒服,冰冰凉凉,在炎热的夏天要是能经常吃上,那可是人间珍品啊。但是古代没有冰箱,保存冰块就成了一大难题,于是皇帝还特意设了一个管理冰块的官职叫“凌人”。为了很好地保存冰块,凌人要挖地数米,把冰块储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就可以切块供奉给皇帝享用了。
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在生产******时,发现有一种叫硝的东西溶于水时会吸收很多热量,从而可以形成冰。所以从唐朝开始,人们就学会了制冰技术,但主要用于皇家贵族夏日来享用。同时,人们在冰粒中还加入了奶油,唐朝人还给这种冰品起了一个诱人的名字“酥山”,在唐朝的《仕女图》中就可以看到仕女手捧“酥山”的图画。
到了宋朝,朝廷更加重视研制冷食品工作。公元962年,还专门成立了“冰井务”一职,专门负责制冰的开发和储存。在当时的都城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已经出现了三家冷饮店,就是把冰块中加入了各种果汁或中药,制成冰冷可口的冷品,南宋时称这种食品叫“冰酪”。而且人们还给不同制法的冰酪起了很多诱人美丽的名字,比如,雪泡豆儿水、雪泡缩脾饮、白醪凉水、富家散暑药冰水等。
在《清明上河图》上就能看到有打着“饮子”招牌的店铺,那就是卖冰品的小店了。但当时冰制品的价格也是极其的昂贵,宋朝诗人杨万里写道:“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
宋朝时制冰方法逐渐成熟,外表也很诱人。怪不得宋朝皇帝孝宗就曾因贪吃冷饮太多而拉肚子的记载,他说““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
到了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既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士,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食家。定都北京后,当他发现北京的夏季非常炎热,所以新鲜的牛奶和羊奶非常容易变质,这让他极为恼火。后来他想到不如把冰块放到奶中保鲜,如此尝试一发不可收拾,忽必烈发现这种奶冰味道鲜美,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水果,让奶冰不仅看上去有食欲,吃起来也更有味道。
但忽必烈不准平民老百姓经营冰酪的生意,制冰技术也不许外传。所以冰淇淋的发展在元朝时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
一直到了公元1295年,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时被忽必烈接见,尝到了冰酪这一食品,觉得非常爽口,于是他把这种吃法和技术也带到意大利,很受当时意大利贵族的欢迎。
后来意大利的一位贵族嫁到了法国皇室,又把这种冰品的炮制秘诀带到了法国。
一直到1560年,法国的皇后卡特琳非常喜食冰品,于是她的御厨就在冰的研制上花了不少心思,终于研制出了皇后满意的样子。那就是给冰粒中加入牛奶和冰冻水果,还加入了生蛋黄,把它做成了半固体状的冰淇淋,并且还装饰上了可爱的花纹。关键是口感极佳,入口爽滑不腻,香味可口,非常诱人,这一创新改进颇受法国贵族的喜爱。这也就基本形成了咱们现在吃的冰淇淋的样子。
后来这一吃法逐渐流传到其它西方国家,于是,冰淇淋就成了西方人夏日祛暑的最佳食品。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所以,冰淇淋逐渐成为了老百姓餐桌上必备的食物。
但那时的冰淇淋只能在盘子里食用,要外出携带还是非常不便的。
一直到1904年,一次在圣路易斯博览会门口,一家小店的冰淇淋销售得特别火爆。没多久盛冰淇淋的小碟子就用完了,而旁边卖华夫饼的小摊生意冷清,这时销售华夫饼的商人哈维灵机一动,不如用我的华夫饼卷起来做成锥形小桶来装冰淇淋吧。于是这两个商人一拍即合,没想到这种外酥里滑的冰淇淋受到大众欢迎,一会就被抢购一空,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甜筒的来源。
后来随着工业制冰的发展,制作冰淇淋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从此之后,锥形冰淇淋逐渐走入了大街小巷,正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夏日酷爱的美食之一。
现代各国人又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了不同的食材,比如法国人喜欢在冰淇淋里加入茴香和肉桂,墨西哥人发明了辣椒冰淇淋,美国人还制造出了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哈根达斯”等。
总之,不管各国冰淇淋的风味和样式如何变幻,他们都得感谢咱们中国的老祖宗,是他们的发现和传播,最终才让冰淇淋风靡全球!至于,以后冰淇淋还会发展成什么新花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后友情提醒一下,冰淇凌再好吃,也不要贪多啊,毕竟凉东西伤脾胃。
#冰淇淋的历史#头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