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曾重创香港零售业,令全港铺租大泻,商铺空置率节节攀升。曾膺全球最贵零售地段的铜锣湾罗素街亦风光不再,2020年租金按年跌幅达43%。
但今年以来,核心消费区零售、餐饮业市况持续转好,带动铺位空置情况改善。据中原(工商铺)资料显示,本港五个核心消费区商铺空置情况平稳向下,其中,铜锣湾表现最优。
香港中环 新华社图片
中原地产总裁施永青更乐观预计,无论铺租还是铺价都会在下半年持续上升;全年的升幅应可以超过一成,至于成交量的升幅,更可能会超过一倍。
空置率稳步向下铜锣湾区6月空置率报10.28%,按月下跌0.12个百分点,7月空置率录得10.06%,比6月减少0.22个百分点,对比去年更大减1.47个百分点,改善情况最为理想。
香港街头 新华社图片
至于港岛其他地区表现亦不俗,其中,中环区铺位7月空置率为20.54%,较6月份回落0.08个百分点;湾仔区空置率为14.92%,按月回落0.11个百分点。
九龙区方面,尖沙咀及旺角两区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尖沙咀区空置率为15.47%,按月微升0.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则回落1个百分点;旺角区空置率为11.87%,按月回落0.03个百分点,较去年减少0.37个百分点。
铺租见底回升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21年第二季零售租赁报告”显示,香港街铺及主要商业中心的租金双双回稳,在今年第二季分别录得0.3%及1.2%的按季升幅。
第二季新界区商场按季录得3.7%的租金升幅;九龙区商场同期则录0.4%升幅;港岛区商场继续下挫,租金跌0.6%。
据中原(工商铺)数据显示,表现突出的铜锣湾区,区域内个别潜力铺位甚至获餐饮业租户抢租,例如铜锣湾登龙街28号永光中心的街边铺位,以约27万元由冰室承租;纪利佐治街1号金百利商场的街边铺位,则以约40万元由名牌二手专卖店承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坐落于核心消费区的旺角弥敦道581号至581A号街边商铺连阁楼(商铺约1,800,阁楼约1,400平方呎),在今年6月份获中原地产顶租。
这是地产中介罕见落户核心消费区,是物业市场逐步回暖的重要标志。之前地产中介在商业中心区落户,还要追溯到数年前,美联物业当年以每月约11万元承租铜锣湾利园山道13号街边店铺;而利嘉阁则在2018年以12.5万元,承租附近的波斯富街96至106号街边商铺。
周末商场人流重现上周日,置富产业信托旗下商场人流较七月份的星期日升了约两成,本港不少原本比较偏僻或传统上被定义为“自由行地标”的商场人流均明显增加,让本地零售气氛再度炽热起来。
铜锣湾时代广场人流逐步恢复 大公文汇全媒体图片
零售业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特区政府提供的六月份零售业销售数字显示,今年1-5月零售业销售数字已连升了五个月,6月较去年同期有5.8%的增长。
香港街头人流重现 新华社图片
九龙仓置业拥有海港城、时代广场及荷里活广场等核心物业,其主席吴天海表示,香港5个核心消费去商场的消费和人流都有显著增加,认为零售业最坏时间已经过去。
业界人士分析,香港商铺租售情况好转、人流畅旺,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本港工商铺市场去年已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调整,商业核心区铺位租售价格均已经回落至有吸引力的水平。
对于商户(租户)而言,受零售市场回暖鼓舞,租户心态回勇,加之铺租已跌至低价时段,有充足的优质店铺供其挑选,租客往往会倾向于抓住机会。
香港维多利亚港 新华社图片
对于投资者(业主)而言,店铺租金尽管较去年大幅回落,但售价也回落不少,现在购买店铺租售比未必会比新冠疫情前要差。
二、本地疫情缓和、疫苗接种计划有序开展,市场对通关预期回升。
近几个月来,香港疫情稳定,在过去14天(7月27日至8月9日)内,本港累计报告37宗个案,仅有1宗源头不明本地个案;此外,截至昨晚(8月9日),本港已有352万多人已接种首剂疫苗,接种率为51.9%,情况较为理想。
香港疫情平稳,市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新华社图片
这对恢复市民正常生活,增加市民消费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更会促使市场不断增强对内地与香港的通关预期。
一旦内地与香港从试点开始逐步恢复人员往来,业界相信香港旅游业与零售业将一洗过往污名,成为全球旅游业中心城市之一。
三 政府第一批2000元电子消费券刺激市民消费意愿。
8月1日,港府发放第一期2000元电子消费券,各大商户为吸引顾客各出奇招,推出各种消费优惠,甚至“分期付款”计划以吸引顾客,本港零售气氛再度炽热起来。
世邦魏理仕香港顾问及交易服务商铺资深董事温运强认为,在消费意愿回升的情况下,商家将更有信心扩充业务,令就业率上升,形成良性循环。温运强预料明年核心区街铺的租金将会有5%至8%增幅。
四 政府取消向商用物业征收双倍印花税。
据中原地产总裁施永青分析,政府取消向商用物业征收双倍印花税后,商用物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了近半,这让市场再现短期转让获利的机会,很多投资者对店铺买卖兴趣大增。
五 快拳出击,店铺租赁新业态逐渐普及。
在疫情之下,以期间限定店为代表的短租个案在疫情下越来越普及。例如IKEA宜家家居在铜锣湾利园山道宝荣大楼开设的期间限定店,以及Mother of Pearl在奕居开设的期间限定珍珠奶茶店。
在新业态的促进下,商户承租方式灵活,更易转圜,也更愿意尝试承租核心商业区商铺,这种短期租赁的方式对减轻核心商业区商铺租赁压力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文/本刊记者 沈雨青)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